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勇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重内美的思想传统及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
- 2013年
- 重视内美是中国美学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广泛渗透和表现在审美价值、审美标准、审美生成、审美形态等各个方面。近代以来的一些艺术家和学者总结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思想,形成"重内美观",把重内美作为中国美学的特征,或做历时的叙述,或尝试以"内美"为核心做共时的理论建构。近年来王建疆提出的内审美理论,将内审美作为一种初级审美形态纳入审美理论视域,使之成为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识别标志,从而使重视内美的传统思想走上了理论化、形态化道路。
- 康勇
- 关键词:内美内审美
- 从蒙汉文化交流互动看元代蒙古族散曲文本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元散曲产生和发展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蒙古族散曲文本的意义有待于以蒙汉文化交流互动的视角来阐释,并以此为视角,探讨了辞官归隐、拟古怀古和闺情怨别及其他主题的蒙古族散曲文本的文化涵义和文化交流意义。
- 康勇
- 关键词:文本意义
- 儒家“大”美论析
- 2013年
- 先秦诸子的论说中屡屡提到"大",秦汉"以大为美"。那么",大"是不是一种审美意识?有没有凝聚成为一种审美形态?分析先秦儒家对"大"美的论述,儒家的"大"既是道德范畴,也是审美范畴。
- 康勇
- 关键词:儒家大美审美范畴
- 重视内美的传统与现代美学理论建构
- 本论文主要探究重内美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发展演变及其在近现代的发展转换。论文在总体思路上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内美”思想的历史演进,梳理“内美”及其相关范畴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揭示美学史上重内美思想的发展和演进;二是...
- 康勇
- 关键词:内美内审美审美形态审美范畴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关雎》的兴及其审美认知功能被引量:1
- 2009年
- 《关雎》向来被认为是用"兴"手法创作的典范,它的用"兴"特点是"兴中兼比"。《关雎》之"兴"的意义,不仅表现为一种诗歌创作手法,也是一种审美的认知方式,具有认知功能。"兴中兼比"的特点是"兴"具有认知功能的主要原因。"兴"和"比"都具有认知功能,但两者的认知思维过程有所不同。
- 康勇
- 关键词:《关雎》创作手法
- 唐初正史中的文学观及其意义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唐初八部正史文本体现了实用而审美的文学观,主要表现于经世纬俗的文学功用观和妙发性灵与形言之美的审美观。从文学史角度看,这种文学观在唐初具有纠正时弊和为盛唐文学奠基的重大意义,从文学批评史角度看,具有综合创新意义,而且这种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对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康勇
- 关键词:修史文学观
- 李商隐对杜甫七律章法句法的接受
- 2009年
- 在唐代乃至整个七律诗的发展史上,杜甫和李商隐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比较两位诗人的七律创作艺术,可以发现李商隐在对杜甫七律章法、句法的学习模仿的同时,却能另辟蹊径,自具面目,这主要表现在诗歌中则为对仗灵活巧妙,分承由浅入深,句法变动不拘。
- 康勇
- 关键词:杜甫章法句法七律
- 论元代蒙古族的劲健之美被引量:1
- 2013年
- 元代蒙古族狩猎、击球等民俗活动反映了蒙古族的审美风尚——劲健之美。劲健美呈现出力量感、速度感、自由感、优越感和博大辽阔的审美意境等要素。劲健之美根源于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蒙汉文化艺术交流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劲健美并不完满,蒙古族的劲健之美存在着追求物欲与快感的局限。
- 康勇
- 关键词:元代蒙古族民俗活动劲健
- 别现代时期的中国文学理论危机与应对策略
- 2017年
-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理论存在内外双重危机,从本土文论效用和发展创新看,危机主要表现为"失效"和创新不足两个大的方面,同时还伴随着精神的"失重"和建构的"失范"。失效指的是对文论功能的期望与现实不符所导致的失望,同时也不排除保守的立场和对传统文论的眷恋情结。创新不足集中地表现为理论原创的缺失,导致中国文论处于"复语"状态从而有着成为西方文论附庸的理论安全危机。从中国文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来说,存在对话的缺失及话语权力的不对等、不平衡等问题,有被同化和被边缘化的危机。别现代主义以其语界的坚守防止外来理论话语的同化;以中国问题为研究出发点,防止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坚持理论的开放和对话,防止理论的封闭、固守和专制,也警惕理论的泛化和滥用。显然,别现代主义的理论主张可以作为应对文论危机的一种策略选择。
- 康勇
- 关键词:中国文学理论文学终结论
- 作为审美形态的内美在美学史上的形成、确立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内美"是一个兼具内修、审美和道德的多义性概念,其含义及其发展与"气"、"象"、"道"等中国审美形态范畴相关联。中国文艺美学史上,内美观念经历了秦汉的发展,到魏晋六朝以重视和强调"神"、"意"、"气"而得以确立,形成了重视内美的传统思想。从与内美相关的许多审美形态范畴以及近代美学理论的发展来看,重视内美可看作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结构性特征。
- 康勇
- 关键词:内美美学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