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利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自由·良知·创造——大学精神诸篇
- 2008年
-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流大学的精神至少应蕴含三种品格——自由、良知、创造。建设一流大学最根本的工作是铸造大学的精神与灵魂。
- 周恒利
- 关键词:良知大学精神
- 道德三品与法律特区
- 2004年
- 道德与法律既有明显区别 ,又有一定的关系。在中国现时代 ,道德可分三品 ,即至德、高德、平德。不同品的道德应不同地对待。“道德法律化”是必需的 ,但更须强调法律实行的问题。
- 周恒利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公元1898年——兼谈大学历史教育与现代品格培养被引量:2
- 2009年
- 对近现代史的断限和书写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待或反省历史的情感与理智。公元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往往是后一事件决定前一事件的对错、利弊或功过。高校历史教育也应加强大学生的现代品格培养。
- 周恒利
- 关键词:现代史历史教育现代品格
- 国学探略被引量:2
- 2007年
- 进入21世纪,“国学热”在中国大陆此起彼伏。纵观历史,横观近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复兴”,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周恒利
- 关键词:国学中华传统文化
- 科学·哲学·神学——兼及人学等的思考
- 2003年
- 科学、哲学、神学在整个人类发展史和现实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展望未来 ,人学有成为显学的趋势。科学、哲学、神学、人学之间有密切关系。我们只有正确的对待它们 。
- 周恒利
- 关键词:哲学神学人学
- 加强道德与法律建设应升华为弘扬民族精神
- 2005年
-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强调“法律”,并侧重于法治,特别是法治精神。然而,理论的统一与完美,并非意味着实践中的有效和真实。不管“道德”还是“法律”,仅仅停留在它们本身是不够的。一切进步都应处于超越之中,因此须将其先升华为一种精神,进而铸就优良的民族精神。
- 常旭青周恒利王志红
- 关键词:道德法律
-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持续发展
- 2014年
- 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始终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深层次根源已并非仅仅是物质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维护权益的行为正表现出由"规则意识"向"权利意识"过渡的总特征。中国梦背景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可分为:"法治性人民内部矛盾"和"政治性人民内部矛盾"。重要的前提是法治现代化务必高质推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司法正义。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助力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关键转型。
- 周恒利
-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法治性政治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大学生通识修养的时钟体系
- 2008年
- 通识修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钟体系"通过大学、时代、素质、家庭、交往、集体、社会等12个方面的拓展,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通识修养和综合素质。
- 周恒利
- 关键词:大学生
- 谈谈社会法
- 2004年
- 在我国 ,社会法是一门较新的法学学科 ,还缺乏高度的严谨性和一致性 ,许多问题尚可争辩。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 ,客观上要求加快社会的立法速度 ,增强社会立法的力度 ,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社会法进行更加充分的探讨 ,实践中完善社会立法体制。
- 周恒利
- 关键词:社会法
- 略论大学法育被引量:1
- 2004年
- 法育就是对特定主体进行法律方面的教育 ,以期培养一种法治自觉性。因此 ,当代中国大学生法育应注重法治精神的培养。
- 周恒利
- 关键词:法治自觉性法治精神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