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平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仪式音乐
  • 2篇艺术
  • 2篇音乐
  • 2篇葬仪
  • 2篇丧葬
  • 2篇丧葬仪式
  • 2篇丧葬仪式音乐
  • 2篇视唱
  • 2篇视唱练耳
  • 2篇视唱练耳教学
  • 2篇练耳
  • 2篇练耳教学
  • 2篇鄂西北
  • 1篇调式
  • 1篇旋律
  • 1篇艺术形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机构

  • 6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湖北汽车工业...

作者

  • 6篇康平
  • 1篇朱丹玲
  • 1篇李征康

传媒

  • 4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音乐时空
  • 1篇艺术探索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音乐基础》公共课教学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高校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公共课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大学生提高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完善人格、激发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怎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开展好非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应进一步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康平刘元元
关键词:公共课教学姊妹艺术
鄂西北丹江口丧葬仪式音乐调查
2010年
鄂西北丹江口市民俗活跃,其丧葬仪式与音乐较多保留了传统,乐班作为音乐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与仪式的关系密切,主、客乐班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下的地方性互助精神,使仪式及所包含的音乐在相互结合中体现出明显的功能,某些程序体现出楚文化特点,这些都在个案调查与叙述的双窗口视角中完整体现。
康平
关键词:丧葬仪式乐班
“投入视唱、倾心聆听”——高校视唱练耳教学问题与对策探微被引量:1
2014年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其课程主旨在于:以发展听觉思维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在原有空间内提升感知力,培养其音乐鉴赏力、创新思维等综合音乐能力。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有效发挥课程价值,该课程教学应在加强基础性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用"内心听觉"活动渗透于听唱训练中;同时,通过音乐形态分析与发声设计,增强理性思维能力与直觉体验,以解决民族调式视唱的薄弱性,使学生在唱与听的音响世界中声情交融,心声合一。
康平朱丹玲
武当山“端公”民间祭祀歌舞浅析
2013年
武当山"端公"是在沿袭楚地巫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歌舞,是除道教文化外的另一支奇葩,它社会功能广泛,艺术形式特别,在音乐、舞蹈、服装道具上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楚风古韵。
李征康康平
关键词:艺术形式文化特点
鄂西北丹江口丧葬仪式音乐中的女性解读被引量:3
2010年
社会性别经过女性主义的重新解释,被用来特指男性与女性在主体形成过程中文化和社会的组织作用。在丹江口传统丧葬仪式特定空间的观照下,女性亲友及女性艺人两种身份的女性共同诠释了性别角色塑造的社会建构理论,女性的角色不是刻板而不能改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她展示了自己潜藏的独立、自由、勇敢等气质。
康平
关键词:丧葬仪式社会性别私人空间
在旋律创编中发展听觉思维能力——视唱练耳教学对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之借鉴被引量:3
2014年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入旋律创编练习,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动机,以发展听觉思维、全面培养学生乐感为目标,通过借鉴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对听辨环节进行课程设计,可以丰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的内涵教学,是教学应为之努力探索的方向。
康平
关键词:即兴创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