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独特型
  • 1篇神经生化
  • 1篇神经生化改变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改变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 1篇羟甲芬太尼
  • 1篇微透析
  • 1篇微透析技术
  • 1篇抗独特型
  • 1篇抗体
  • 1篇芬太尼
  • 1篇阿片
  • 1篇阿片受体
  • 1篇CZE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张可佳
  • 1篇唐琴梅
  • 1篇徐修容
  • 1篇刘振国
  • 1篇余慧贞
  • 1篇陈生弟
  • 1篇周德和

传媒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色谱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阿片受体和抗独特型抗羟甲芬太尼抗体被引量:1
1994年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析测定阿片受体、抗独特型抗羟甲芬太尼抗体等生物大分子样品。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为60cm×100μmi.d.(从进样到检测器长度为50cm),以硼砂-氢氧化钾为缓冲液。结果表明缓冲液的pH影响CZE对阿片受体的分析,当pH为9.0时分析效果最理想,重现性良好,测得的两个主峰与同批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得到的两个条带相符。用CZE分析抗独特型抗羟甲芬太尼抗体(IgG),表明用PrOteinA-Sepharose亲和色谱分离得到部分纯化的IgG,迁移时间不同于对照豚鼠的IgG。
张可佳周德和顾群徐修容
关键词:阿片受体抗体CZE
应用微透析技术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神经生化改变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以活体检测探讨帕金森病(PD)猴模型神经递质含量的改变。方法应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偏侧PD猴模型,采用颅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HPLC-EC)活体检测双侧尾核区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MPTP注射侧与注射对侧相比,尾核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分别减少70%、34%和38%。结论颅内微透析技术是活体检测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最有效方法。
刘振国陈生弟余慧贞唐琴梅张可佳徐修容
关键词:微透析帕金森病神经生化改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