徐静波
- 作品数:54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幕末与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上海认识——从高杉晋作的《游清五录》到远山景直的《上海》被引量:2
- 2011年
- 对于幕末与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而言,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同时上海也是世界、尤其是西洋的上海,租界区域出现了与此前的中国本土迥然相异的新的样态;再次是与日本紧密相关的上海,19世纪末期以后,在虹口一带形成了以日本居留民为主体的日本人社会。这样一个多元组合、多重叠加、既相对分离又互相交融、同时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的都市,对于正在走向东亚乃至世界舞台的近代日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因此,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于上海的认识,首先是对于以上海为媒介的中国的认识,其次是对于与上海相关的世界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于通过上海所体现出来的中日关系的认识。因此,近代上海对于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实际上具有三层意义:观察中国的现场;透视世界的窗口;反观日本本身的参照系。
- 徐静波
- 漫谈日本清酒
- 2018年
- 日前在一次餐饮会上与日本驻上海总领馆经济部的米泽领事邻座。觥筹交错之际,来自日本国税局酒税课(课,相当于我国处或司级机构)的他告诉我:“2017年,日本出口到中国的日本酒,比上一年增长了74%还多。”当时,我右侧坐着一位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刚好是一位日本酒的爱好者,购买收藏了各种清酒。
- 徐静波
- 关键词:酒税爱好者餐饮出口
- 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脱亚入欧与近现代日本知识转型被引量:1
- 2020年
- 刘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峰.我们今天的会议主要分成四个阶段进行:上午在领导致辞之后是三位专家的主题发言,结束之后是会议的第一节,下午是第二节和第三节,总体来说是这样的安排.在第一部分领导致辞和专家发言的部分由我来主持.首先有请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致辞.大家欢迎!
- 刘峰陈恒陈恒翟新翟新徐静波
- 关键词:知识转型副校长脱亚入欧致辞
- 从日本饮食在近代的嬗变看东亚文化的更生与发展
- 徐静波
- 关键词:日本文化饮食文化
- 从日本饮食在近代的嬗变看东亚文化的更生与发展
- 日本饮食文化在近代嬗变的意义,如果仅仅在于今天日本人的餐桌上除了传统的和食之外还有西洋料理、中国料理和韩国料理以及其他各国料理可供选择的话,我们就难以讨论多元发展是东亚文化在全球化时代获得更生的重要途径这样一个话题。事实...
- 徐静波
- 关键词:日本文化饮食文化
- 文献传递
- 明治时期日本翻译文学述论
- 1998年
- 引言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文化的导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迄此为止已有的日本文化(文学是其重要的一支)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嬗变。它不仅改变了日本文化原有的内在组合,而且丰富和扩大了日本文化的内涵。至明治末年,日本文化(它当然包括渗透于人们心灵及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对人身及外部世界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样式)已呈现出与明治之前大相径庭的形态。考察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在日本的传人及其对日本新文学所产生的催生性的影响,是研究这一时期日本文化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 徐静波
- 关键词:翻译文学日本近代文学明治时期森鸥外生活样式文化演变
- 《国家的品格》所论述的日本文化的实像与虚像被引量:5
- 2006年
- 藤原正彦在2005年出版的畅销书《国家的品格》中,倡导弘扬“武士道”和“物哀”等日本传统的精神和审美情趣,企图以此来恢复或提升日本的国家品格。本文从汉字文化圈的视野出发,对书中所论述的日本传统的精神和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书中的有关论述存在着一定的虚幻性和情绪性,同时对发生、发展于前近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普世价值和今后的命运做了探讨。
- 徐静波
- 关键词:武士道物哀日本文化
- 东京都公益性文化体系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 2010年
- 战前东京都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东京的前身是江户。1603年德川家康(1542~1616年)击败了诸多对手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在江户建立了幕府政权,史称江户幕府或德川幕府,江户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一跃而成为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经200多年的建设,至19世纪中叶,江户已成为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但无论从产业的构成还是城市的基本格局,江户都完全是一座前近代的城市,也无所谓公益性的文化体系或设施。
- 徐静波
- 关键词:文化体系公益性文化设施大城市经济中心
-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被引量:38
- 2008年
- 日本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体现在饮食中的日本文化的特征,它涉及日本人的价值观,但更多的是通过饮食揭示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其季节性意味的纤细感受;二是对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三是对食物器具和饮食环境的执著追求。这三个特征大抵体现出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也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感觉文化的发达。
- 徐静波
- 关键词:饮食文化审美意识
- 昭和时期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管窥——以作家武田泰淳的中国因缘和中国叙说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在考察昭和时期日本知识人中国观的时候,作家武田泰淳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案例。在战前和战争中所经历的与中国相关的刻骨铭心的人生履历,战后对战争因果的深刻反思,使武田和不少具有与武田类似经历的日本知识人群体时时在关注、探讨中日之间包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诸问题,以中国为一坐标轴或参照系来思考日本的命运和未来。
- 徐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