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DVT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DVT的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预防措施。结果:既往有血栓病史、经产妇、肥胖是剖宫产术后DVT的危险因素,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肢粗肿、疼痛,部分患者有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症状,DVT的辅助诊断首选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采用全身或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或手术取栓治疗,部分患者放置可回收性IVCF预防致死性PE,均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结论:对于存在DVT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手术前后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LMWH是常用的和安全的抗凝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治疗DVT。
- 董典宁孙平吴学君金星张十一种振岳张精勇孙岩
- 关键词:剖宫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
- 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治疗髂股静脉血栓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2004年2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30例髂股静脉血栓,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惠肢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股静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15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术,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20例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以及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门诊以彩超随访髂静脉通畅率。结果置管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显示髂静脉再通率30%-90%(平均55%),股静脉再通率40%-100%(平均70%)。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费用(5.2—8.4)万元,平均7.7万元,30例随访1-31个月,平均11个月,25例髂静脉支架植入者髂静脉通畅率100%,5例单纯球囊扩张者髂静脉再通率0—20%。结论腘静脉置管溶栓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价格昂贵,广泛临床应用困难,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 董典宁张十一金星吴学君种振岳李国建张精勇孙岩
- 关键词:髂股静脉溶栓血管支架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8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均抽取自体骨髓血,体外提取单个核细胞,行缺血下肢局部肌肉注射,术后观察各项指标综合评估。将患者分为高浓度注射组和低浓度注射组,比较两组移植前后缺血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总的疼痛缓解率及麻木感和冷感缓解率均为100%,5例溃疡出现愈合迹象,移植后临床评分(10.96±2.09)低于移植前(14.25±2.41),P<0.05;高浓度注射组注射前后评分差值(3.92±1.16)大于低浓度注射组(2.81±1.52,P<0.05。除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浅静脉曲张外,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干细胞提取的数量、动脉缺血的范围,尤其是干细胞注射浓度对于其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 侯向前吴学君张精勇金星吕晓霞钟振岳张十一董典宁孙岩
-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自体缺血
- D-二聚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IC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9月72例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3、5、7、14、21天接受D-二聚体检测,观察组患者除接受D-二聚体检测外,在术后第7、14、21天行肢体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组34例患者中,11例患者D-二聚体水平≥10μg/mL,4例(11.8%)最终确诊ICDVT;观察组38例患者,19例患者D-二聚体水平≥10μg/mL,彩超提示ICDVT发病12例,13例(34.2%)确诊ICDVT。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较高的ICDVT检出率(P<0.05)。结论:与单纯D-二聚体检测相比,D-二聚体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有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ICDVT的发现。
- 李国强祝清凯王玉涛高荔孙岩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超声
- 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联合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7例(19条肢体),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6±0.13),术前常规行血管彩超及CTA检查评价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9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2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3条,均获得成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ABI(0.64±0.17)(P<0.05,t检验),随访期间,4例残余间歇性跛行,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多方法联合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股深动脉的病变范围与手术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术前正确评价股深动脉的通畅程度十分重要。
- 王瑞华金星吴学君种振岳张十一董典宁张精勇孙岩侯向前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外科手术干细胞移植术
- 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对2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静脉造影评价静脉通畅程度。结果 2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15例行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术,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腘静脉置管溶栓后经导管静脉造影见髂静脉再通率30%~90%,平均55%;股静脉再通率40%~80%,平均65%。1例术后出现血尿,未发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术后患肢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费用(5.2~8.1)万元,平均7.4万元。20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15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通畅率100%(15/15),5例髂静脉球囊扩张中,2例髂静脉完全闭塞,3例髂静脉再通10%~20%。结论 腘静脉置管溶栓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价格昂贵,广泛应用有一定困难。
- 董典宁张十一金星吴学君种振岳张精勇孙岩侯向前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