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山
- 作品数:71 被引量:3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电导率法快速检测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以大豆油、棕榈油和米糠油为煎炸用油,在(190±5)℃的煎炸温度下进行32 h连续煎炸油条试验,通过对不同煎炸时间所取煎炸油样极性组分含量和电导率值的测定以及两者之间对应关系的对比分析,研究电导率法在快速检测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大豆油、棕榈油和米糠油的极性组分含量均随煎炸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电导率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波动变化,整体呈增大趋势;极性组分含量和电导率值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因此,电导率法可用于油脂是否经过煎炸的快速鉴别及煎炸程度的初步鉴别,但能否应用于煎炸油中极性组分含量的快速测定或应用电导率值表示极性组分含量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应对电导率值测定方法进行完善和规范。
- 刘玉兰王莹辉张振山杨书平
- 关键词:电导率煎炸油
- 加工助剂对油脂中铅含量及脱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了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精炼过程中加工助剂对精炼油脂中铅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利用吸附剂对铅超标油脂中铅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脂精炼过程中,适量的食品级加工助剂的应用,可以有效脱除油脂中的铅,保证食用油脂中重金属铅的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但如果采用工业级的加工助剂或过量的加工助剂,精炼油脂中铅含量不仅不能降低,甚至可能升高,增大食用油安全的风险。对于铅含量超标的油脂样品,通过添加适量的吸附剂,可以将油脂中铅含量降低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限量要求。但随着油脂中铅含量超标幅度的增大,有效脱除油脂中的铅所需要的吸附剂用量也随之增加。活性白土对油脂中铅的脱除效果要好于活性炭。
- 刘玉兰吴晓云向国强张振山
- 关键词:油脂精炼加工助剂活性白土脱除
- 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浸出取油工艺
- 一种湿芝麻渣膨化结粒干燥浸出取油工艺,特征是:将湿芝麻渣与芝麻饼混合,采用挤压膨化机对湿芝麻渣混合物进行挤压膨化结粒同时去除一部分水分,再将湿芝麻渣颗粒经干燥,得到粒度大小和含水量都适宜溶剂浸出取油的芝麻渣料粒。利用正己...
- 刘玉兰张振山汪学德李桂华马宇翔魏安池钟雪玲
- 文献传递
- 利用辐照技术改善霉变大豆使用价值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辐照技术改善霉变大豆使用价值的方法,该方法为:将霉变大豆送至辐射场中用<Sup>60</Sup>Co-γ射线或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为6-20kGy。该方法利用辐照...
- 张振山王娟娟刘玉兰汪学德纪俊敏
- 文献传递
- 油莎豆湿法脱皮工艺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了油莎豆湿法脱皮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效果。以油莎豆的脱皮率和质量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浸泡液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脱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莎豆湿法脱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液浓度5%、浸泡温度95℃、浸泡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脱皮率可达到94.8%,质量损失率为15.8%。湿法脱皮油莎豆油的品质较未脱皮时的有所改善。
- 田瑜刘玉兰张振山
- 关键词:油莎豆脱皮率质量损失率
- 一种连续压榨制备油莎豆油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压榨制备油莎豆油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原料清选、漂烫、脱皮、烘干、破碎、调配等工序,实现了以油莎豆为代表的高淀粉基油料的连续压榨制油,出油率高,油的色泽浅、酸价低,品质较高,同时获得了高蛋白含量的饼粕,提...
- 张振山刘玉兰魏安池朱文学李晓丹贾会杰
- 一种杜仲油基绿色环保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仲油基绿色环保油漆及其制备方法,该油漆的原料包括:杜仲油50‑70份,大漆10‑30份,松香树脂5‑20份,虫胶3‑12份,琥珀树脂1‑20份,环烷酸锰4‑7份,氧化钙1‑3份,杜仲胶2‑3份,植物精油3...
- 张振山纪俊敏刘玉兰
-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核桃油包合物工艺被引量:4
- 2011年
-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产品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核桃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包合时间4.5h、包合温度65℃,此条件下包合率达81.6%、收率达61.6%;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桃油-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
- 纪俊敏霍宗娥赵静静霍旭丽张振山
- 关键词:正交试验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
- 芝麻渣油脂浸出条件及芝麻渣油质量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研究了对水代法芝麻渣进行油脂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所得芝麻油的质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芝麻渣油脂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55℃、浸出次数7次、浸出时间90 min、液料比(w/w)为1.4∶1、入浸料水分含量11%。干燥芝麻渣浸出毛油的酸价4.7 mgKOH/g、过氧化值5.37 mmol/kg、色泽(25.4mm槽)Y9.3 R9.2,除酸价稍高于芝麻油国标中原油酸价≤4.0 mgKOH/g的要求外,其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可以作为生产食用芝麻油的原料;然而发霉变质的芝麻渣浸出毛油的酸值高达95mgKOH/g,不能再作为生产食用芝麻油的原料。干燥芝麻渣浸出毛油中芝麻木脂素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芝麻素764.7 mg/100 g、芝麻林素306.4 mg/100 g、芝麻酚50.6 mg/100 g、维生素E33.1 mg/100 g,与通常的芝麻油相比,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有所提高,维生素E含量有所降低,而芝麻酚含量呈数倍提高。
- 刘玉兰张小飞张振山汪学德刘瑞花
- 关键词:芝麻酚芝麻素
- 一种高稳定性风味型红麻籽油的加工工艺
- 一种高稳定性风味型红麻籽油的加工工艺,特征是:红麻籽经过清选后,通过干燥、蒸汽润湿实现皮、仁含水量差异化调整,并在剥壳机的剪切、揉搓作用下实现剥壳。分离出的红麻籽仁采用轧坯、高水分微波蒸炒,破坏细胞结构、钝化生物酶;压榨...
- 张振山谢庆方汪学德纪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