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材
-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戴维·洛奇《天堂消息》中的创伤书写
- 2021年
- 戴维·洛奇在《天堂消息》中运用多元后现代小说叙事手法展现了数个创伤故事。其创伤表征首先是厄休拉因身而心的兄妹伦理创伤,其次是伯纳德日记体自白由心而身的创伤。厄休拉的创伤记忆因兄妹和解得到宣泄、伯纳德被禁锢的“利比多”在激发自主权和重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走向复原。洛奇运用娴熟的叙事技巧实现了创伤和喜趣的巧妙结合。创伤书写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小说的喜趣性也为治愈创伤提供了一种途径,演绎了作者关于创伤人生中生之意趣的哲思。
- 张之材
- 关键词:《天堂消息》
- 意义导向的学与教——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2007年
-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倾向于在“教”的方面进行改革,其成绩也是突出的,但是很多问题依然存在。“学”与“教”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应该思考与学生相关联的“学”的方面的改革。本文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
- 张之材
- 关键词:自我评价
- 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学参考书》中的参考翻译
- 2018年
- 本文评论了《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学参考书》中的"参考翻译",指出译文质量有待提高的原因:用词不究成分搭配、译文语句亦步亦趋以及缺乏语篇翻译整体意识,并做出了修改。以期教材再版时能够有所改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师生。
- 张之材
- 关键词:参考译文
- 认知诗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意境的阐发研究——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意象、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的核心要素。中国传统诗学、美学对二者在诗歌创作、欣赏过程中的具体运作机制往往仅作印象式的"顿悟"分析。从人类普遍认知主义原则出发的认知诗学研究为解释诗歌意象意境具体生发机制提供了新路径。以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为例,从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文本世界理论入手解释其中的主次意象明晰过程、依依惜别的意境感知过程,从而为读者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提供有益的启发作用。
- 张之材
- 关键词:认知诗学意象意境《送元二使安西》
-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调查研究
- 2009年
- 本文以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为依据,结合大学新生做了关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出几点建议。
- 庄红玲张之材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翻译认知研究的新拓展——《翻译与认知指南》述评
- 2018年
- 《翻译与认知指南》一书以30篇论文的篇幅,深入剖析了翻译过程研究中的理论进展、方法创新、译者及工作坊特征、能力培训及口译以及未来的发展诸方面的最新进展。该书具有突出的跨学科、开拓性特点,对我国翻译界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和研究范式上的启发等作用。该书作为认知翻译研究第一本大部头资源荟萃,内容丰赡,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为认知翻译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指明了学科前进的方向。
- 张之材
- 关键词:翻译认知
- 2006—2016年国内认知诗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2006年至今,认知诗学在中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以CNKI为来源数据库,对以"认知诗学"为主题的315篇期刊文献进行年度分布、作者、期刊来源以及关键词频次分布挖掘,并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作可视化分析。深入探讨认知诗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范式及本土化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 张之材
- 关键词:认知诗学文献计量分析研究范式
- 英语委婉语的立体透视被引量:1
- 2008年
- 结合言语交际,对英语委婉语的表现方式、构造原则、社会功能以及交际中的影响因素,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 张之材
-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社会功能影响因素
- 国内近十年《茶经》英译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9年
- 陆羽所著《茶经》历来具有茶学、农学、文献学、史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等多重价值。随着《茶经》英译本的相继出版,我国学者对其英译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从英译本的多视角探讨、文化层面处理、译本对比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茶经》英译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之上,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路径,从而为中国茶文化的外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 张之材
- 认知文学研究中的心理理论综述
- 2019年
- 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人类心智能力展开了广泛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心理理论。随着文学研究的认知转向,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认知文学研究中得到重视,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学者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就心理理论取得共识的几个方面进行归纳,随后重点梳理了心理理论与人物、文学心智的心理表征方式、心理理论对文学理论的思考、文学对心理理论的反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在认知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其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研究方法,促进认知文学研究的发展。
- 张之材
- 关键词:心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