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悟对通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工作室写生教学
- 2011年
-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写生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一种体察方式,它是传统技法与真山实水之间的沟通桥梁。古代山水画家写生的方式与现代的写生有所不同,笔者这里所指的写生,不仅包括了用毛笔等绘画工具的直接对景写生,也包括了观后靠回忆而画的作品。一方面,画家可以用所习传统技法表达真山实水;另一方面,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山水景象又印证了传统山水画技法程式的由来,可以扩容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 张彦
- 关键词:写生教学自然山水工作室传统技法山水画家传统山水画
- 域外写生中“形”与笔墨的新体验
- 2012年
-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石鲁等为代表的中国画家们在不同时间中多次进行域外写生。他们以传统的笔墨工具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面貌新异的国画作品,体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趣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传统笔墨的写生延伸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思考。中国的经济与文化走向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中国人世界观的改变与客观交通条件的允许,走出国门进行域外写生已变得日常化,
- 张彦
- 关键词:传统笔墨写生中国画家国画作品
- 以形媚道——浅谈山水画写生中的“形”与“笔墨”被引量:1
- 2000年
-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经沧桑,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在其创作过程中是以写生为基础的,并在写生创作过程中总结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北宋时代范宽、关仝.李唐、郭熙等山水大师们的巨制,无不是“穷其物理”的“写生”之后的经典之作。笔者这里指的写生,不仅包括了直接用毛笔等绘画工具的对景写生,也包括了观后靠回忆而画的作品。相传范宽在中条山,华山一带几经寒暑,而作《溪山行旅》。五代荆浩亦在《笔法记》中说自己在太行山中携纸写生松树万株。明代的王履历尽艰险而画《华山图册》,清代的石涛则云游大江南北,
- 张彦
- 关键词:写生《笔法记》山水画家绘画工具
- 对景造意——谈山水画写生
- 2011年
- 在当今中国美术院校的山水画教学中,写生课是教学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美术学院一进传承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拓发展。"对景写生"是广州美术学院岭南山水画教学中极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可以上溯到"两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主张的"折衷主义"的艺术主张和审美理想,后来关山月、黎雄才在新中国的大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把"关注生活,表现生活"的理念贯彻列山水画教学中,开创了岭南山水画的新局面。对于"写生"的理解,上至魏晋、
- 张彦
- 关键词:山水画教学写生课艺术主张教学安排
- 山水画速写写生中的审美状态
- 2011年
-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人石涛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手法。在现代山水画创造过程中,速写是一种必不可少"搜尽奇峰"的过程。近代许多山水画家的巨幅作品,可能是来源一张简洁的速写草稿。比如在傅抱石遗留下来的大量速写作品中,线条或轻逸,或凝重,或气势磅礴,于似乎轻描淡写中带出山川的灵秀、云霞的蒸腾、草木的华滋,不多做细节上的描绘,更多是用简洁的线条,
- 张彦
- 关键词:山水画家速写审美状态写生草稿
- 《珠江胜景图》——当代广州城市文化繁荣的写照
- 2013年
- 一、导言
《珠江胜景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之一,是一件宣传与推介21世纪广东新面貌的大型美术长卷作品。它以国画艺术的形式表现广州珠江两岸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骄人成果,突出珠江两岸中最具时代特色和美誉度的特色风景形象,重点刻划生活于此的幸福和谐的市民活动,彰显广州千年商埠的整体形象。
- 张彦
- 关键词:文化繁荣城市历史画卷
- 谭文选
- 2019年
- 谭文选是一名追求理论与创作并重的青年学者和优秀艺术家。他基本功扎实,五体书兼擅,篆刻突出,亦有很好的才情,其在艺术研究、创作中兼容踏实与勇猛作风,令人得以一窥其深潜的活力和爆发力,亦可以看出其知识广度和钻研的深度。
- 张彦
- 关键词:知识广度爆发力青年学者文选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