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
- 作品数:51 被引量:2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胃炎患者督脉背段穴位皮肤温度的特异性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督脉背段穴位或部位皮肤温度的特异性。方法:通过红外辐射热像仪测定34例慢性胃炎患者督脉背段皮肤温度,并与健康对照者30名进行比较,分析督脉背段T1~L3棘突下的经穴和经上非穴点的体表温度特征。结果:胃炎组督脉T1~T3、T4~T6、T7~T9、T10~T12、L1~L3棘突下的5个区段的温差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5个区段的同区段温差分别组间比较,T1~T3和T4~T6区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胃炎组T4~T6区段(包含T4、神道、灵台3个穴位或部位)的温差最大。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督脉背段T1~T3和T4~T6区段的体表温度具有特异性,而T4~T6区段的体表温差变化特性更显著。
- 杨广印潘晓华黄倩茹朱小香兰彩莲许金森徐维陈麟
- 关键词:督脉穴位特异性皮肤温度慢性胃炎红外辐射
- 针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性。
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1%...
- 陈捷张冬梅徐维陈麟
-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针灸疗法康复训练
- 文献传递
-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与药物组。针药组38例采用穴位放血、拔罐、针刺、TDP照射或艾灸、弥可保穴位注射、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药物组38例口服药同针药组,弥可保改为肌注。两组均治疗14天。结果:针药组痊愈30例,显效8例,好转0例,无效0例;药物组痊愈16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0例,两组之痊愈、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7.0,P<0.01);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比较,针药组比药物组短(P<0.05或P<0.01);针药组无后遗神经痛,药物组有4例。结论:针药组疗效优于药物组,而且起效快,疗程短,并可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徐维陈麟张冬梅杨广印
- 关键词:针药结合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 三伏灸疗效与ET、IgE及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三伏灸疗效与ET、IgE、肺功能的关系。方法:9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按1:2比例随机分为:哮喘对照组30例,未进行三伏灸治疗;三伏灸治疗组6 0例,于三伏天进行灸治。2组均于传统三伏日之初伏前15d及末伏后15d检测ET、IgE及肺功能。结果:三伏灸治疗组ET、IgE水平显著降低,肺功能显著升高。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三伏灸疗法对ET、IgE及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陈铭卢希玲郑偶然徐维
- 关键词:三伏灸针药并用
- 节气灸疗效与NO、IgE及肺功能关系的观察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节气灸贴治疗哮喘的疗效与NO、IgE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春分组 2 2例患者于“春分前 10日、春分、春分后 10日”3日集中治疗 ,夏至组 39例患者于“夏至前 10日、夏至、夏至后 10日”3日集中治疗 ,秋分组 35例患者于“秋分前 10日、秋分、秋分后 10日” 3日集中治疗 ,冬至组 2 6例于“冬至前 10日、冬至、冬至后 10日”3日集中治疗。各组均于第 1次治疗前 15d及第 3次治疗后 15d进行检测。结果 :4个节气组治疗前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4组间治前比较 ,夏至组与冬至组及春分组指标有显著差异。 4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夏至组疗效显著优于冬至组、春分组及秋分组。结论 :灸贴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节气有关 ,夏至时间疗效较佳。
- 陈铭徐维郑偶然蔡宗敏
- 关键词:中药外敷NO免疫活性肺功能
- 应用PET/CT和fMRI成像研究针刺机制的进展被引量:2
- 2007年
- 骆杰伟陈慧王雪梅徐维
- 关键词:针刺
- 慢性胃炎患者背俞穴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总结慢性胃炎患者背俞穴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特征。方法:对胃炎组和健康组各30例T1~L3之间的背俞穴进行指压探查压痛反应和压力测痛仪测量压痛阈,分析对比两组各背俞穴压痛反应出现率和压痛阈的差异。结果:胃炎组在T1~L3的各背俞穴压痛反应出现率高于健康组(P<0.01),胃炎组压痛反应出现率≥80%的背俞穴有:T4~T7之间的背俞穴;胃炎组背俞穴T6(督俞)、T7(膈俞)、T8、T9(肝俞)、T10(胆俞)压痛阈均低于健康组(P<0.05,P<0.01)。结论:T6~T10之间的5个背俞穴为与慢性胃炎相关的低压痛阈敏化穴,T6、T7背俞穴为同时具备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的敏化穴;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可能是胃炎患者背俞穴敏化的一种特异性表现形式。
- 杨广印潘晓华黄倩茹朱小香兰彩莲许金森徐维陈麟
- 关键词:背俞穴穴位特异性压痛阈慢性胃炎
- 风心换瓣患者体质指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正>目的:通过测定风心病换瓣患者术前的体质指数,了解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测定52例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 Kg/M2)。计算BMI与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查等指标的...
- 徐维
- 文献传递
- 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被引量:2
- 2008年
- 钟泽鑫徐维
- 关键词:隔姜灸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药
- 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比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采取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Ⅲ)、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非运动症状(静息运动阈值)、运动症状(10 m折返运动用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Ⅲ、FSS、ESS、HAMA、HAMD评分及静息运动阈值、10 m折返运动用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Ⅲ、FSS、ES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运动阈值较治疗前均降低,10 m折返运动用时较治疗前均缩短,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分别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能改善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缓解疲劳、嗜睡症状,减缓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非运动症状及运动症状,且安全可靠。
- 苏清平黄炼红徐维葛舒颖陈可爱陈恩玉游娜李玲上官豪陈剑豪
- 关键词:帕金森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