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 作品数:50 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0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502例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8.86±16.79)分;3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觉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给药流程及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是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应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探索可行的患者参与方式,以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 张红杨红陆宇晗柏冬丽张亚茹任晖张洁贺燕张红
- 关键词:肿瘤用药安全影响因素
- 肿瘤专科医院造口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 构建造口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方法依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院信息系统资源, 根据造口患者的全程信息管理需求, 2018年8月起由护理部与信息中心共同设计研发以造口患者全程管理为主线的信息管理系统, 并在全院临床科室及造口门诊推广使用。结果构建了包含造口新建、造口护理、并发症处理以及造口还纳在内的造口患者全程信息管理系统;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应用于全院临床科室及造口专科门诊, 涉及全院12个科室, 收治造口患者326例, 累计就诊6 358例次;造口及周围皮肤并发症患者28例, 并发症发生率8.59%(28/326)。结论造口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对造口患者从造口新建、造口护理、并发症处置乃至造口还纳的全程管理, 为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实施专业护理提供依据与指引, 也为持续提升造口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张红张洁杨红尤渺宁董克明陆宇晗
- 关键词:信息系统护理造口患者
- 继发于结肠造口旁瘘的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护理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筋膜组织坏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软组织外科感染,虽在临床少见,但进展迅速、病情凶险。本文介绍了本院近期采取早期诊断、彻底清创、抗炎治疗、营养支持、积极换药等综合临床护理措施,成功诊治了1例继发于乙状结...
- 张洁李明
- 关键词:临床护理疗效评价
-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 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接受免疫治疗的1004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免疫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或)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升高(高于参考值上限)为主要标准,筛选出ICIs相关心脏毒性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65例(6.5%)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65岁(47~85岁)。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42例,小细胞肺癌(SCLC)23例。免疫治疗:PD-1单抗治疗44例(67.7%),PD-L1单抗治疗11例(16.9%),联合其他ICIs治疗10例(15.4%)。单纯免疫治疗10例(15.4%),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55例(84.6%)。发生时间:从开始免疫治疗到出现心脏毒性的中位时间为110 d(1~759 d),中位周期数为3周期。临床表现:15例(23.1%)患者发病时有临床症状,41例(63.1%)伴随心电图改变。临床诊断:亚临床心肌损伤59例(90.8%),有可能的心肌炎5例(7.7%),明确的心肌炎1例(1.5%)。治疗方案:16例(24.6%)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7例(26.2%)患者永久终止免疫治疗,41例(63.1%)重启免疫治疗,7例(10.8%)后续治疗情况不详。预后情况: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32 d(95%CI:378~1085 d),SCLC患者的中位PFS为391 d(95%CI:0~900 d)。结论肺癌患者出现免疫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在临床并不罕见,以接受PD-1单抗治疗和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时更易发生,且发生时间较早,以亚临床心肌损伤和有可能的心肌炎为主要类型,不过对患者的总体预后影响不大。
- 曹文莉韩森聂鋆戴玲胡维亨田广明张洁马向娟陈筱玲吴頔龙皆然韩金娣张自然张攀攀郝倩云王洋方健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心脏毒性
- C-D-C模式在直肠癌患者病程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 2025年
- 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的有效实施,极大地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医疗负担,并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然而,这一进步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患者出院时准备不足、居家康复期间伤口及造口管理缺乏专业指导,以及相关症状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本研究引入以个案管理师、出院准备服务护理师及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为核心的“C-D-C”管理模式,对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病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团队建设、岗位协同、信息化管理和“互联网+”助力健康教育等创新举措,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全病程医疗服务,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康复质量与满意度。
- 张洁王丹丹张悦徐渊莲杨茜王新静曹星雪陆宇晗武爱文
- 关键词:直肠癌
- 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有症状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6例有症状胸腔积液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手术病理分期、手术后无病生存期(DFS)、胸腔积液是否为初次复发部位、是否复发后一线化疗、是否伴有其他积液、是否双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情况[是否血性胸腔积液、胸水细胞数、胸水单核细胞数、乳酸脱氢酶(LDH)、癌胚抗原(CEA)、CA153、CA125、蛋白、胸水量]及胸腔积液的治疗情况(胸腔局部治疗方式、胸腔局部化疗药物、是否使用IL-2)中各种因素对于胸腔积液疗效及控制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中位时间44月(0~180月)。手术至出现胸腔积液的时间>44月有效率显著高于手术后DFS≤44月者(P=0.046),分别为66.7%,33.3%;复发后一线化疗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复发后二线及以上化疗者(P=0.044),分别为65.0%和31.3%;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胸水单核细胞数≤1×106/L(P=0.046)的患者,分别为66.7%,33.3%。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为4月,胸腔积液LDH≤400 u/ml较LDH>400 u/ml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显著延长(P=0.032),胸腔积液中位控制时间分别为6月和2月。结论胸腔积液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后DFS时间长、复发后一线化疗及胸水单核细胞高者有效率高,胸腔积液LDH浓度高是胸水控制时间短的不良预后因素。
- 邵彬余靖邸立军宋国红朱步东车利贾军姜晗昉祝毓琳梁旭张洁王超颖严颖吕敏林晓琳黄晓蕾尤渺宁王小利周心娜任军
- 关键词: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预后因素
- 无陪护模式下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调查无陪护模式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021年12月-2022年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住院的8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无陪护模式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的因素。结果: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文化程度、肠造口阴伤口。结论:无陪护模式下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临床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
- 曹星雪张洁
-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影响因素
- 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疗特点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对肺癌患者原发疾病诊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中,发生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肺癌患者VTE的发生率,分析VTE对原发疾病肺癌的影响。结果 1766例肺癌患者中有115例(6.5%)发生VTE,其中男性78例(67.8%)。深静脉血栓82例(71.3%)、肺栓塞21例(18.3%)、肺栓塞合并深静脉血栓12例(10.4%)。症状性VTE?74例(64.3%)。102例(88.7%)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在抗血栓治疗的患者中,97例(95.1%)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其中65例(67.0%)患者使用了足量或标准剂量。52例(45.2%)患者VTE治疗后显效或者有效,32例(27.8%)经治疗后无效或者恶化,31例(27.0%)未复查或者情况不详。11例(9.6%)患者在抗血栓治疗中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30例(26.1%)患者因为VTE导致抗肿瘤治疗方案改变。结论 VTE是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肺癌合并VTE患者的抗血栓治疗情况复杂,治疗效果不理想,出血等不良反应风险较高。VTE严重影响原定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实施。
- 马旭韩森聂鋆戴玲胡维亨陈筱玲张洁马向娟田广明吴頔龙皆然韩金娣王洋张自然张艳华王丹方健
-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症心血管病
- 4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死亡焦虑水平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死亡焦虑水平。方法 2012年3—9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死亡焦虑的调查,于入院当日及出院当日,应用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本组患者入院当日的死亡焦虑得分(4.00±2.92),与国外调查结果比较,水平较低(t=3.51,P<0.01);患者在害怕痛苦的死去、因想到死亡而困扰等方面表现出焦虑;在条目1、条目7及条目14调查结果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P<0.05);入院时高死亡焦虑(≥7分)的患者,在出院时死亡焦虑得分下降(P<0.05)。结论中文版死亡焦虑量表可用于调查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死亡焦虑水平,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焦虑水平相对于国外研究结果较低;男性患者的一些条目评分低于女性患者;出院时,高死亡焦虑水平的患者比入院时水平降低。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以提供更具代表性的数据支持。
- 王洋张洁李明李明
-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死亡焦虑
- 1例回肠造口旁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29岁,因低位直肠癌伴卵巢转移、盆腔转移于2012年2月2日在全麻下行开腹探查、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术后第3天回肠造口恢复排气排便,第4天患者开始持续高热,体温38.5~39.8℃,造口治疗师发现造口5~10点处腹壁皮肤红肿、触痛、张力稍高。术后第5天观察造口见造口5-10点处腹壁皮肤红肿明显、皮温升高,经造口指检发现在腹膜外缘9点方向的回肠造口有一直径约1cm的肠壁穿破。遂给予患者拆除造口局部的皮肤黏膜缝线,沿造口旁瘘方置入可冲洗引流管,持续冲洗并引流粪水,以黄连素软膏涂布造口旁的皮肤以预防湿疹发生。同时配合禁食、胃肠道外营养支持、静脉点滴抗生素等治疗。
- 杨茜张洁
- 关键词:护理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