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小儿
  • 11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7篇外科
  • 7篇儿童
  • 6篇手术
  • 6篇结肠
  • 5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内镜
  • 4篇镜检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囊肿
  • 3篇阑尾
  • 3篇阑尾切除
  • 3篇阑尾切除术
  • 3篇肠镜
  • 2篇胆管

机构

  • 26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27篇左楚清
  • 21篇卞红强
  • 13篇罗正利
  • 11篇段栩飞
  • 9篇马春秋
  • 9篇周欣
  • 8篇乐盛麟
  • 7篇刘海峰
  • 7篇黄茂华
  • 7篇杨俊
  • 5篇郑凯
  • 5篇李春娣
  • 4篇王军
  • 3篇黄珊
  • 3篇李瑛
  • 3篇杨虎
  • 2篇代怡然
  • 2篇余奕
  • 2篇刘晓文
  • 2篇方琼

传媒

  • 6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第四届全国小...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内环口分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8
200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间,采用经脐双切口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5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0例小儿斜疝中大开口型420例(77.8%),小开口型120例(22.2%),漩涡型101例(18.8%),隐匿型24例(4.4%).4种类型患儿均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经6个月~2年随访,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0.6%),3例第一次术中漏诊,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腹腔镜下疝内环口特点可将小儿腹股沟斜疝分为大开口型、小开口型、漩涡型和隐匿型四种类型,术中根据不同类型特点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避免术中漏诊和术后复发,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周欣王军卞红强段栩飞罗正利左楚清乐盛麟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疾病分型复发
大肠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探讨大肠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方法 运用 Olympus PCF- 20型小儿肠 镜诊断与治疗小儿大肠外科疾患 776例。结果 共诊治大肠息肉病 659例,其中幼年性大肠 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病 653例,内镜下 YAG激光摘除术或高频电凝切除治疗 325例,注射止血 剂后镜下摘除法治疗 328例,摘除息肉 391枚;诊断家族性息肉病 4例; Peutz- Jeghers 综合征 2例,均在内镜下摘除息肉。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42例,其中短段型 7例,常见型 32 例,长段型 3例,发现合并慢性结肠炎 32例,肠息肉 6例,肠虫病 2例。巨结肠术后随访 7例,发现皱襞样增生物并盲袋、吻合口肉芽肿、肛周脓肿并肛瘘各 1例。诊断肠套叠 75例 ,内镜下加压整复 70例,失败 5例。结论 大肠镜是诊断治疗小儿外科疾患的重要工具。
刘海峰吴家德张文李春娣刘里仁左楚清马春秋
关键词:大肠镜检查小儿外科儿童
直肠闭锁1例被引量:1
2015年
直肠闭锁在临床上非常罕见,这类患儿通常骶骨、肛管、肛门括约肌发育正常,有正常的肛门开口,但出生后腹胀、呕吐、无胎便排出。现报道1例直肠闭锁患儿,并结合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加以复习,以减少漏诊,及时治疗。
舒俊卞红强杨俊闫学强郑凯邢福中左楚清
关键词:肛门括约肌手术方式患儿
消化内镜在小儿消化道异物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刘海峰左楚清黄茂华高源李春娣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消化内镜患儿诊疗外科结肠镜
先天性巨结肠的内镜下特点被引量:3
1998年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内镜下特点,采用内镜检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并与 X线钡剂灌肠检查相对照。42例术前行内镜与 X 线钡剂灌肠检查,根据影像学特点用上述两种方法测量肠管长度,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镜下特点,1.扩张段:一个视野不能表达一个肠腔横断面。2.移行段:漏斗状。3.狭窄段:呈"隧道征"。并发症有慢性结肠炎,结肠溃疡、息肉,肠虫症。结论:内镜检查也是诊断巨结肠的重要方法之一,且直视下可判断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刘海峰卞红强马春秋刘里仁左楚清乐盛麟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巨结肠内窥镜
小儿脑室-腹腔分流术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脑积水是小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脑室-腹腔分流术简单有效,应用广泛,但手术并发症也是最高的,有报道术后仍有30%的阻塞率和感染率,因此,如何降低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近10年来,我科共收治128例脑积水患儿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疗效满意。本文通过对脑积水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积水治疗的有效方法。
黄茂华罗正利左楚清卞红强代怡然杨俊段栩飞乐盛麟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小儿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脑积水常见疾病疗效满意
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治体会被引量:6
2001年
卞红强黄茂华左楚清罗正利马春秋
关键词:肠系膜裂孔疝
阑尾根部缝扎与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阑尾根部缝扎、荷包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4月,对176例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儿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脐环上、右侧腹麦氏点、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2cm3个Trocar,镜下采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针4号丝线结扎阑尾系膜或用超声刀紧贴阑尾切断系膜,带针4号丝线缝扎阑尾,残端用0.5%碘酒、酒精、生理盐水涂搽或超声刀电灼,并1号带针丝线荷包缝合包埋。结果手术时间18~40min(24.6±6.4)min,术后排气时间4~18h(12±3.5)h。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154例随访1~4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瘢痕。3例脐部出现线头异物反应,换药取出线头后治愈,脐部亦未见明显瘢痕。全组未使用圈套线或钛夹等结扎阑尾器械,153例未使用超声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论阑尾根部缝扎、荷包包埋在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是可行的。在小儿外科腹腔镜下缝合手术不多的情况下,这不失为提高镜下技术的一种尝试。
段栩飞卞红强左楚清罗正利杨虎汪欣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小儿腹腔镜缝扎
内镜观察肠内营养缺失对儿童旷置结肠炎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缺失对小儿旷置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小儿旷置结肠炎的内镜特点。方法收集1999年9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126例旷置结肠炎患儿的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通过对患儿术前有无感染疾患、造口不同术式、术后有无症状、结肠旷置持续时间、造口关闭后炎症消失等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肠内营养缺失对小儿旷置结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126例患儿按不同因素分类对照比较内镜观察结果,检出旷置结肠黏膜糜烂、溃疡、炎性息肉阳性率,有临床症状病例高于无临床症状者(P<0.05),旷置时间>3个月病例高于旷置时间<3个月者(P<0.05);阳性检出率高低与术前有无感染疾患、造口不同术式两因素无关(P>0.05);85例患儿造口关闭3个月后内镜追踪检查,旷置结肠炎自愈。结论肠内营养缺失是小儿旷置结肠炎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内镜检查有利于小儿旷置结肠炎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
刘海峰左楚清彭罕鸣李刚方琼李春娣
关键词:肠内营养结肠炎造口术内镜检查
直肠阴道隔外伤的治疗
作者通过9例直肠阴道损伤病例的回顾与总结,探讨儿童期直肠阴道损伤的原因、分类,直肠阴道隔修补术的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转归.
马春秋黄珊左楚清罗正利周欣候连杰
关键词:手术方式预后直肠阴道隔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