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儿童
  • 2篇性早熟
  • 2篇儿童性早熟
  • 1篇毒副反应
  • 1篇早熟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患...
  • 1篇治疗小儿
  • 1篇气管
  • 1篇青春
  • 1篇青春期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性
  • 1篇哮喘
  • 1篇哮喘患儿
  • 1篇小儿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桐城市...

作者

  • 5篇周美玲
  • 3篇蒋惠珍
  • 3篇刘德云
  • 3篇张志红
  • 2篇丁金霞
  • 2篇李桢
  • 1篇杨俐琦
  • 1篇杨利琦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简化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性早熟病例12例进行传统LHRH刺激试验(五点位法),并于静脉应用LHRH药物40 min时取静脉血,测定0、30、40、60、90、120 min 6个点位的LH、FSH值,分别比较确定0、40 min两个点位(简称两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 min 4个点位(简称四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120 min 5个点位(简称五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每例患者均分别以上述3种不同点位法得到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并分别将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05);以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结论: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年幼儿童性早熟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刘德云韩正权蒋惠珍张志红丁金霞周美玲
关键词:性早熟
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2003年
髓外白血病是导致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可有效防治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白血病,明显提高AL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然而大剂量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也更明显和严重.我科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在普通病房条件下对15例患儿进行了45例次的大剂量氨甲喋呤-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CF)冲击治疗,观察疗效与毒副作用,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和一定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周美玲
关键词:氨甲喋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指导被引量:2
2003年
提出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疾病认识的重要性,并从家庭护理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使哮喘患儿避免或减少哮喘发作,并从实施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
周美玲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家庭护理
8例Turner综合征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Turn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分析Turner综合征临床和辅助检查特点。结果:所有患者都有矮小,乳房发育不良或不发育,同时伴有黑痣增多5例,发际低5例,眼裂不等大1例,眼睑下垂4例,鼻梁低平2例,颈蹼4例,乳头间距明显增宽5例,明显肘外翻4例。性腺BUS:2例子宫、卵巢发育不良,3例子宫卵巢显示不清,3例子宫、卵巢未显示。染色体核型分析:45,XO4例;45XO/46XX2例;46,X,i(Xq)1例;46,X,del(Xq)1例。骨龄:8例均提示骨龄落后,平均1~3年。其中2例有第4掌骨短小。生长激素激发试验:1例激发试验生长激素水平正常,5例生长激素部分缺乏,2例生长激素完全缺乏。结论:Turner综合征具有典型的临床特点,临床发病率高,提高对本病认识,及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增加患者终身高,提高Turner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刘德云杨俐琦蒋惠珍张志红周美玲李桢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
儿童性早熟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内分泌专业组诊断、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1例性早熟病例临床资料。结果男孩1例,女孩20例,中枢性(真性)性早熟9例(其中1例为男孩),外周性(假性)性早熟9例,部分性性早熟3例,真性性早熟儿童多数表现为身高增速,骨龄提前,性腺增大,LHRH(促黄体生成索释放激素兴奋试验)阳性。假性性早熟:多数可以问及可疑诱因,部分患儿有身高增速,但骨龄提前、性腺增大不明显。LHRH兴奋试验阴性。结论性早熟儿童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女孩真性性早熟多数为特发性,多数性早熟儿童有相应诱因。骨龄测定、性腺BUS、LHRH兴奋试验在性早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刘德云杨利琦蒋惠珍周美玲张志红丁金霞李桢
关键词:青春期早熟疾病特征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