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世早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4篇灌注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化疗
  • 3篇钡餐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造影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钡餐
  • 2篇上消化道钡餐...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 2篇中晚期
  • 2篇晚期

机构

  • 6篇滁州市第一人...
  • 6篇滁州市第二人...
  • 1篇武警江苏总队...

作者

  • 12篇唐世早
  • 9篇芮兵
  • 5篇杨威
  • 2篇陆玉和
  • 2篇柳英
  • 2篇杨威
  • 1篇陈培忠
  • 1篇陈士彬
  • 1篇谢少军
  • 1篇陈锡军
  • 1篇田忠祥
  • 1篇何文斌
  • 1篇杨劲松
  • 1篇朱杰
  • 1篇王凯
  • 1篇王恒
  • 1篇许玮
  • 1篇李春林
  • 1篇付源
  • 1篇陈勋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第九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改良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型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对比。结果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优良者达87%,传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优良者为66%,两者检查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明显优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结论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操作简单,清晰显示胃壁及胃肠周围组织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芮兵唐世早杨威
关键词:X线摄影技术
介入治疗中晚期胃癌初步探讨
1995年
介入治疗中晚期胃癌初步探讨唐世早,柳英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1993年~1994年均经胃肠造影,胃镜及手术前病理活检证实的胃癌共1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67岁,小者31岁,平均年龄为54岁。临床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黑便...
唐世早柳英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腹腔动脉钡餐检查灌注药物动脉内灌注胃十二指肠动脉
贲门癌介入结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探讨
肿瘤的介入治疗已开展得较普通,而对于贲门癌介入结合外科治疗较少见于文献报道。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早、中、晚期贲门癌进行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将其中20例资料较完整的病例进行了总结。
唐世早
关键词:贲门癌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肿瘤治疗
文献传递
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施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术后3个月 ̄10年的疗效观察和随访结果。方法: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严格掌握PLD病例的适应症。结果:经过PLD病例术后3个月 ̄10年的随访观察,优:75%,良:20%。结论: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
唐守言唐世早陆玉和陈培忠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疗效
乳腺钼靶摄片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摄片筛选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术前进行乳腺钼靶摄片和彩超检查、术后病理学证实为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对患者在检查中显示的肿块性质、间接征象等进行观察并分类,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乳腺钼靶摄片结果表现为单纯钙化点的30例(42.9%),单纯肿块的4例(5.7%),单纯结构紊乱的8例(11.4%),钙化点伴肿块的13例(18.6%),结构紊乱伴钙化点的9例(12.9%),结构紊乱伴肿块的6例(8.6%)。61例患者的筛选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钼靶摄影筛选符合率为87.14%。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乳腺钼靶摄片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彩超(χ2=6.11,P<0.05),漏诊率也显著低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P<0.05)。结论乳腺钼靶摄片在筛查早期乳腺癌的过程中准确率较高,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威唐世早芮兵
关键词:钼靶摄片乳腺癌
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肺肿瘤的临床价值
2017年
目的 探讨介入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中晚期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南京分院影像科50例中晚期肺肿瘤行介入治疗,并结合放射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经2、3次介入治疗,其中30例2次,20例3次.结果 经介入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好转;40例患者咳嗽减少,胸痛减轻,声音逐渐恢复,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其中3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1个月行一个疗程的放射治疗,1~3个月后复查,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好转,肿瘤缩小,咳嗽、胸痛减轻,胸痛、胸水等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采用先行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对肺肿瘤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捷、损伤小的治疗手段,近期疗效显著,远期也有一定疗效,但尚需进一步地观察和研究.
田忠祥唐世早芮兵许玮杨威吴立洲
关键词:介入治疗高位截瘫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介入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介入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介入化疗治疗组(单独治疗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87.5%(35/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60.0%(24/40)](P<0.05),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47.5%(19/40)、35.0%(14/40)、32.5%(13/40)、20.0%(8/40)]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22.5%(9/40)、15.0%(6/40)、0、0](P<0.05),1年、2年生存率[80.0%(32/40)、57.5%(23/40)]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55.0%(22/40)、37.5%(15/40)](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介入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单纯介入化疗好。
杨威陆玉和唐世早芮兵王凯张劲松夏磊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医用臭氧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突出症39例,按照CT/MRI表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3种,分别采取侧后入路方法及小关节内侧缘穿刺方法,均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45μg/ml的医用臭氧10~15ml,退针至椎间孔附件时,向椎旁组织内神经根旁注入臭氧10ml,按照纤维环是否破裂分组研究纤维环破裂与疗效的关系,另对2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腰背综合征(FBSS)进行臭氧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 39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个月观察显示:根据MacNab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82.95%,其中显效20例,42.42%,有效12例,40.53%,无效7例,17.05%,其中FBSS治疗效果良好。对于未破裂总有效率66.5%,破裂组总有效率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对2例椎间盘突出伴度滑脱病人进行臭氧实验性治疗研究,6个月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39例共48盘椎间盘病人臭氧治疗效果确切,2例FBSS疗效良好,2例滑脱病人效果显著,椎间盘破裂组臭氧治疗明显优于未破裂组。同时对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做进一步分析。
唐世早芮兵许玮
关键词:臭氧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早期胃癌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87例,对患者分别进行上消化道钡餐以及CT检查,对上消化道钡餐以及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进行观察。结果上消化道钡餐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为93.54%,诊断特异性为94.64%,显著高于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敏感性(83.87%)以及特异性(91.07%)(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能够有效地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
杨威唐世早芮兵
关键词:肺癌CT灌注成像预后
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TACE治疗。比较2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不良反应、疗效及治疗后1年内死亡率。结果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3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内有10例死亡(25.00%),观察组死亡2例(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杨威芮兵唐世早
关键词:奥沙利铂表柔比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