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 作品数:34 被引量:215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昼夜节律机制对ICU老年患者肠内营养延续性护理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以昼夜节律机制为理论基础为ICU老年患者探索一套肠内营养延续性护理方案,从而降低该类患者经口进食早期消化道事件的发生风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8例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老年患者展开非同期随机对照研究,在肠内营养治疗结束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经口进食早期腹胀评分、肠鸣音听诊、促胃动力药物应用事件、夜间饥饿事件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2组患者经口进食早期在腹胀评分、肠鸣音听诊、累计用药频数、夜间饥饿事件累计频数以及操作护理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日促胃动力药物使用频数以及夜间饥饿事件发生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延续性护理方案对于ICU老年患者饮食过渡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杜金磊陈志美秦兰芳廉洁孙文静王翔徐巍邹晓月
- 关键词:昼夜节律肠内营养延续性护理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救治重症肺炎患者3例分析
- 2022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理特点表现为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和病人死亡率的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早期机械通气可改善愈后,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ARDS目前有效的治疗包括机械通气、小潮气量高PEEP、俯卧位通气、振动排痰、ECMO及神经—肌肉阻滞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措施。虽然ARDS治疗中使用方法及药物众多,但多为治疗原发病、支持对症治疗,缺少一种针对ARDS的确切有效药物。本文通过对三例重症肺炎患者救治分析希望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及研究中提供参考。
- 刘云龙林凤徐巍
- 关键词:案例分析
-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 观察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持续行肠内营养的60例危重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每天监测2次,指导肠内营养实施;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回抽法,每4小时监测胃残余量进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1周后血红蛋白、血清前清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为(118.23±11.58)g/L、(280.56±16.88)mg/L和(33.83±7.42)g/L,同时期对照组三项营养指标分别为(108.98±11.64)g/L、(274.53±15.28)mg/L和(30.57±5.62)g/L,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呕吐3例、腹泻6例、胃潴留5例;对照组出现呕吐5例、腹泻9例、胃潴留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为(3.05±0.68)d,对照组为(5.02±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9.52±1.26)d,对照组为(11.47±1.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更科学地指导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方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更快地达到目标喂养量,提高营养指标,缩短ICU住院时间。
- 钟莉陆文明董朝晖唐坎凯杨卿徐巍
-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超声检查
- 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前予动脉血乳酸测定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根据疗效分为达标和未达标组,并根据28d病程转归分为存活和死亡组,分别比较各组间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的差异。结果 达标组6h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未达标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24h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与死亡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血乳酸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可作为感染性休克评价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 嵇朝晖徐巍邵学平
- 关键词:动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感染性休克
- 呼出气NO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唐坎凯刘凤琪朱冰楠邵学平徐巍翁惠英杨卿褚丽
- 该项目收集ARD病人和正常人的APACHE II评分、呼出气NO、血清NO、氧合指数PaO<sub>2</sub>/FiO<sub>2</sub>和氧分压PaO<sub>2</sub>,结果发现发现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呼...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7
- 2018年
-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医院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血气指标并在治疗10天后评价治疗效果,评估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阻力、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6.49±8.70)mmHg、(42.19±4.06)mmHg、(4.14±0.86)、(98.07±6.75)%、(62.80±2.93)mmHg、(6.82±2.10)cm Hg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泡灌洗术能有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 董朝晖谢艳萍陈志冬徐巍钟莉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重症肺部感染
- 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灌洗在清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灌洗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综合ICU病房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的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声门下吸引法清除囊上滞留物,试验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灌洗法清除囊上滞留物。比较两组患者囊上滞留物吸引量、VAP发生率、呛咳、囊上分泌物含菌量、气道黏膜受损出血及吸引管堵塞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9,P=0.000);试验组患者囊上分泌物分离出细菌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2,P=0.011);试验组患者呛咳、吸引管堵塞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囊上滞留物吸引量平均为(52.23±7.08)mL/d,较对照组(45.02±7.27)mL/d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肉眼可见血性液体、隐血试验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灌洗法较常规吸引法更有效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进而减少呛咳、吸引管堵塞相关并发症,降低VAP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姚敏包芸沈丽娟姬文华徐巍
- 关键词:声门下吸引经口气管插管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24例ARDS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16例)与死亡组(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护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的一般情况、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心排指数和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第1天到第3天,存活组氧合指数逐天上升,EVLWI、血乳酸值逐天降低,而死亡组三个指标均逐天降低,三个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EV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6,P<0.01),而EVLWI与CVP无明显相关性(r=-0.11,P=0.146)。第3天的EVLWI与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38±0.069,当EVLWI>8.5ml/kg时,预后评价的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56.8%。结论 EVLWI的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EVLWI可能是客观评价肺毛细血管渗漏的指标之一。
- 唐坎凯温晓红董朝晖姚林华徐巍杨卿陈志冬
-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呼吸窘迫综合症液体管理
-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 嵇朝晖温晓红徐巍
- 文献传递
- 参芪化瘀汤辅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D-二聚体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药参芪化瘀汤辅助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84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取感染控制、营养支持、血液净化、机械通气及基础疾病等对症治疗,观察组辅以参芪化瘀汤口服,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进行血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及D-D(D-二聚体)检测,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CRP、PCT、TNF-α、IL-6、D-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APACHEII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参芪化瘀汤辅助治疗可明显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 徐巍陈志冬唐坎凯杨卿刘凤琪薛中杰
-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APACHEII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