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人工修复植被对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以自然修复的矿区废弃地土壤为对照,从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相关性研究了人工修复的栾树Koelreuteria paniclata、杜英Elaeocarpus decipens混交林(修复地)对湘潭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60 cm土层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逐渐下降;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地,且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020 cm土层中蔗糖酶酶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一季节修复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秋、冬季修复地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夏季差异不显著(p〉0.05),而春季修复地显著低于对照地(p〈0.0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N、Mg含量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多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以脲酶活性最敏感,其次是过氧化氢酶活性.人工修复植被能明显提高锰矿区废弃地土壤的酶活性.
- 方晰田大伦武丽花唐志娟
- 关键词: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酶活性
- 长沙城市森林土壤7种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被引量:36
- 2012年
- 采用调查分析方法,研究长沙城市森林土壤Zn、Cu、Ni、Pb、As、Cd、Hg7种重金属含量,并以长沙市土壤背景值和湖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值,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不同城市化梯度森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随着城市化程度提高而增加,Pb增幅最大,As增幅最小。同一城市化梯度森林土壤均以Zn平均含量最高,Cd最低,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Ⅱ级标准值。在城市中心区,桂花树林、樟树+桂花树混交林土壤Zn、Cu、Pb、As、Hg平均含量普遍较高,而樟树+马尾松混交林、桂花树+杜英混交林土壤Cu、Ni、As、Cd、Hg平均含量普遍较低,Pb、Zn空间分布差异明显,Cd、Ni、As空间分布比较均匀,Cu、Ni、Pb、As、Cd、Hg之间(除Cd与As、Ni之间外)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与土壤有机质之间也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Zn、Cu、Ni、Pb、As、Cd、Hg主要是人为输入;中心区森林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已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边缘区接近中等生态危害程度,郊区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Zn、Cu、Ni、Pb、As均为轻微生态危害程度,Cd、Hg已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以上。
- 方晰唐志娟田大伦项文化孙伟军
- 关键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 3种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被引量:19
- 2009年
- 通过选择南方城市常见的3种园林绿化植物(杜鹃花、桂花、栀子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6种重金属元素(Mn、Zn、Cu、Ni、Cd、Pb)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绿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Mn>Pb>Cu>Ni>Cd,平均含量分别为221.111、104.791、82.238、57.289、42.673、5.113 mg/kg,且Cu、Ni、Cd、Pb元素的来源可能相同;杜鹃花、桂花、栀子花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总平均富集能力分别为0.34、0.28、0.19,且均表现出对Mn的富集能力最强,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1.23、0.73、0.31,而对Zn、Ni的富集能力最小;杜鹃花对6种重金属的转移能力最大,总平均转移系数为1.92,其次是桂花,总平均转移系数为1.62,栀子花最小,总平均转移系数为1.09;杜鹃花对Mn元素同时具有超富集植物两个基本特征.
- 金文芬方晰唐志娟
-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土壤重金属园林植物
- 进城截冠行道树碳贮量及固碳潜力的估算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利用几何数学方法,以自然生长和未截冠行道树为对照,以长沙市韶山路栽植的截冠行道树为例,测定主要测树因子,推导出进城截冠行道树地上各部分生物量的估算模式,进而估算韶山路栽植的截冠行道树的生物量、现实的碳贮量以及其潜在的生物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13km的韶山路截冠行道树地上部分的现实生物量和碳贮量分别为159 564.44kg、78 380.40kg,其中韶山北路的最高,韶山南路为其次,韶山中路最低,均以树干的生物量和碳贮量占绝对的优势;韶山路不同路段单株截冠行道树平均生长潜力和固碳的潜力不同,平均生产潜力最大的是韶山北路,韶山中路为其次,韶山南路最小,分别为809.08kg、304.63kg、73.01kg,平均固碳潜力最大的也是韶山北路,韶山中路为其次,韶山南路最小,分别为409.55kg、154.16kg、37.37kg。韶山路采用截冠大树进行绿化后,固碳潜力达619 299.23kg,相当于固定CO22 270 763.73kg;平均每1km行道树潜在固碳量为47 638.40kg,可固定CO2174 674.13kg。
- 唐志娟方晰项文化
- 关键词:行道树碳贮量固碳潜力
- 植被修复对锰矿渣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9年
- 以锰矿渣废弃地为对照地,研究了湘潭锰矿渣废弃地栾树(Koelreuteria paniclata)、杜英(Elaeocarpus de-cipens)人工混交林(修复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地和对照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其次,真菌数量最少。修复地(0-60cm)土层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地的分别高出36.05%,43.32%,23.58%,6.54%。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同一季节,修复地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也基本上高于对照地。修复地(0-60 cm)土层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地,且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和对照地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极显著(p<0.01),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同一季节,修复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蔗糖酶活性秋、冬季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而春季显著低于对照地(p<0.05)。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为0.943,最小为0.614。人工植被修复能明显提高矿渣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
- 方晰田大伦武丽花唐志娟
- 关键词:湘潭锰矿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储量被引量:20
- 2009年
- 比较研究了湖南会同第1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采伐迹地经不同更新方式转变为第2代杉木林地、自然更新灌木林地、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地、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地、芒草Andropogon chinensis地的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及其储量。结果表明,林地土壤(0~75cm)有机碳质量分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除了板栗林地3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芒草地同一土层(P=0.049)外,其余不同林地同一土层SOC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SOC平均质量分数大小排序为:板栗林地(14.759g·kg-1)>12年生杉木林地(13.537g·kg-1)>20年生杉木林地(12.807g·kg-1)>自然更新灌木林地(11.656g·kg-1)>柑橘林地(10.727g·kg-1)>芒草地(10.088g·kg-1)。土壤碳氮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趋于下降,芒草地各土层的碳氮比最低。杉木林采伐后无论是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地还是经济林地或者转变为经济林地后因管理不善再转变成芒草地,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处于亏损状态,年均降幅最小的是板栗林地,其次为12年生杉木林地和20年生杉木林地。表明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过程中,选择落叶根深型植物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保持。
- 徐桂林方晰田大伦唐志娟张铸三
- 关键词:森林土壤学杉木林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储量
- 长沙市城市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来源分析
- 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优化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和居住条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森林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本论文以长沙城市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长沙...
- 唐志娟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