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开元

作品数:24 被引量:98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11篇静脉
  • 7篇静脉窦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6篇颅内
  • 6篇静脉成像
  • 5篇颅内静脉
  • 5篇内静脉
  • 5篇磁共振成像
  • 5篇磁共振静脉成...
  • 3篇颅内静脉窦
  • 3篇颈静脉
  • 3篇颈内静脉
  • 3篇静脉窦血栓
  • 2篇嗅觉
  • 2篇嗅觉障碍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北京脑重大疾...

作者

  • 24篇张开元
  • 16篇李坤成
  • 6篇吉训明
  • 5篇戴艳芳
  • 4篇齐志刚
  • 3篇刘江涛
  • 3篇陈彪
  • 3篇卢洁
  • 3篇于春水
  • 3篇段建刚
  • 3篇张泽
  • 2篇张苗
  • 2篇吴晓莉
  • 2篇贾凌云
  • 2篇朱朝喆
  • 2篇华扬
  • 2篇吴学敏
  • 2篇孙峥
  • 1篇李京凯
  • 1篇李小霞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第三届放射青...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程思政与PDCA模式在儿科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充分挖掘和运用儿科学中蕴含的思政点,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儿科学,构建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方法运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针对课程特征实施探究,以此制定最终的教学目标,发掘思政元素。结合教学的内容,增加思政学习,以及针对思政的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计划,迭代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结果课程思政与PDCA的结合,使得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不断持续优化改进,使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持续改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结论利用PDCA循环完成思政教学的优化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并且对于医学专业的来讲,也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强调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校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
于晓晴张开元李慧底建辉张铮
关键词:PDCA循环儿科学
非对比剂增强四维MRA在脑血管异常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临床直观评价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检查方法,优点为空间分辨力及时间分辨力较高,为诊断脑血管形态结构异常的金标准;其缺点主要...
张开元卢洁安靖张默毕晓明李坤成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小脑和嗅束白质完整性损害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有运动和非运动系统的临床症状,嗅觉减退为其主要非运动症状之一。DWI及DTI已经成功应用于PD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TI是研究脑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改变的一种先进技术,而基于体素分析法(voxel based analysis,VBA)可以不依赖操作者从全脑角度客观分析局部脑白质的改变。笔者应用DTI的VBA方法研究PD与正常对照组脑白质的差别,进行嗅觉检测,评价所有受试者的嗅觉改变,并尝试寻找DTI异常改变与患者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张开元李坤成于春水张玉瑾吴晓莉朱朝喆陈彪
关键词:脑白质纤维帕金森病成像研究扩散张量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小脑
多体素^1H-MRS对脑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的鉴别诊断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体积较大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胶质瘤瘤体周围的微观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搜集脑胶质瘤26例、单发转移瘤9例、大体积脑脓肿4例,均行1H-MRS检查。比较脑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及瘤周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酐类物质(Cr)、NAA/Cr值的差别,并做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等重点观察胶质瘤瘤周微观结构改变。结果各个级别的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之间Cho/NAA值分别为3.14±1.61和2.46±0.83,Cho/Cr值分别为2.57±0.93和2.90±1.93、NAA/Cr值分别为0.96±0.53和1.21±0.80,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瘤周之间的上述比值为1.74±0.98和0.98±0.23,1.72±0.51和1.09±0.35,1.11±0.30和1.11±0.25,除NAA/Cr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0.05)。脑脓肿内部出现特征性波谱,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脓腔显示为高信号。胶质瘤瘤周在光镜及电镜下发现已有瘤细胞浸润。结论使用多体素1H-MRS结合常规MRI可鉴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不典型脑脓肿,胶质瘤的瘤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转移浸润至瘤周。
张开元牛广明韩晓东高阳张颖郭冬玲
关键词:脑肿瘤脑脓肿磁共振波谱
不同方法的磁共振静脉成像对颅内静脉窦疾病诊断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静脉成像矢状位二维时间飞跃法(2D TOF)、冠状位2D TOF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3D CE MRV)对颅内静脉窦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7月—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门诊疑有脑静脉系统异常的患者13例,均同时行矢状位和冠状位2D TOF、3D CE MRV扫描,运用最大信号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诊断结果与DSA对照。计算单独矢状位2D TOF、单独冠状位2D TOF、矢状位联合冠状位2D TOF和3D CE MRV法检测的8个主要静脉结构(上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双侧乙状窦、双侧横窦与乙状窦的连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等。结果①单独使用矢状位或冠状位TOF法诊断颅内静脉窦疾病与DSA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将两法结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M=1.500,P>0.05)。②以DSA为金标准,3D CE MRV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Kappa=0.933),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8.8%、94.4%和98.8%。冠状位联合矢状位2D TOF诊断结果与DSA结果的一致性高于单独的矢状位或冠状位2D TOF,Kappa值分别为0.815、0.608、0.635。结论单独应用冠状位2D TOF或矢状位2D TOF诊断颅内静脉窦疾病困难时,应增加另一方向的2D TOF序列,二者协同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3D CE MRV诊断与DSA呈高度一致性,可作为诊断脑静脉窦疾病的常规检查。
戴艳芳叶明吉训明刘江涛齐志刚张开元李坤成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超声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颈内静脉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颈内静脉(IJV)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12例经CDU诊断,MR静脉成像(MRV)和(或)DSA确诊的13支IJV病变(管腔局限狭窄9例,长段纤细2例,1例为右侧IJV局限性狭窄,左侧IJV长段纤细)并行IJV介入治疗(IJV支架置入5例和球囊扩张7例)的CVST患者。在IJV介入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6个月、1年、2年应用CDU检查,比较IJV管径及最大血流速度(V_(max))的变化,分析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CDU检查显示,13支IJV狭窄部位管径较术前明显增加(4.7±2.1)mm比[(2.3±1.3)mm,t=5.325,P<0.01)]。IJV血流速度较术前得到改善[局限性狭窄10支(50±15)cm/s比(87±24)cm/s,t=6.285,P<0.01]。对12例中6例(支架置入和球囊扩张各3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8±7)个月的随访,2例球囊扩张术后患者发生了再狭窄。结论对于存在IJV病变的CVST患者,初步观察显示IJV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病变管腔及血流动力学,但介入治疗,尤其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CDU可以作为IJV狭窄病变远期疗效的客观评估手段。
贾凌云华扬吉训明罗涛张开元
关键词:颈静脉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4例脑肿瘤中,脑膜瘤6例,胶质母细胞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淋巴瘤3例,室管膜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转移瘤2例,畸胎瘤1例。结论侧脑室三角区是脑内多种肿瘤的好发部位,各种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发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MRI可以对侧脑室三角区肿瘤进行鉴别,提高诊断准确率。
任彦军杨延辉张开元李坤成
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磁共振成像
不同方法的磁共振静脉成像对颅内静脉系统成像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磁共振静脉成像矢状位二维时间飞跃法(2D TOF)、冠状位2D TOF、3D PC、增强3D PC法和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3D CE MRV)在正常人脑静脉的成像能力.方法:对25例正常人行矢状位和冠状...
戴艳芳李坤成张开元齐志刚
不同级别帕金森病嗅觉异常-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嗅觉减退是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非运动系统症状之一。虽然目前一致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表现为多巴胺能系统的退变,但仍无法解释嗅觉减退的原因。本研究拟采用嗅觉任务相关功能磁共振方法探索PD嗅觉异常的发生机制。方法:1...
张开元Jianli Wang吴学敏Qing X Yang李坤成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与嗅觉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结构改变及其与嗅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对26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并与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进行相关分析。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获取三维结构图像,SPM5软件后处理,通过配准、分割获得白质密度图像,经调试获得白质体积图像。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分别为0.66±0.84和2.41±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83和1.08±0.54(Z=4.455,P=0.000;t=4.898,P=0.000)。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功能与年龄(察觉阈值:r_s=0.199,P=0.330;识别阈值:r_s=0.256,P=0.207)、病程(察觉阈值:r_s=0.123,P=0.550;识别阈值:r_s=0.055,P=0.789)及UPDRSⅢ评分(察觉阈值:r_s=0.229,P=0.260;识别阈值:r_s=0.379,P=0.056)无明显相关性;UPDRS总评分与嗅觉察觉阈值无相关性(r_s=0.314,P=0.118),但与嗅觉识别阈值呈正相关(r_s=0.397,P=0.045)。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患者右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左侧枕叶(BA18,19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密度,以及双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体积均增加,且左侧扣带回后部白质密度增加与嗅觉识别阈值呈负相关(r_s=0.496,P=0.010)。结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明显减退,但与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有嗅觉减退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其嗅觉相关脑区,尤其是神经纤维通过的白质脑区存在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能提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是中枢神经变性的结果。与此同时,VBM法作为一种客观分析方法,弥补了兴趣区分析法的缺点,可以广泛用于帕金森病或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丁晖吴晓莉张开元范丰梅朱朝喆李坤成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