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锐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农药
  • 4篇毒死蜱
  • 4篇微胶囊
  • 3篇水稻
  • 3篇聚碳酸
  • 3篇聚碳酸亚丙酯
  • 3篇缓释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酸
  • 2篇稻曲病
  • 2篇悬浮种衣剂
  • 2篇油菜
  • 2篇油菜菌核
  • 2篇油菜菌核病
  • 2篇乳化溶剂挥发...
  • 2篇乳酸
  • 2篇杀菌剂
  • 2篇杀菌谱
  • 2篇水稻稻曲病
  • 2篇农药复配

机构

  • 14篇湖南农业大学
  • 8篇湖南人文科技...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市农药研...

作者

  • 14篇孟锐
  • 13篇李晓刚
  • 7篇柏连阳
  • 5篇高必达
  • 4篇周小毛
  • 4篇刘双清
  • 3篇杨琛
  • 3篇朱锐
  • 2篇朱宏建
  • 1篇黄可龙
  • 1篇杨代斌
  • 1篇蒋金芝
  • 1篇刘一平
  • 1篇徐文平
  • 1篇胡昌弟

传媒

  • 3篇农药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手性拆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映体被引量:5
2011年
[方法]对映体分离是研究手性农药在环境中的选择性行为的重要前提之一,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对映体分离和制备方法。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Chiralcel OD-H)手性柱上的分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以及柱温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分别以5种体积比均为15%的醇改性正己烷,分离因子(α)的变化顺序为异丁醇〉异丙醇〉正丁醇〉正丙醇〉乙醇;在0.4~1.1 mL/min的流速范围内,分离度(R s)随着流速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柱温在15~35℃范围内变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分离因子(α)呈降低趋势,两对映体的lnα与1/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手性拆分过程受焓的控制。[结论]在柱温为25℃,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时,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映体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分别为1.55和4.07。
刘一平胡昌弟李晓刚孟锐高必达柏连阳黄可龙
关键词:高效氯氟氰菊酯手性拆分对映体高效液相色谱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被引量:1
2013年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硫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章书武孟锐李晓刚
关键词:丙烯酸
基于聚碳酸亚丙酯载体的农药微胶囊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阴离子配位聚合法,以高聚物负载型双金属氰化物复合体(DMC)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二元共聚物:聚碳酸亚丙酯(PPC)。并以聚乙烯醇PVA-1788为水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毒死蜱微胶囊。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培养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农药微胶囊的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所得的PPC-毒死蜱微胶囊球形规整,表面光滑。95%的微胶囊粒径在3~10μm范围内,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16.75%和89.34%。微胶囊释药性能研究表明,PPC-毒死蜱微胶囊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其释放可分为前期快速释放和中后期稳定释放2个阶段。释放27d,PPC微胶囊累积释药量达86.87%。
孟锐李晓刚刘双清朱锐柏连阳蒋金芝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农药微胶囊缓释
悬浮种衣剂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悬浮种衣剂的稳定性是影响制剂贮存性能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抗聚结稳定性和悬浮稳定性是反映悬浮种衣剂物理稳定性的两个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分散助剂吸附于颗粒表面,利用静电排斥改变Zeta电位,从而提高悬浮种衣...
杨琛李晓刚孟锐周小毛柏连阳
关键词:悬浮种衣剂性能表征污染防治
文献传递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放线菌酮微胶囊剂被引量:9
2009年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材料,二氯甲烷为溶剂,水为连续相讨论芯材与壁材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及剪切乳化速度对放线菌酮微胶囊剂成囊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成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室温条件下,以二氯甲烷溶解放线菌酮,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1,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0:100~25:95,以1.2%羟乙基纤维素(MW:20000)为乳化剂,有机相和水相混合后16000r/min下高速剪切乳化分散3min,室温下搅拌直至二氯甲烷完全挥发。在此条件下所得放线菌酮微胶囊剂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8.1~8.4μm,包覆率在92.01%以上。
孟锐杨代斌李晓刚徐文平高必达柏连阳
关键词:放线菌酮微胶囊剂羟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种聚(D,L)乳酸–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与缓释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分别以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60 000、100 000的聚(D,L)乳酸(PDLLA)为壁材,PVA–1788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毒死蜱微胶囊,考察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PDLLA–毒死蜱微胶囊性能,并采用柱层析法评价了3种PDLLA–毒死蜱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微胶囊的粒径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质量分数为1.25%,连续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4.5,PDLLA与毒死蜱质量比为2∶1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的微胶囊。PDLLA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对微胶囊的外观、粒径大小及分布、载药量和包覆率均无显著影响。3种PDLLA微胶囊对毒死蜱均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释药19 d,药物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8.76%、76.74%、65.64%,其中,相对分子质量25 000的PDLLA–毒死蜱微胶囊释药速率最快。
孟锐李晓刚刘双清朱锐柏连阳
关键词:毒死蜱微胶囊缓释性能
一种农药复配杀菌剂
一种农药复配杀菌剂,是含有咪鲜胺和福美双作为活性成分制成的杀菌剂,为悬浮剂。本杀菌剂可减轻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扩大其在农作物上的杀菌谱,对水稻、油菜、玉米和棉花等上的病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尤其对于防治水稻稻曲病和油菜...
朱宏建高必达孟锐李晓刚
文献传递
药物微胶囊壁材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2年
药物微胶囊在药物的缓控释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年来正成为农药、医药新剂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有竞争力的微胶囊壁材是当前药物微胶囊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天然高分子材料、全合成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无机材料4个方面综述了药物微胶囊壁材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明胶-阿拉伯胶、壳聚糖-海藻酸钠、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微胶囊壁材的研究进展。
孟锐李晓刚周小毛高必达柏连阳
关键词:微胶囊农药医药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被引量:1
2014年
以1,6-己二醇、丙烯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与亚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CuSO4/NaHSO4为复合阻聚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酸值测定和FT-IR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带水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酸醇比(丙烯酸/1,6-己二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酯化反应条件为:丙烯酸/1,6-己二醇为2.5,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5%,阻聚剂用量(占丙烯酸用量,%)为8.5%,带水剂用量(占原料总质量,%)为65%,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80~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收率可达93.25%.
孟锐李晓刚
关键词:1,6-己二醇丙烯酸收率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壁材,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连续相稳定剂,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裹毒死蜱的可降解微胶囊。测定了PVA-1788的质量分数、PPC的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土壤悬浊拟环境实验法评价了PPC的降解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XRD)、激光粒度分布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表征了PPC-毒死蜱微胶囊的性能,同时采用柱层析法探讨了其缓释性能。结果表明:PPC具有生物可降解性;PVA-1788质量分数、PPC质量浓度以及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对微胶囊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PVA-1788的质量分数为1.0%、PPC的质量浓度为110 mg/mL,PPC与毒死蜱的质量比为1∶2时,可获得球形规整、粒径较小、包封率与载药量较高的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7.3μm,载药量为16.75%,包封率为89.34%。缓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C微胶囊对毒死蜱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27 d的累积释药率达86.87%。
孟锐刘双清朱锐周小毛柏连阳李晓刚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毒死蜱缓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