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
-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比格犬下颌骨微种植体的置入部位和方法被引量:7
- 2011年
- 背景:比格犬下颌骨解剖结构复杂,微种植体置入位置不恰当会造成微种植体周骨量不足和微种植体松脱。目的:观察比格犬下颌骨相应解剖结构及微种植体的置入部位和方法。方法:取成年雄性比格犬尸体下颌骨,测量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根分叉度及牙根分叉处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于牙槽嵴下4,6mm处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颊舌向牙槽嵴厚度和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结果与结论: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平均为52.70mm;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最远的是第一磨牙,最近的是第四双尖牙,根分叉度最大的是第一磨牙,最小的是第四双尖牙。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骨质厚度随着距离牙槽嵴顶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的深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均大于5mm,且随着距离牙槽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比格犬下颌第二双尖牙至第一磨牙牙槽骨段骨质结构均匀。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深度,单颗牙自身近远中牙根之间足以提供微种植体置入所需骨量。
- 刘雯胡赟邓锋宋锦璘郑雷蕾赵志河唐甜王智强
- 关键词:比格犬下颌骨微种植体动物模型
- 关于颅底角、颅基底角与Ⅰ、Ⅲ类错关系的探讨
- 唐甜赵志河雷浪王兴艳
- 文献传递
- 拔牙创愈合对邻近微种植体骨界面生长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模型犬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骨界面与骨重建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钙素(OC)和核心结合因子基因(Cbfa1)等的表达,探讨拔牙创愈合对邻近微种植体骨界面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12只18月龄健康雄性比格犬,采取自身对照,建立邻近拔牙创植入微种植体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以非拔牙处植入微种植体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第1、3、8、12周依次处死,获得各带微种植体的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TNF-α、OC蛋白和Cbfa1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TGF-β、TNF-α蛋白以及Cbfa1基因表达在各检测时段均强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时TNF-α的表达,3周时TGF-β、TNF-α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Cbfa1基因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C蛋白的表达两组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强,术后8周达高峰,术后3周时实验组表达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创邻近微种植体植入后早期炎症反应较重,但持续时间不长。骨界面骨改建进程随着愈合时间的增加持续活跃,过长的愈合时间会使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削弱,在整个过程中种植体能保持稳定。
- 孙吉成胡赟郑雷蕾赵志河唐甜徐小淋谢兵伍
- 关键词:拔牙创微种植体骨钙素CBFA1
- 成都市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600名社区中老年人调查,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健康行为等信息,使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为(3.91±6.67)分,回归分析显示,收入水平(OR=0.387,P<0.05)、患慢性病(OR=0.665,P<0.05)、患口腔疾病(OR=0.260,P<0.05)、自评心理健康状况(OR=0.338,P<0.05)、每天刷牙2次(OR=1.846,P<0.05)、吸烟(OR=0.566,P<0.05)、主动获取口腔健康知识(OR=2.431,P<0.05)、就医方便程度(OR=0.499,P<0.05)是影响因素。结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积极开展社区口腔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口腔健康行为,改善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吴侃李巍铭钟亦思程立唐甜尹伟
- 关键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正畸应力刺激下Beagle犬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牙周组织变化被引量:5
- 2018年
- 背景:种植体周围炎早期阶段的进展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下的微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对微种植体周围炎进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牙周指标评价。方法:取成年雄性Beagle犬8只(四川大学华西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助攻法将48只纯钛微种植钉随机植入Beagle犬双侧上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的根分叉区,随机选择一侧植入3枚丝线结扎的微种植体(实验组),分别在丝线结扎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后的第1,2,3,4周即刻施加100 g拉力(每个时间点2只犬),各持续加力1个月;对侧植入3枚微种植体(不加力)作为对照。诊断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情况,评估微种植体周围炎进展不同阶段的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及微种植体松动度。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微种植体均表现为表面有菌斑或软垢积聚,软组织充血、肿胀、质地松软,有时伴有增生,甚至发生黏膜糜烂、溃疡,检查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增加,少数微种植体松动,判定为微种植体周围炎;对照组牙龈健康,无颜色改变,无水肿或肿胀,探诊龈沟后不出血;(2)实验组中,4加力组间改良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4加力组间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植入的48枚微种植体有3枚松动,其余均为稳定;松动的3枚均为实验组,其中Ⅰ度松动1枚,Ⅱ度松动2枚;(4)结果表明在正畸应力刺激下,于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时间的增加,微种植体周围的改良菌斑指数、牙周探针深度值与时间呈正相关,提示在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过程中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微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措施。
- 常立军唐甜张晓歌
- 关键词:口腔材料微种植体种植支抗正畸支抗
- 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对骨结合界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研究微种植体周围炎对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同时对龈沟液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Beagle纯种犬4只,采用自身对照,随机选定实验动物一侧为对照组,一侧为实验组,每侧植入4枚微种植体。实验组种植体颈部结扎丝线,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在植入后第1、2、3、4周分别处死动物,处死前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收集标本做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根据植入后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微种植体颈部表现明显的进展性破坏:植入1周微种植体颈部聚集大量炎性细胞,但并没有破坏皮质骨;植入2周微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已经出现少量角形吸收;植入3周表现骨吸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植入4周表现骨吸收已经至第二螺纹,充满大量胶原纤维。植入后1、2、3、4周,实验组与对照组PISF和TNF-α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植入后4周PISF和TNF-α显著高于其余各阶段(P<0.05)。结论微种植体周围炎首先破坏结合界面颈部,并沿界面进一步纵深发展。无论是健康或者炎症的微种植体周围都有TNF-α表现,炎症的发生可能是造成TNF-α含量上调的始动因素,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TNF-α表达的上调。
- 胡赟郑雷蕾唐甜赵志河宋锦璘邓锋
- 关键词:微种植体肿瘤坏死因子-Α种植体周围龈沟液
- 成年和青少年Beagle犬下颌骨植入微型支抗种植体的组织学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成年和青少年Beagle犬下颌骨植入的微种植体不同愈合时间的组织学差异,为青少年患者应用微植体支抗提供指导。方法6只成年Beagle犬和6只青少年Beagle犬,选择下颌第四前磨牙(P4)和第一磨牙(M1)牙根间间隙,M1近远中牙根间间隙为植入部位,共植入48颗微种植体。愈合3周和12周后,对含微种植体的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并进行骨整合率计算。结果微种植体在观察期无松动、脱落。微种植体与周围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周围骨组织中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活跃,骨整合率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而增高。青少年Beagle犬微种植体-骨整合率术后3周低于成年Beagle犬的微种植体-骨整合率;但术后12周却高于成年Beagle犬的微种植体-骨整合率。结论青少年Beagle犬的骨质量低,但生长发育快,经过12周愈合,能弥补青少年Beagle犬早期骨结合率的不足。
- 王永贾荧张军梅王智强王羽杨璞唐甜武秀萍郑蕾蕾赵志河
-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前磨牙骨整合
- 犬拔牙创愈合对相邻微种植体最大拉拔力值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拔牙创骨质结构改建对相邻微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稳定性的影响,为微种植体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8只雄性Beagle犬按不同愈合时间段(1、3、8、12周)随机分成4组,每只Beagle犬拔除第3和第4双尖牙(P3,P4),实验微种植体邻近拔牙区域,对照微种植体位于第2双尖牙(P2)和第1磨牙(M1)区域,共植入微种植体128枚。选择96个微种植体组织块,通过拉拔试验测定微种植体的最大拉拔力值(pull-out force,POF)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POF值在第1周内没有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3周对照组POF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POF高峰值均出现在第8周组。在前8周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OF均随着时间得延长而增加,到第12周出现回落。实验组POF在各时间段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第12周与第3、8周POF值表现显著性差异。结论邻近拔牙创植入的微种植体在无载荷愈合期可以保持稳定性。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可能会加重微种植体-骨界面的炎症反应和骨吸收效应,即刻加载风险较大。
- 郑雷蕾胡赟宋锦璘邓锋赵志河唐甜王智强
- 关键词:支抗拔牙创微种植体骨改建
- 正畸应力刺激下纯钛微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及骨改建被引量:9
- 2015年
- 背景:种植体周围炎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的:建立正畸应力刺激下比格犬微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观察其骨改建过程。方法:采用助攻法将纯钛微种植钉随机植入Beagle犬双侧上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的根分叉区,将一侧植入3枚丝线结扎的微种植体,在丝线结扎诱导微种植体周围炎后加力,分别在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第1,2,3,4周即刻施加100 g拉力,持续加力1个月。处死动物后制备含微种植体的不脱钙硬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种植体周围炎发展不同阶段受到持续正畸应力作用下的种植体-骨界面的改建过程。结果与结论:丝线颈部接扎的微种植体植入后,颈部组织内出现大量的梭形炎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炎症逐步扩散到微种植体的尖部,有大量胶原纤维,成骨活跃,出现新生骨进行改建;周围炎发生2周后扩散到微种植体尖部,出现深浅不一的新生骨小梁组成的编织骨,炎性细胞分散,可见胶原纤维吸收后留下的髓腔不规整,骨陷窝内可见排成三四层的成骨细胞,成骨活跃。说明实验成功构建了正畸应力刺激下Beagle犬纯钛微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受力后约2周是该模型成骨的活跃期。
- 张晓歌唐甜赵志河丁寅
-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正畸支抗甲苯胺蓝染色
- 邻近拔牙创植入正畸微种植体骨界面愈合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定量测定,比较拔牙创对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进程的影响,并对正畸微种植体骨整合的安全范围进行探讨。方法 12只雄性Beagle犬,按不同愈合时间段(1、3、8、12周)随机分成4组,建立邻近拔牙创植入正畸微种植体实验动物模型。在植入微种植体后愈合的第1、3、8、12周处死各组动物,制备含种植钉的硬组织切片,观察组织学形态,并测定微种植体—骨界面骨接触率(BIC)。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植入后第3周开始出现组织学变化的明显差异:实验组骨界面骨吸收活跃;对照组骨界面出现新生骨层,周边存在活跃成骨细胞。对照组在植入后前8周,BIC值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实验组BIC值在植入3周后有所下降,到第8周达到峰值(80.08%),随后进入平台期。两组BIC差异表现在植入后第3周:实验组BIC(44.35%)小于对照组(55.4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创对微种植体周围骨重建进程会产生影响,早期表现为加重骨吸收,但在随后的时间里骨形成效应会迅速加强。
- 周阳明胡赟郑雷蕾赵志河唐甜邓锋卫光曦霍金凤张晓歌
- 关键词:拔牙创骨整合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