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东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病例
  • 3篇病例报告
  • 2篇蛋白
  • 2篇移行细胞
  • 2篇移行细胞癌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结肠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肿
  • 2篇甲状腺肿瘤

机构

  • 9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市第五人...
  • 1篇吉林市皮肤病...

作者

  • 9篇张伟东
  • 7篇陈萍
  • 5篇韩影
  • 5篇巩雷
  • 4篇张玉华
  • 4篇朴颖实
  • 3篇刘宪军
  • 3篇李弘
  • 3篇周艳萍
  • 2篇谢江
  • 2篇韩颖
  • 2篇李晓明
  • 1篇刘希超
  • 1篇李红
  • 1篇王健
  • 1篇孙英杰
  • 1篇刁文卓
  • 1篇于洋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吉林市化工与非化工区膀胱移行细胞癌HPV感染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吉林市化工与非化工区膀胱癌的不同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5 0例化工区与 73例非化工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PV、p5 3、p16、MDR蛋白进行检测。 结果 :HPV感染阳性表达化工区 2 0 % ,非化工区 6 1 6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16阳性表达化工区 2 4% ,非化工区 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5 3在分级方面Ⅰ级与Ⅱ、Ⅲ级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MDR在分级方面Ⅰ、Ⅱ级与Ⅲ级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 p5 3、MDR阳性表达化工与非化工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非化工区 ,HPV感染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化工区 ,环境等理化因素刺激引起
张玉华林卫国陈萍韩颖朴颖实刁文卓张伟东
关键词:移行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蛋白
缺血性结肠炎致肠坏死一例
2001年
李晓明王健张伟东于洋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肠坏死病例报告手术疗法
MDR(P-gP)、GST-л及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治疗强调围绕手术进行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生物治疗等多手段治疗,提倡个性化治疗,其中化疗占重要地位,而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产生耐药性是肿瘤治疗不能取得治愈性疗效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致力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研究,试...
陈萍张玉华朴颖实韩影张伟东李弘巩雷刘宪军谢江
关键词:乳腺癌C-ERBB-2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ax、bcl-2、CD44v6、nm23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bax、bcl 2、CD4 4、nm2 3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6 4例膀胱TCC及 2 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bax、bcl 2、CD4 4v6、nm2 3进行检测。结果  6 4例膀胱TCC中bax阳性率为 17 2 % (11/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90 0 % (18/ 2 0 ) (P <0 0 5 )。膀胱TCC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为 82 8% (5 3/ 6 4 ) ,正常膀胱黏膜为 2 0 0 %(4 / 2 0 ) (P <0 0 5 )。bax、bcl 2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的提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无浸润及有深层浸润的膀胱TCC中 ,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 3%、2 0 0 % (P >0 0 5 ) ,bcl 2则分别为 83 7%、80 0 % (P >0 0 5 ) ;在无复发转移及有复发转移的膀胱TCC中 ,bax阳性率分别为 16 1%、2 5 0 % (P >0 0 5 ) ,bcl 2分别为 82 1%、87 5 % (P >0 0 5 )。 6 4例膀胱TCC中CD4 4v6阳性表达率为 5 0 0 % (32 /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5 0 % (1/ 2 0 ) (P <0 0 5 )。nm2 3在膀胱TCC中的阳性率为 76 6 % (4 9/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2 0 0 % (4 / 2 0 ) (P <0 0 5 )。CD4 4v6阳性率Ⅰ、Ⅱ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m2 3阳性率Ⅰ级与Ⅱ、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张玉华陈萍朴颖实韩影李弘张伟东刘宪军巩雷谢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BAXBEL-2CD44V6NM23
VEGF-C、D2-40在结肠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2-40与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2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的VEGF-C、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中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分别为33.2±2.3、21.4±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C、D2-4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周艳萍陈萍韩颖张伟东巩雷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2-40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一例被引量:1
2002年
李晓明孙英杰张伟东刘希超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肿瘤病例报告
乳腺癌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附素 (E cadherin ,E ca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E ca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 cad表达高于浸润性小叶癌 ,有淋巴结转移者E cad表达低于无转移者 ,E cad高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中均与ER、PR表达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E cad可作为乳腺癌分类。
陈萍韩影张玉华朴颖实李弘张伟东
关键词:E钙黏蛋白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孕激素
胸膜组织细胞肉瘤一例报道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报道胸膜组织细胞肉瘤1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胸膜组织细胞肉瘤光镜下特点、免疫组化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光镜下瘤细胞呈弥漫或片状排列,瘤细胞体积较大,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淡,核仁明显空泡状,见噬红细胞现象,瘤细胞间夹杂数量不等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CD68、lysozyme、Vi、LCA、S100染色阳性,CD34部分弱+,而CD3、CD20、CD21、CD30-、CD79a、CD45RO、HMB45、CK、MPO、SY、CgA、NSE阴性。结论组织细胞肉瘤是淋巴造血系统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
周艳萍陈萍巩雷韩影张伟东
关键词:胸膜组织细胞肉瘤病例报告
D2-40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LV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15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变、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周围组织中的D2-40的表达,计算其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D2-40选择性表达于甲状腺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D2-40表达能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的MLVD,其对预测淋巴结微转移具有可靠性。可望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萍巩雷刘宪军韩影李红张伟东周艳萍
关键词:淋巴结微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