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耕云
-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论传统文化对民族动画发展的消极制约因素被引量:5
- 2010年
-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视作发展民族动画的精神源泉和现实财富,但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制约因素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发展的消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重教化的动画功能观、狭隘的动画题材观、重写意的动画形式观及静态的动画审美观。中国民族动画要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
- 张耕云
-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产动画
- 中西比较与中国古典画论研究
- 2011年
- 中国传统画论正在丧失其对当代中国艺术实践问题应有的理论阐释力,"边缘化"与"失语症"成了传统画论的一种文化症候。如何实现中国传统画论的现代转换即成为21世纪中国画论研究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加强中西画论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画论话语体系的现代转型和重建,而且有助于实现中国当代画论体系的构建与综合创新。
- 张耕云
- 关键词:中西比较
- 论列维坦风景画艺术的悲剧特质被引量:2
- 2009年
- 列维坦的风景画艺术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悲剧品格。美丽富饶的大自然与贫穷黑暗的俄罗斯现实生活的内在冲突、人道博爱的宗教情感以及艺术创造与自然的内在对峙,构成列维坦风景画艺术悲剧特质的三个重要内容。
- 张耕云
- 关键词:列维坦风景画悲剧品格宗教情感
- 数字艺术三题被引量:25
- 2005年
- “数字艺术”,一般是指以“数字”作为媒介素材,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创作的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或艺术过程。对数字艺术不同门类的划分,只能依据其所运用数字媒介技术及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来界定。数字艺术与新媒体艺术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维度和艺术创造性是数字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
- 张耕云
- 关键词:数字艺术艺术表现形式新媒体艺术艺术创造性媒介技术审美维度
- 数字媒介与艺术被引量:53
- 2001年
- 当代艺术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物质媒介到数字媒介的转变 ,这种转变将构成我们时代艺术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革命。一般说来 ,存在着三种不同层次和意义上的数字媒介形式 :1、对传统物质媒介形式的再现性模拟 ;2、对传统艺术手段的超越性模拟 ;3、对传统艺术可能性或背离性视觉形式的虚拟。而数字媒介对传统艺术的最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导致艺术的本体存在虚拟化或艺术的问题进一步泛化 ;二是改写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原则。
- 张耕云
- 关键词:传统艺术当代艺术艺术发展视觉形式媒介改写
- 沉潜体味 象以达旨——论中国古典画论艺术批评的基本方式被引量:4
- 2005年
- 中国画的“逸笔草草”只有在一个灵动深邃的襟怀中才能焕发其生动气韵、否则便只是几根线条、几个墨块。探究古人审美体验的幽邃情怀,画论、画评为我们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文本。本期刊发的张耕云《沉潜体味意象表达——论中国古典画论批评的基本方式》一文强调,这种艺术批评方式的根本要旨在于维护审美体验的完整性。在今天美术批评越来越技术化、理论化、模式化的趋势中,我们对艺术的认知也越来越实用化、理性化、概念化,淡忘了艺术培育人们“感性完美”的独特价值,从而阻碍了艺术通达人心的道路。如果这种与中国画相依为命的“体验”批评因为“不系统”、“太感性”而遭到否定的话,古典的审美体验便无法转换为语言文字而加以传承和播散。失却了这种体验的中国画创作无论在笔墨表达上如何酷似古人.都只是复制了一个古典文化的标本,根本谈不上传统文化的复兴,相反还扼杀了艺术的一个魅力之源。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点击中国古典美术批评这个话题。
- 张耕云
- 关键词:艺术批评意象审美体验绘画评论
- 数字复制与数字艺术的创作困境被引量:6
- 2009年
- 作为一种具有后现代文化特性的艺术生产方式,数字复制已全面介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过程。数字复制在颠覆传统艺术创作范式的同时,也使数字艺术的创作陷入某种困境。如何确立人在数字复制中的主体价值地位,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时代性课题。
- 张耕云
- 关键词:机械复制数字艺术
- 自媒体视域下的微动画教学改革与创新
- 2020年
-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创作已从精英化的"专业独白"开始走向个体化、大众化的"微动画合奏".与传统动画教学模式相比,微动画在教学理念上,以培养"动画通才"为主体;在教学模式上,全方位实施微动画项目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微动画短片创作常态化.以"自主创业"为导向的"通才型"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自媒体时代动画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 张耕云
- 关键词: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