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栋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深部
  • 2篇地应力
  • 2篇应力
  • 2篇隧洞
  • 2篇隧洞开挖
  • 2篇开挖
  • 2篇高地应力
  • 2篇大尺度
  • 1篇地层
  • 1篇岩石工程
  • 1篇岩土
  • 1篇铀矿
  • 1篇铀矿开采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型
  • 1篇砂岩型铀矿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钻进
  • 1篇钻进参数

机构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6篇周栋
  • 2篇王莉
  • 2篇赵志宏
  • 1篇李季阳
  • 1篇谭卓英
  • 1篇李长洪
  • 1篇李文
  • 1篇岳鹏君
  • 1篇于江
  • 1篇陈首学
  • 1篇朱博浩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L-M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评价边坡稳定性被引量:3
2011年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L-M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性能进行改进,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在MATLAB下运行实现。通过对检验样本的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应用此模型对一露天矿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与简化毕肖普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表明,基于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可以作为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朱博浩周栋陈首学王莉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BP神经网络L-M算法MATLAB
深部岩石工程破坏机理及ABAQUS数值模拟
通过ABAQUS强大的处理功能,根据相关的材料力学参数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导致深部岩体的变形破坏因素,分析不同开发尺寸下(拟建立6种不同大小的模型)岩石受力情况的分布,然后结合目前较为常用的岩石锚固技术,找出对应的治理方案...
周栋于江李长洪
高应力区大尺度隧洞开挖损伤区范围预测研究
通过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高应力区大尺度隧洞开挖损伤区范围预测研究。当圆形隧洞开挖后,根据工程经验得到的破坏准则,结合隧洞周围的应力经典求解结果,可以推导出损伤区范围的理论公式,并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范围能够直接...
周栋赵志宏赵佳鹏
关键词:高地应力大尺度
地浸采矿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铀矿开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地浸采矿影响因素众多,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为了分析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的可行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地浸采矿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因素的权重,最终建立了基于AHP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很好的评判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矿可行性,既能反应工程实际,又避免了专家在判断各种影响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时具有随机性。
周栋李兵段晓恒朱夏甫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钻进参数的岩土地层结构识别技术与方法被引量:27
2015年
岩土地层结构是影响工程稳定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是地质及岩土工程勘测的主要内容。研发了一种地层地质界面识别系统,阐述了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钻进过程识别码及岩土地层结构实时识别方法;通过花岗岩地基钻进试验研究,确定了岩体风化等级以及土层/散体、碎裂岩体及整体岩体结构的比能值范围,建立了金刚石钻进比能的地层结构分级标准,比能值分别是土层及散体为0.0017~0.6955 k N·m/cm3,碎裂岩体为0.0258~0.9798 k N·m/cm3,整体岩体为0.0018~2.4935 k N·m/cm3。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岩土勘测结果一致,可用于地层地质及岩土地层结构的实时识别,为岩土工程智能勘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谭卓英李文岳鹏君王莉李季阳齐宽周栋
关键词:钻进过程结构识别
高应力区大尺度隧洞开挖损伤区范围预测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通过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高应力区大尺度隧洞开挖损伤区范围预测研究。当圆形隧洞开挖后,根据工程经验得到的破坏准则,结合隧洞周围的应力经典求解结果,可以推导出损伤区范围的理论公式,并且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范围能够直接得到,可以作为估测开挖损失区的实用方法。当把破坏准则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损伤区分布,改变隧洞的形状与尺寸,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初始水平应力小于竖直应力时,圆形隧洞的直径增大后,水平方向的开挖损伤区范围比竖直方向更大;隧道形状对开挖损伤区分布范围和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在相同地应力和围岩条件下,开挖相同面积的圆形和矩形隧洞,圆形隧洞的损伤区范围比矩形隧洞更小;3当矩形隧洞的宽高比增大后,开挖区附近出现拉应力,水平方向的损伤区范围最大。
周栋赵志宏赵佳鹏
关键词:高地应力大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