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权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锚钉在腓总神经损伤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 孙焕伟童致虹张铁慧张洪权
- 文献传递
-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皮瓣移植在小腿严重创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所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外露的方法。方法临床治疗9例,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外露,切取皮瓣最大面积为30 cm×18 cm,最小面积16 cm×10 cm。双下肢用外固定支架或石膏、支具等固定,4-8周后断蒂。结果9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发生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半年-2年,皮瓣外观、色泽、质地良好。患肢均成活,8例恢复负重功能,1例骨折尚未愈合,处于外固定支架固定中。结论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严重创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 张洪权童致虹张铁慧杨卫东梁武
- 关键词:外科皮瓣小腿软组织损伤
- 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12例16指指腹缺损患者行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1.5cm~3.0cm×2.5cm。供区创面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12例16个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6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良好,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7~10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优12指,良3指,可1指,优良率为93.8%。结论同指带指神经血管蒂顺行岛状皮瓣移位,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是修复指腹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 张洪权
-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 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皮瓣面积为6cm×9cm~7cm×13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修复9例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结果9例皮瓣8例成活,1例皮瓣远端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每合。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外露或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满意修复,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是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杨卫东童致虹张铁慧孙焕伟张洪权梁武
-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组织缺损
- 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踝关节不稳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腓骨短肌腱转位、强生带线锚钉固定术以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术后患者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伸屈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外翻,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共计随访116例,随访时间为9个月-5.5年,平均2.8年。本组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足局部无肿痛,行走正常,踝关节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均良好;患足前抽屉试验阳性率仅为1.7%:术后触压痛和活动痛的视觉疼痛评价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指标与术前相比,经t检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为(41.81±3.21)分,术后为(88.21±2.53)分。上述结果经t检验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甚至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见原因;(2)腓骨短肌腱转位、带线锚钉固定法是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有效且简便的方法,对于治疗踝关节不稳、防止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王春生孙焕伟钟怡鸣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何明达徐媛媛
- 关键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肌腱转位
-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 :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 方法:在1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及分支等,2侧成人下肢标本灌注墨汁观察该皮支的墨染范围. 结果:...
- 张洪权王江宁李晋张高孟
- 关键词:外科皮瓣胫前动脉解剖学
- 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
- 目的探讨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于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皮瓣面积为6cm×9cm~7cm×13cm,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逆行转移皮瓣...
- 童致虹杨卫东张铁慧孙焕伟张洪权梁武
- 关键词:中上段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岛状瓣
- 文献传递
-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及分支等 ,2侧成人下肢标本灌注墨汁观察该皮支的墨染范围。结果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于踝间连线上方 ( 3 .5± 0 .6)cm自胫前动脉发出 ,然后向小腿内侧方向绕过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 ,升支紧贴胫骨前内侧骨面 ,向内上方向行至一段距离后穿深筋膜入皮。踝上皮支长 ( 2 .1± 0 .6)cm ,起点外径 ( 1.1± 0 .2 )mm ,伴行静脉 2条。升支入筋膜前外径 ( 0 .4± 0 .1)mm。降支向内下方向走行 ,并与踝前血管网吻合。结论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是胫前动脉在小腿踝上部的主要皮血管 ,分支营养骨膜 ,可在小腿中下段设计以此血管为蒂的皮瓣、骨膜瓣、骨膜皮瓣或骨皮瓣。
- 张洪权王江宁李晋张高孟
- 关键词:外科皮瓣胫前动脉显微外科解剖
- 甲沟'V'字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探讨并总结甲沟"V"字形切除合并浅甲沟重建用于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12月,对313例共计588足趾嵌甲性甲沟炎患者实施甲沟"V"...
- 钟怡鸣王春生孙焕伟张洪权杨卫东高斌苏毅何明达
- 关键词:嵌甲性甲沟炎手术切除临床疗效
- 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Lisfrance关节损伤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并总结切开复位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Lisfrance关节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9例Lisfrance关节损伤患者使用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3例出现切口部分切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手术切口Ⅰ/甲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0.4个月(8~15个月)。拆除内固定后,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为72~96分(平均83.6分),优8例,良9例,可2例。结论中足背侧解剖锁定钢板体积小、占位小,符合固定部位的解剖结构方便放置且固定确切、有效,结合克氏针可有效固定复位后的Lisfrance关节,达到满意义的临床疗效。
- 苏毅何明达高斌王春生杨卫东张洪权孙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