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博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中双侧血肿发生率高达14%。本病起因大部与外伤有关,但因发病始于头部外伤轻微,起病隐匿,病程长,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故容易延误病情或误诊。
- 仁增吴文博翁宇蒲智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颅骨血肿量头部外伤颅内血肿
- 西藏地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初步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2例,随机选取同期传统开颅手术32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发病时间、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开颅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血肿清除率、围术期并发症(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出院时mRS、3个月后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更微创,且安全有效、恢复快,在高海拔地区有推广意义。
- 王栋梁宋海栋焦风伍刚仁增吴文博吴科学曹旭东翁宇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神经内镜基底节区脑出血
- 西藏地区20例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讨论在西藏地区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急性的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方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2019年10月-2023年12月期间共2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并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5例患者为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有4例患者为基底动脉闭塞,有8例患者为颈内动脉闭塞,有3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对年龄、民族、海拔、DNT(脑卒中患者到医院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血管的再通时间、取栓次数、术后的血管再通效果、入院NIHSS(美国国立卫生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出院NIHSS评分、入院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和出院mR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在20例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中,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闭塞血管的血流达到eTICI分级2b50级,有4例患者在取栓术后出现出血转化并发症,给予二次开颅手术。根据90d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组间的性别、年龄、海拔DNT和血管的再通时间及取栓次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间的对比中,入院NIHSS评分、入院GCS、出院NIHS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地区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血管再通率(100%),治疗前循环血管闭塞的预后优于后循环血管闭塞的患者。
- 常旭斌仁增吴文博刘焕东扎多曹旭东
- 2例颅内原发多发肿瘤手术治疗体会
- 2015年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收治2例颅内原发多发占位患者,并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进而对高原颅内原发多发肿瘤的诊治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和体会,目前通过此2例患者治疗,认为手术治疗是治疗颅内原发多发肿瘤的首选方案。
- 吴文博仁增刘焕东蒲智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平原和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通过对比平原和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为不同地区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151例)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74例),测定并比较两个地区颅脑创伤患者颅脑损伤8h内的凝血功能指标,根据所得结果分析不同地区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性.结果 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平原地区[(168 ±49)×109/L比(196 ±72)×109/L,P<0.05],而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均较平原地区延长[(13.5±1.3)s比(12.0±4.0)s、(38±4)s比(27±6)s,均P<0.01].另一方面,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较平原地区增加[(3.1±1.2) g/L比(2.6±1.0) g/L,P<0.01],而D-二聚体则较平原地区减少[(3.1±3.3)μg/L比(4.7±3.6) μg/L,P<0.01].结论 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因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导致机体处于低凝状态,存在再出血风险,同时其纤溶系统激活不明显.建议高原地区颅脑创伤患者治疗应以补偿凝血物质为主,而抗纤溶药物对其治疗的作用可能不大.
- 孙健田野江荣才董信龙王毅吴文博吴科学张建宁
- 关键词:颅脑损伤凝血功能
- 西藏地区脑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总结西藏地区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的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4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是否破裂、Hunt-Hess评分、治疗方式和动脉瘤的特性(位置、大小、形态、数目)。结果 324例患者中,女性占71.6%;平均年龄(50.74±10.04)岁;藏族占98.46%;高血压史64.2%;吸烟史10.08%;饮酒史73.1%;糖尿病史4%;高血红蛋白血症占35.2%;破裂患者占81.8%;Hunt-HessⅡ级及以上占79.3%;19.5%行开颅夹闭,40.7%行介入治疗,39.8%保守治疗;共发现动脉瘤413个,小动脉瘤和一般动脉瘤有404个(97.8%);血泡动脉瘤占13.3%;多发动脉瘤(≥2)占21.0%。结论 西藏地区脑动脉瘤患者女性多见,呈年轻化趋势,破裂较多,病情较重,血泡及多发动脉瘤占比较高。
- 勿里九奇曹旭东仁增翁宇吴文博刘焕东扎多多吉玉杰吾金王斌吴科学王栋梁
- 关键词:脑动脉瘤血泡样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