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蕴 作品数:15 被引量:29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侧脑室内Monro孔附近单发转移瘤一例 被引量:1 2008年 孙蕴 潘克梫 要文娟关键词:单发转移瘤 脑室内 言语不利 四肢肌力 脑梗死 Ward区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深入研究Ward区做为骨密度随访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600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测定58例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6个月内左股骨近端、正位腰椎、全身骨密度,观察股骨颈、Ward区、L2-4、全身骨密度(BMD)及骨矿含量与瘦体重的百分比(%TBMC/FFM)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通过测定58例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1所有患者全身BMD降低,%TBMC/FFM低于5%或为正常低值。2服药治疗组6个月后Ward区BMD显著增加,P=0.0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颈、L2-4、全身BMD、%TBMC/FFM变化量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服药组所有观测部位BMD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Ward区对骨密度变化敏感性高,做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优于其他部位的骨密度测量。 孙蕴 马兆坤 潘克梫 聂庆东 尉可道 王建超关键词:骨密度 X线 Ward三角区再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深入研究Ward三角区骨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600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测定1189例病人的左股骨近端骨密度,评估计算机自动生成的Ward三角区的特点;通过测定30例志愿者左右股骨近端骨密度,评估不同肢体侧别的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72例随访病人3~6月内进行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观察Ward三角区骨密度在较短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 1Ward三角区由计算机根据骨密度最低值自动搜索形成,大部分受试者(86.7%)Ward三角区位于股骨颈底边附近,少部分受试者(5.2%)位于股骨颈外,以大粗隆最为常见,与解剖位置不完全对应;2部分受试者(8.7%)Ward三角区骨密度并非股骨上段最低值,最低值出现在大粗隆。3计算机自动生成的Ward三角区小方块前后两次位置无明显变化。4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的精确度误差(2.27%)大于股骨颈(1.05%)及大粗隆(1.57%)。5正常人双髋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32,P〉0.05)。672例随访患者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变化先于股骨颈及正位腰椎出现。结论髋关节采用标准体位摆放,Ward三角区位置较为固定,可用于临床随访。 孙蕴 贺丽英 马兆坤 潘克梫 李英亭 要文娟关键词:骨密度 PACS在清华大学社区医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介绍了PACS系统在清华大学校医院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PACS在医学影像、医院管理、社区医院中的应用价值。PACS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实现了PACS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无缝连接,影像诊断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医院的服务水平,其优越性日益显著。 孙蕴 李英亭 要文娟 吕弘 何毅 潘克勤北京市城区和郊区青少年体成分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郊区男女中学生体质量、全身骨密度、骨龄、肌肉、脂肪的特性,分析其差异性。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800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130例正常城郊区中学生受试者全身骨密度(BMD)、腕骨骨密度、骨矿含量(BMC)、肌肉含量(LM)、脂肪含量(FM),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析体成分特性及差异。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Achieva3.0T核磁共振机,测量36例受试者全身体脂含量,评价DXA与MRI脂肪测量的一致性。结果⑴所有130例受试者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_(体质量)=0.770,P=0.000;r_(BMI)=0.586,P=0.000;r_(LM)=0.654,P=0.000),而与FM无线性相关性(r_(FM)=0.293,P=0.007)。⑵按性别分析,65例男生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_(体质量)=0.818,P=0.000;r_(BMI)=0.677,P=0.000;r_(LM)=0.847,P=0.000),而与FM无线性相关性(r_(FM)=0.267,P=0.031);65例女生全身BMD与体质量、BMI、LM、FM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_(体质量)=0.737,P=0.000;r_(BMI)=0.407,P=0.001;r_(LM)=0.703,P=0.000;r_(FM)=0.564,P=0.000)。⑶DXA测得城区男中学生全身BMD、BMC高于郊区男中学生,城区女中学生身高、全身BMD、BMC、肌肉含量高于郊区女中学生,其他体成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全身BMD与体质量、BMI呈线性正相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肌肉组织,与脂肪组织关系不大。城郊区男女生仅在全身BMD、BMC上有差异,说明北京市城郊区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差异已较5年前缩小。 孙蕴 张琦 唐正彦 何乐 潘克关键词:身体成分 骨质疏松患者下颌骨随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初步研究下颌体、下颌支做为骨密度随访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800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重复四次测定30例正常志愿者下颌骨骨密度,计算下颌体、下颌支重复性试验精确度变异系数百分比;通过测定30例正常志愿者及45例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左股骨近端、正位腰椎、下颌骨骨密度,观察其骨密度的差异;通过测定20例用药患者6个月内左股骨近端、正位腰椎、下颌骨骨密度,随访观察股骨颈、Ward区、L2-4、下颌体、下颌支骨密度(BMD)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 130例正常志愿者下颌体的重复性为2.08%,下颌支的重复性为2.75%,略高于Ward区的重复性变异系数2.27%。245例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下颌体、下颌支BMD显著降低,与正常志愿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例随访用药患者下颌骨BMD变化先于其它部位出现,下颌支BMD四周即可发生变化,早于下颌体。结论下颌骨骨密度变化敏感性高,非常适合做为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随访指标,优于其他部位的骨密度测量。 孙蕴 马兆坤 潘克梫 贺丽英关键词:骨密度 下颌骨 下颌体 骨质疏松 2010-2016年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Meta分析 被引量:238 2016年 目的对2010-2016年发表的有关中国人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进行汇总,运用Meta分析方法汇总分析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情况。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VIP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R3.3.0软件,检验异质性,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提取数据进行加权定量合并。结果共纳入33项研究,样本总量30526例。33项研究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中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23%,女性为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症是中国老年人高发疾病,开展骨质疏松宣传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贺丽英 孙蕴 要文娟 潘克梫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密度 老年人 双能X线骨密度仪 META分析 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肌肉、脂肪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肌肉、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女中学生48名,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及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全身骨密度、骨矿含量(BMC)、肌肉含量(LM)、脂肪含量(FM),分析全身骨密度与肌肉、脂肪的相关性。结果用DXA及BIA测得48名女中学生的脂肪含量百分比(FM%)、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与BM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名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LM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FM无相关性(P>0.05)。13岁和14岁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体质量、LM无相关性,15~17岁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体质量、LM均呈正相关;各年龄段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FM均无相关性。结论女中学生全身骨密度与体质量、BMI呈正相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肌肉组织,与脂肪组织关系不大。青春期女性应加强营养,注意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含量及瘦体质量,促进骨骼发育,积累更高的峰值骨量。 孙蕴 张琦 马兆坤 潘克梫 贺丽英关键词:女中学生 体成分 骨密度 肌肉 脂肪 体质指数 DR-PACS-RIS-HIS系统在高校新生入学体检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DR-PACS-RIS-HIS在高校新生入学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R-PACS-RIS-HIS对7 673名学生进行入学胸片体检,对胸片资料进行影像学分析,计算日体检工作量、人均体检时间、平均每例胸片诊断报告时间。结果在7 673例胸片中,发现阳性115例,阳性率1.50%。其中肺结核10例。7 673例胸片检查共用时26.5 h,平均每位学生胸片体检耗时24.87 s,平均每例胸片诊断报告时间12.44 s。结论DR-PACS-RIS-HIS降低了学生受照剂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图像及诊断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值得推广。 贺丽英 孙蕴 要文娟 潘克关键词:X线影像增强 放射学信息系统 学生保健服务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对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row 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64-row C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Pub Med、中国期刊网中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性(Se)、汇总特异性(Sp)及95%可信区间(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共纳入69篇文献,均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汇总Se=0.92,95%CI=(0.91,0.92);汇总Sp=0.95,95%CI=(0.95,0.96);SROC曲线下面积为98.60%。结论 64-row 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Se和Sp,是一种高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贺丽英 潘克梫 刘桂梅 孙蕴 要文娟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