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武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的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114±39)min,平均术中出血(28±2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4±1.6)d。16例患者行Nissen手术,32例患者行Dor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觉改善率在90%,胃食管反流病自评量表评分平均总分下降占77%,主要体现在烧心、反酸、恶心以及睡眠障碍症状的缓解。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段。
- 张良杨欣欣黄颖鹏游涛沈贤徐晓武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抗反流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自评量表术中出血
- 槲皮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肺泡中性粒细胞TLR4/NF-κB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SAP-LI)肺泡中性粒细胞(PMN)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槲皮素低剂量组(50 mg/kg)及槲皮素高剂量组(100 mg/kg)。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槲皮素组在胰腺炎模型基础上予槲皮素干预,Sham组、SA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计算肺湿/干重比(W/D)和肺通透指数(LPI),经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收集PMN,ELISA检测PMN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RT-PCR检测PMN TLR4 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MN 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三组W/D、LPI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TLR4 m RNA及其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上调;与SAP组比较,槲皮素处理组W/D、LPI及TNF-α含量降低,TLR4 m RNA及其蛋白和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槲皮素减轻SAP引起的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PMN 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徐晓武杨小敏王飞海朱少俊
- 关键词:槲皮素中性粒细胞
- 增殖诱导配体基因在桥本氏病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APRIL基因在桥本氏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技术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桥本氏病甲状腺组织中APRIL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APRIL基因表达与桥本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APRILmRNA在桥本氏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结论APRIL基因在桥本氏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 徐晓武杨小敏叶兵
- 关键词: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成熟抗原B细胞激活因子
- 胃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AⅨ和VEGF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CAⅨ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39/56)和73.2%(41/56),在癌旁正常组织无表达,CAⅨ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分化程度的降低及TNM分期的进展逐渐增高(<0.05),随肿瘤直径的增大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加(<0.01);CAⅨ和VEGF的表达相关性不强。结论CAⅨ和VEGF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浸袭转移,但两者可能无协同作用。
- 徐晓武杨小敏朱少俊冯国飞
- 关键词:胃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Plexin-B1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的表达,通过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记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plexin-B1和c-met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癌组织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1和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2%和68.18%;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lexin-B1和c-met的阳性表达率和LVD值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01);Plexin-B1和c-met表达呈正相关性(=0.7,<0.01)。结论Plexin-B1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杨小敏徐晓武冯国飞张品南
- 关键词:乳腺癌C-MET淋巴管密度
- Sema4D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Sema4D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Ki-67的表达,并检测肿瘤MVD值。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2%(79/110)和59.09%(65/1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Sema4D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Sema4D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ema4D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88,P<0.01)。结论:Sema4D和Ki-67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 徐晓武杨小敏金洲祥许远冯国飞张品南
- 关键词:乳腺肿瘤KI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
- 乳腺癌中DAX-1和A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症的关键基因-l(DAX-1)和雄激素受体(AR)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AX-1和AR在12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各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120例乳腺癌中DAX-1和A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0/120)和75.83%(91/120)。DAX-1和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P<0.05)。DAX-1和AR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ER和PR的表达状态有关(P<0.05),DAX-1的表达与TNM分期也有关(P<0.05),两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DAX-1和AR表达上调,两者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及ER和PR的表达状态有关,DAX-1表达与TNM分期也有关,乳腺癌中DAX-1和AR的高表达可能预示良好的预后,进一步研究两者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能对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提供新的内分泌辅助治疗生物学标志物有一定的帮助。
- 杨小敏徐晓武潘丹陈艳梅郑翔
- 关键词:乳腺癌AR免疫组化
- 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实施手术的35例肝癌患者的术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以27例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作对照。对35例肝癌患者随访14~24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分析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判断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P<0.01);术前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呈负相关(r=-0.83,P<0.05);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高CD4+CD25+T细胞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高于低CD4+CD25+T细胞组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 刘锡文徐晓武周光耀程馥艳
- 关键词:肝细胞T淋巴细胞复发
- 华蟾素诱导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凋亡与Bax/Bcl-2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华蟾素在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凋亡的过程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华蟾素,24h、48h及72h后检测指标。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ax蛋白分布。结果:华蟾素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下发现凋亡的MCF-7细胞固缩、核染色质凝聚;western blot发现华蟾素能上调MCF-7细胞Bax蛋白表达,但对Bcl-2蛋白表达无影响,正常MCF-7细胞内的Bax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华蟾素处理后,Bax明显地聚集于线粒体,呈现线粒体的转位。结论:华蟾素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在该过程中导致的Bax蛋白表达上调并且向线粒体转位。
- 徐晓武杨小敏金洲祥许远朱少俊
- 关键词:华蟾素注射液凋亡BAX
- 肠系膜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肠系膜间质瘤(MSTs)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评价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1月经手术治疗的8例M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Act和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8例MSTs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现腹部肿块、腹痛;肿瘤源于空、回肠系膜6例,结肠系膜2例,浸润邻近器官1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CD117、CD34分别为100%,75%;肿瘤的基本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8例均见核分裂相,易出血、坏死。结论MSTs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s)具有相似的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和形态学表现,恶性度较GISTs高,预后比GISTs差。
- 杨小敏徐晓武张品南卢荷莲
- 关键词: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ACTS-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