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艺

作品数:4 被引量:1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西南天山
  • 3篇南天山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橄榄岩
  • 1篇岩石
  • 1篇铁质岩
  • 1篇年代学
  • 1篇橄榄岩
  • 1篇锆石
  • 1篇锆石U-PB...
  • 1篇晚二叠世
  • 1篇晚古生代
  • 1篇绿岩
  • 1篇镁铁质
  • 1篇镁铁质岩

机构

  • 4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陕西省煤田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罗金海
  • 4篇张静艺
  • 3篇刘良
  • 3篇车自成
  • 2篇王超
  • 2篇王超
  • 1篇曹宣铎
  • 1篇樊俊雷
  • 1篇滕志宏
  • 1篇桂小军
  • 1篇韩伟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南天山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作用:以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花岗岩为例被引量:57
2007年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钾长花岗岩出露于蛇绿混杂岩南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石富碱(K2O+Na2O为8.25~8.72%〉8%),富钾(K2O/Na2O为1.34~1.56),准铝质(A/CNK为0.94~1.05),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Sr、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49~0.59),为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的Nd/Th(1.64~3.19)、Th/U(5.95~7.11)、Nb/Ta(7.26~9.17)和高K2O/Na2O比值、低Sr/Ba比值特征表明,巴雷公花岗岩来源于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残留相为斜长角闪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该岩石中锆石多呈完好的自形晶,具有岩浆锆石特有的韵律环带结构,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3±2Ma。综合南天山已有研究成果,推测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282~259Ma之间,具有从高钾钙碱系列(282~266Ma)向碱性系列(266~259Ma)演化的特征,暗示了一个后碰撞阶段的造山带垮塌、陆壳连续伸展减薄的过程。巴雷公高钾花岗岩应为南天山造山带碰撞造山峰期变质后垮塌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或碰撞造山到后造山的一个转折阶段的中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指示南天山西段古洋盆在中二叠世以前已经闭合,西南天山已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代表了古亚洲洋南部的闭合和中亚南部增生造山作用的结束。这一认识为深入探讨中亚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和机制提供了新的约束资料。
王超刘良罗金海车自成滕志宏曹宣铎张静艺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后碰撞南天山
贵州罗甸晚二叠世辉绿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41
2009年
黔东南罗甸辉绿岩为拉斑系列岩石,其主量元素以高TiO2(2.36%~2.57%)、高CaO(9.40%~10.31%)、低MgO(5.65%~6.93%),低碱且Na2O〉K2O为特征;稀土含量(∑REE=164.9×10。~187.3×10^-6)较高,反映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正异常(δEu=1.22~1.26),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具有右倾分布特征。对辉绿岩中锆石进行的LA—ICP—MSU—Pb定年分析获得其谐和图下交点年龄为255.0±0.62Ma,代表岩体结晶时代。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罗甸辉绿岩可能起源于接近于原始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作用,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罗甸辉绿岩具有与峨眉山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年龄与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基本同时。综合分析认为,黔东南晚二叠世辉绿岩是峨眉山玄武岩同质异相岩浆活动的产物,黔东南罗甸-望谟一带处于峨眉山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东部边缘地带。
韩伟罗金海樊俊雷曹远志张静艺
关键词: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巴雷公镁铁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 U-Pb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35
2007年
巴雷公镁铁—超镁铁质岩套出露于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本文对其中的镁铁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巴雷公镁铁质岩石主要为洋岛拉斑岩石系列,P2O5(0.33%-0.75%)、TiO2(2.49%-3.70%)、TFe2O3(12.69%-15.63%)含量高,富集轻稀土,LREE/HREE分异明显,(La/Yb)N介于3.66-6.54之间。Cr(28.93×10^-6-123.99×10^-6)、Co(44.04×10^-6-52.40×10^-6)和Ni(25.61×10^-6-63.04×10^-6)含量低,且Ni、Cr与MgO呈正相关关系指示其母岩浆在岩浆房中或上升途中经受了橄榄石和尖晶石分离结晶作用。Zr/Nb(7.06-7.99)和Zr/Hf(35.98-37.53)比值低,推测其可能来自于含石榴子石的富集地幔的深部熔融。Zr/Y—Nb/Y和Nb/Th—Zr/Nb图解显示,其源区具有EM1—EM2型地幔端元组分混入,可能主要有再循环的发生了交代熔融作用的深部大洋岩石圈的参与。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巴雷公洋岛火山岩的结晶年龄为450±2Ma。结合新获得的该岩套夹层灰岩中的牙行刺化石资料,指示该岩体在早石炭世以后成为蛇绿混杂岩的一部分。综合区域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推测南天山古洋盆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期间已演化成为成熟的多岛洋盆。
王超刘良车自成罗金海张静艺
关键词:镁铁质岩石南天山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地幔橄榄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巴雷公蛇绿混杂岩位于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代表了南天山古生代洋盆的洋壳残片.通过其中的地幔橄榄岩进行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其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环境.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巴雷公蛇纹石化橄榄岩Ti,Al含量低,Cr(1604~3863),Ni(1719×10-6~2375×10-6)和Mg#值(0.90~0.92)高;样品的稀土强烈亏损(ΣREE=0.28×10-6~0.35×10-6,Yb=0.1~0.11×CI),呈宽缓的U型REE配分模式;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强烈富集Rb、U和Sr,从LILE(Cs、Rb、Ba、U、K和Sr)到HREE,元素含量自左向右随不相容性的逐渐降低,呈右倾标准化微量元素配分型式;橄榄岩熔融程度在20%~25%之间,为俯冲带氧化条件下的熔融残留物.上述特征显示了俯冲板片流体与俯冲带上地幔楔物质的相互作用,具有俯冲带型地幔橄榄岩特征.结合区域新获得的资料,指示了南天山早古生代洋盆为一成熟的大洋,早古生代曾发生过洋内俯冲作用.巴雷公蛇纹石化橄榄岩可能产生在南天山古生代洋内俯冲作用中的大洋岛弧的弧前地幔楔部位.
王超王超刘良罗金海车自成张静艺
关键词:地幔橄榄岩俯冲带南天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