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宇
- 作品数:138 被引量:6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123例后颅窝肿瘤显微切除术中骨瓣成形与去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 储卫华林江凯史建涛朱刚高伯元崔高宇孟辉吴南冯华
- 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726例地震伤病员救治情况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总结分析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地震后送伤病员的救治措施与经验。方法将4月15日~24日军队医院收治的地震伤病员726例作一总结分析。结果 726例地震伤病员中,地震伤598例,其中复合伤4例,多发伤43例,多部位伤100例,胸腹联合伤1例,单部位伤450例。开放伤44例,闭合伤554例。开放伤合并感染10例(22.7%),气性坏疽1例(2.3%)。手术治疗157例,择期手术116例;非手术325例。急性高原病100例,其中急性高原反应67例,急性肺水肿31例,脑水肿2例。其他疾病28例。726例地震伤病员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进一步规范伤病的诊断、创伤评分(AIS-ISS)及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强调分级救治、早期专科治疗和多学科协作救治,能显著提高危重症伤员救治成功率,有效降低伤残率。执行特殊环境下的工作任务,必须要有特殊的保障措施。
- 麻晓林金榕兵张晓华崔高宇任先军石虹孙业勤
- 关键词:地震伤高原病救治
- 男性上颈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男性上颈椎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SGI工作站上对上颈椎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上颈椎部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能够清晰显示上颈椎部各种重要结构 ,着重显示了上颈椎部韧带、血管与骨性结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 ,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 ,上颈椎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 。
- 沙勇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七渝李恺崔高宇郭燕丽杨晓萍陈现红王欲甦邓俊辉唐泽圣
- 关键词:上颈椎可视化人体断层解剖计算机三维重建
- 颅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157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背景与目的:颅底脑膜瘤手术难度大,本文总结157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和外科手术经验,探讨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5年5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颅底脑膜瘤者157例,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共92例(58.6%);其次为视力障碍,共53例,占33.8%。术前所有的患者均行CT和/或MRI检查,部分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静脉窦及脑干的关系,切除肿瘤。结果:87例达到肉眼全切,全切率为55.4%;次全切除57例,占36.3%;活检者13例,占8.3%。未全切的病例均进行放射外科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本组病例中38例(24.2%),其中61%为一过性的,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占39%;术后脑脊液漏次之,为11例,占本组病例的7%;术后术区或远隔部位血肿病例8例(5.1%);新发癫痫和颅内感染各6例,占3.8%。本组病例中死亡6例(3.8%),其中因术后继发出血死亡3例,占死亡中的50%;其它原因死亡3例。结论:颅底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式仍为彻底手术切除,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死亡率,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底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冯华李飞朱刚林江凯高伯元王宪荣崔高宇孟辉吴南陈志
- 关键词:脑肿瘤颅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微创
- 神经系统临床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 2012年
- 21世纪,医学模式从“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0)提出未来五星级医生的标准为:卫生保健提供者,医疗行为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卫生领导者,医疗服务管理者。现代医学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推进和实现医学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共识与趋势,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习惯。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整合是实现医学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与目标,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整合是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此,本研究对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神经系统临床教学课程进行了整合,现报道如下。
- 崔高宇郭海涛刘刚黄河清冯华朱刚陈康宁史树贵王金萍
- 关键词:课程整合神经系统临床教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育改革医学教育模式
- 高压氧预适应对离体培养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保护作用及机制
- 2014年
-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适应(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对大鼠乳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保护作用及对P2X7受体和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纯化传代后,分为对照组、高压氧预适应组(HBOP)、单纯缺氧组(OGD)、高压氧预适应缺氧组(HBOP+OGD)。于预定时相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ATP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2X7受体和AQP4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T-qPCR)P2X7受体和AQP4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HBOP组细胞培养液内ATP浓度在各检测时相点远高于对照组(P<0.01);HBOP+OGD组细胞24 h及48 h凋亡率均低于OGD组(P<0.05);HBOP组细胞AQP4及P2X7受体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HBOP+OGD组细胞AQP4及R2X7受体mRNA转录水平在缺氧6 h时低于OGD组(P<0.05)。结论 HBOP可以提高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产生ATP的能力,提高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力,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确的细胞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了OGD后损伤细胞内P2X7受体及AQP4的mRNA转录水平有关。
- 李雨泓邹永杰崔高宇
- 关键词:氧糖剥夺细胞保护AQP4P2X7受体
-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改善老龄帕金森病患者静止性震颤、僵直及运动迟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介绍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老龄帕金森病(PD)改善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术中行微电极记录技术靶点监测,对28例70岁以上老龄PD患者行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射频毁损,其中2例A型(震颤型)患者行单侧VL毁损术,1例A型患者行双侧VL毁损术;26例行Gpi毁损术,其中1例行同期单侧Gpi及VL毁损术,术前及术后12月应用motorUPDRS量表进行评价。结果2例VL毁损术后12月,肢体静止性震颤完全或基本消除,其中1例下颌静止震颤有明显缓解;26例行Gpi毁损术,术后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老龄PD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 崔高宇冯华王宪荣吴南吴国材陈志
- 关键词:立体定向手术微电极记录静止性震颤
- 脑脓肿合并心脏病9例临床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脑脓肿合并心脏病病人,探讨脑脓肿疾病谱变化,以及脑脓肿治疗方案的选择.
方法:9例病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心脏病,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5—43岁,平均年龄18岁,其中手术6例(2例行...
- 黄毅崔高宇冯华
- 关键词:脑脓肿心脏病疾病谱手术治疗
- 探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
- 2014年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当今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重组课程内容、培训教师队伍和客观化教学质量评价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学理念的转换、专用教材的编写、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改革评价机制的构建对于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
- 江艇郭彦琼崔高宇向国春
- 关键词:器官系统医学教育模式
- 大脑横断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大脑主要结构在薄层横断面上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为此区域的影像识别与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选出大脑有关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图像对照。结果 在人体大脑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出大脑主要结构的形态与影像特征。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大脑断面标本图与MRI图像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照观察,可在MRI上精确识别脑沟、回及脑内结构,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详实准确的断层形态资料,对脑内微小结构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邱明国李恺崔高宇郭燕丽杨晓萍张伟国陈现红陈金华丁仕义陈伟陆明游箭
- 关键词: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端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