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仁明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异体
  • 3篇生物力学
  • 3篇皮质
  • 3篇皮质骨
  • 3篇皮质骨板
  • 3篇骨板
  • 2篇同种异体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多发性创伤
  • 1篇异体骨
  • 1篇英文
  • 1篇诊治
  • 1篇诊治进展
  • 1篇治愈
  • 1篇治愈率
  • 1篇伤病
  • 1篇上骨折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同种异体骨

机构

  • 6篇南华大学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作者

  • 6篇张仁明
  • 5篇廖瑛
  • 3篇李朝旭
  • 1篇张健
  • 1篇肖新跃
  • 1篇韩志
  • 1篇王晓旭
  • 1篇余黎明
  • 1篇马援利

传媒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细菌形成的生物膜是造成耐药的重要机制。假体周围感染与无菌性松动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同位素扫描有助于术前诊断;治疗方法较多,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清创,保留与不保留假体.一期与二期更换假体,逐步解析法可为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张仁明廖瑛
关键词:人工关节
外固定器在多发性创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张仁明廖瑛李朝旭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外固定器合并骨折高治愈率创伤病人上骨折
异体皮质骨板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英文)
2008年
背景:同种异体骨内固定材料已用于临床,但因为强度小仅用于应力较小的部位,如何提高其固定的强度以扩大应用范围是目前研究的关键。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采用不同固定方式的强度差异及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于2005-10/2006-03在南华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防腐尸体上取下股骨27根;同种异体骨板制备成110mm×10mm×3mm的骨板45块;骨螺钉90个。方法:27根股骨制作骨折模型,分为双骨板嵌合组、双骨板骨螺钉组、单骨板骨螺钉组,9个/组。双骨板嵌合组:用2块大小为110mm×10mm×3mm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嵌合固定。双骨板骨螺钉组:用2块110mm×10mm×3mm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和5枚骨螺钉固定。单骨板骨螺钉组:用1块110mm×10mm×3mm骨板和5枚骨螺钉固定。主要观察指标:分别对以上3组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其压缩、弯曲及扭转刚度和极限载荷。结果:不同固定方式显示不同的力学特征。双骨板嵌合组的抗压刚度与双骨板骨螺钉组相似,高于单骨板骨螺钉组,但抗弯和抗扭刚度显著高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骨板嵌合组压缩、弯曲、扭转极限载荷大于双骨板骨螺钉组(P<0.05),显著大于单骨板骨螺钉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固定的强度与固定方式有关。双板嵌合固定比骨板骨螺钉固定具强度和刚度更大,可满足临床需要。
张仁明廖瑛李宝兴余黎明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板生物力学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螺钉孔对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的强度影响及采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差异与机制。  方法:采用50×10×3mm同种异体冻干皮质骨板48块,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在板上匀钻2个直径3.5㎜螺钉孔...
张仁明
文献传递
异体皮质骨板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异体皮质骨板采用不同固定方式的强度差异及机制。方法由南华大学解剖室提供的14具(男8具,女6具)尸体上取下股骨27根,X线排除骨病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取各骨最细部分的直径,制作27个不稳定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C组,每组9个,分别采用3种方式固定:A组:用2块大小为110mm×10mm×3mm异体皮质骨板嵌合固定;B组:用2块110mm×10mm×3mm异体皮质骨板和5枚骨螺钉固定;C组:用1块110mm×10mm×3mm骨板和5枚骨螺钉固定。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其压缩、弯曲及扭转刚度和极限载荷。结果不同固定方式显示不同的力学特征。A组的轴向刚度与B组相似,且高于C组,但抗弯和扭转刚度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压缩、弯曲、扭转极限载荷分别为1.65±0.34kN,554.33±49.34N,7.78±0.82Nm;B组分别为1.12±0.37kN,428.00±37.40N,3.39±0.22N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分别为0.71±0.46kN,218.67±36.53N,1.74±0.12Nm,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体皮质骨板固定的强度与固定方式有关。双板嵌合固定比骨板骨螺钉固定具有更大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临床需要。
张仁明廖瑛李宝兴李朝旭肖新跃马援利
关键词:生物力学
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按Herbert分类:D1型4例,D2型11例,D3型2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自体松质骨植骨,可吸收棒内固定术.结果 17例获得4~26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9周,平均13周.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49.5±8.5)°,±s,下同],(达健侧78.3%);背伸(41.5±4.5)°,(达健侧70.5%);桡偏(16.5±2.5)°,(达健侧57.1%);尺偏(24.5±5.5)°,(达健侧60.3%).15例腕关节活动时无疼痛.2例有疼痛.腕部握力(24.7±3.1)kg,(达健侧83.2%).术后X线片示17例均未发生腕骨性关节炎及舟骨缺血性坏死.结论可吸收棒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李朝旭廖瑛张健王晓旭张仁明韩志
关键词:腕骨骨折可吸收棒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关节活动范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