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美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房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对定位的诊断意义
- 目的: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期确定不同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特征,确定房速起源。方法:37例成功地进行单靶点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速病人。对这些病人体表1...
- 孙建美李琼卢凤民信庭文许静
-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
- 文献传递
- 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研究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与心尖部起搏(RVAP)对近期和中期室间及室内同步性的影响,明确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有效性和生理性。 方法: 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因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
- 孙建美
- 关键词: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多普勒组织成像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非折返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的定位诊断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心电图P波形态特征判定房速起源。方法:对37例成功行单靶点消融治疗的房速患者的P波形态和参数与消融靶点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房速时PR与PP间期比值(PRI)评价激动在房室结传导的时程变化;计算P波与PR间期的比值(PCI)评价激动在房内传导的变化。结果:29例靶点位于右房,8例位于左房。左房房速在下壁导联P波振幅显著增高。右房后壁的PR(I0.52±0.05)数值在各部位中最大,无冠窦、冠状窦口和右房侧壁的PCI(0.24±0.04)值最小。结论:aVL和V1导联P波形态对区分左房和右房房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Ⅱ、Ⅲ、aVF导联可为起源点位于心房上下提供线索,PRI、PCI有助于房速起源的判定。
- 孙建美李琼卢凤民许静
-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电描记术导管消融术房性心动过速P波
- 慢性心衰疾病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入选住院的心衰患者220例,分为强化干预组,因为种种原因自然流失或未长期接受疾病管理转为失访组。强化干预组进行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开设心衰教育课程等方式进行干预措施。于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强化干预组患者死亡与再住院率联合终点显著低于失访组,P=0.001,P=0.000);规范用药率、达靶剂量率显著高于失访组(P=0.000)。强化干预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优于失访组(P=0.000),降低医疗费用(P=0.000)结论:心衰门诊、心衰教育、电话随访社区管理等心衰疾病管理方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药物治疗有效药物的治疗剂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率。提高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费用。
- 赵海松杨震冯玲赵艳辉高瑾冯会英孙建美耿俊丽冯国鹏
- 关键词:心力衰竭疾病管理预后
- 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经胸CT确定心室电极位置,分析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对左心功能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82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并需心室起搏依赖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RVS组,40例)和右室心尖起搏组(RVA组,42例)。RVS组术后行胸CT检查并分析测量电极顶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和9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动脉流速积分(AVTI),测量并计算室间机械延迟(IVMD)及左室各节段的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结果:经胸CT确定在后前位下,电极的理想位置为横向上三分之一和纵向三区之间的区域;术后1个月及9个月随访时,两组LVEDD、LVEF和AVT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9个月两组IVMD及Ts-S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S波时限与达峰时间差及Ts-SD呈正相关。结论:对心功能正常的起搏依赖患者,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短中期时左室功能未见明显不同,但右室间隔起搏有益于维持室间及室内收缩同步性。
- 孙建美李琼吴冬燕关欣卢凤民付乃宽许静
- 关键词: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多普勒组织成像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级管理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目的通过尝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分级管理的新模式,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CK-MB、肌钙蛋白、BNP前体、冠脉血管造影情况、LVEF等结果进行评分,按照轻、中、重度进行分级,分为Ⅰ、Ⅱ、Ⅲ三级,每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针对性分级管理,开展心梗患者认知教育课程,给予对应心肌梗死分级卡片,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指定随访医师,提高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依从性及靶剂量达标率,开展定期门诊复查,进行心理辅导及增加运动处方等内容,从而形成系统的急性心梗分级管理方案,对照组进行既往常规的随访复查,观察1年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在药物依从性、靶剂量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心脏超声指标,再住院率,发病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死亡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分级管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通过实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分级管理,Ⅰ级及Ⅱ级心肌梗死患者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发病时间及再住院率上无差别,但药物依从性均明显增高,β受体阻滞剂靶剂量达标率及LDL-C达标率提高。对于Ⅲ级心肌梗死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在发病时间及再住院率、药物依从性、LDL-C达标率、β受体阻滞剂靶剂量达标率、心脏异构、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分级管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
- 冯会英甄秀丽耿俊丽张军涛孙建美鲁连菊初蕙君李爽冯国鹏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
- 房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形态对定位的诊断意义
- 孙建美李琼卢凤民信庭文许静
- 右室间隔部起博与右室心尖部起博对心室同步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 研究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与心尖部起搏(RVAP)对近期和中期室间及室内同步性的影响,明确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有效性和生理性。 方法: 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因房室传导阻滞需...
- 孙建美
- 关键词:右室间隔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多普勒组织成像心室同步性
-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扩血管药、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抗血小板药、调脂药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mg,bid,并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0.5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首次负荷剂量1.5μg/kg静脉注射后,以0.01μg/(kg·min)速度持续72 h静脉泵入。两组患者均治疗72 h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1周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变化、血压、24 h尿量、实验室指标、再入院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24 h尿量、实验室指标、N末端前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24 h尿量、射血分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心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呼吸频率、NT-proBNP、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血钾、血肌酐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 冯玲孙建美张军涛赵艳辉
- 关键词:酒石酸美托洛尔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