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爱东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幼儿
  • 2篇社会行为
  • 2篇亲社会
  • 2篇亲社会行为
  • 2篇亲子
  • 2篇情感
  • 2篇情感交流
  • 2篇儿童
  • 2篇儿童亲社会行...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道德行为
  • 1篇德行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性别差异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就

机构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7篇宗爱东
  • 5篇李丹
  • 3篇李燕
  • 2篇李娜
  • 1篇丁月增
  • 1篇陈强
  • 1篇黄开宇

传媒

  • 2篇心理科学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岁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本质及功能
2007年
本研究以66对17至32个月的幼儿和母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实验室情境中,幼儿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对母亲的社会朝向反应,并探讨了幼儿社会朝向行为的功能以及母亲的行为对幼儿社会朝向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多数幼儿在实验中都表现出了至少一次的社会朝向反应,社会朝向反应的发生是普遍的;(2)在不同情境中,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不同,在积极的情境中,社会朝向反应有分享情绪经历的功能;在抗拒诱惑的任务中,社会朝向行为与获得支持有关;(3)母亲对情境的非信息性反应对幼儿的社会朝向行为有影响,社会朝向是幼儿对社会情境的适应性行为,对这种非语言的情感交流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幼儿情绪社会化的过程。
李燕李丹李娜宗爱东黄开宇
关键词:情感交流
2岁幼儿移情反应的特点:与自发帮助、气质、亲子互动的关系被引量:27
2005年
Mother-child dyads (n = 66) participated in this project. The empathic responsiveness and help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aged from 17 months to 32 months were assessed in the laboratory setting. Child and parent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showed:(1) Most of the children took less time to give empathic response to their mothers’ painful face;(2) The styles of child empathy consisted of verbal comfort, direct and indirect comfort behaviors. Some children had empathic response but comfort;(3) Contrasting to others, the children, who helped spontaneously the research assistant to clean up toys during free play, gave empathic response to their mother more quickly;(4) The children using various empathic styl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activity level and 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 of temperament.
李丹李燕宗爱东丁月增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社会情绪沟通能力
个体道德行为原因分析:以生态道德观为新视角
2008年
按照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的意识状态,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两大类: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和无意识的道德行为。其中,有意识的道德行为按照主动性的水平又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类。由于无意识的道德行为是在主体不自觉的情况下发出的,可能来自一种潜意识,探究起来非常复杂,本文仅就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内部原因进行探讨。
陈强宗爱东
关键词: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观有意识无意识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三个问题被引量:3
2005年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应该更加规范,研究范畴应得到拓展,在方法上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在更具生态性的情景中展开。
宗爱东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方法
2岁幼儿的社会朝向反应——本质及功能
本研究以66对17至32个月的幼儿和母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实验室情境中,幼儿在不同实验情境下向母亲看的行为(社会朝向),并探讨了幼儿社会朝向行为的功能以及母亲的行为对幼儿社会朝向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多数幼儿在...
李燕李丹李娜宗爱东丁月增
关键词:情感交流非语言交流
文献传递
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被引量:20
2005年
1引言 亲社会行为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得到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研究者认为亲社会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合作、分享、捐献、谦让、帮助、安慰等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婴幼儿早期因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许多研究者认为他们不可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但根据奥里克(1978)有关儿童早期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亲社会行为是任何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亲昵地接触他人的身体的行为".婴幼儿出于友爱的身体接触,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等皆可称为亲社会行为,这些行为被看作是个体友善的开端.
宗爱东李丹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亲子关系儿童社会化
针对性别差异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倾向性影响的研究
2006年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分班后女生在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上更倾向内部归因,分班有利于女生维持较强的追求成功动机;不利影响是女生社会取向一般价值感显著低于混合班女生,即分班不利于女生人际关系的发展;分班对男生在归因倾向、成就动机以及自我价值感上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宗爱东李丹
关键词:学业成就成就动机自我价值感分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