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赟
- 作品数:1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云服务的水利模型仿真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水利模型仿真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该系统包括:终端、云仿真平台、计算集群和仿真结果处理服务器;云仿真平台分别与所述终端、计算集群、仿真结果处理服务器相连;通过云仿真平台从文件服务器按需获取水利模...
- 江新兰陈煜缪纶刘颖王冠华王树伟林林吴华赟李江华耿庆斋叶茂王志璋段媛媛赫振胜
- 文献传递
- 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
- 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
- 朱星明崔亦昊耿庆斋丁志雄白静怡安波吴鐕钊莫荣强陆峰王兴勇王鹏吴华赟缪纶柴福鑫付俊娥李蓉
- 关键词: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元数据
- 文献传递
- 基于WebGIS技术的齐齐哈尔市防汛指挥系统平台研究与实践
- 2007年
- 结合齐齐哈尔市防汛指挥系统研究和运行平台设计工作实践,详细论述了城市防汛指挥系统的结构原理和WebGIS平台架构,提出了"3库、3层、1平台、4大应用功能"的"3-3-1-4"城市防汛指挥系统架构和基于WebGIS技术的运行平台模型。齐齐哈尔市防汛指挥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汛情观测资料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分析、预报和预测,其系统功能包括防汛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管理;汛情发展的动态监视、查询和发布;基于汛情资料、知识(指挥经验)和模型(科学分析)提供防汛会商和指挥调度的决策支持以及防汛指挥管理等。
- 吴华赟李存斌逯波耿庆斋
- 关键词:WEBGIS防汛指挥
- 基于ArcGIS9的大庆市实时汛情监视系统
- 大庆市实时汛情监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践,论述基于WebGIS技术的地市级实时汛情监视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构建模型,介绍采用ESRI ArcGIS 9产品研发建设大庆市实时汛情监视系统成功案例的具体方法...
- 吴华赟赵振宇王冠华高金伟李江华段媛媛
- 关键词:ARCGIS防汛指挥防洪减灾
- 战事中的水安全问题研究:以明朝战争为例
- 在前人基础上,以明朝战争的水问题为具体对象,尝试对水与战争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战时供水包括河水、雨雪、井泉、载水及应急供水,战时缺水,对战局也也产生一定影响,水攻也是我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战法,明代水攻的运用包括决水...
- 张伟兵耿庆斋吴华赟
-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灾害
- 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信息共享系统分析与设计
- 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指导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确保资源和环境得到永续利用和保护,必须得到强大的信息基础和科学的综合决策支持...
- 吴华赟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水环境信息共享系统水利科学
- 文献传递
- 南水北调工程资料管理信息系统
- 朱星明白婧怡刘勇波吴华赟陈煜王冠华叶茂李江华
- 该项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制开发了南水北调工程资料管理信息软件,及南水北调工程网站。项目采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实现了南水北调工程资料、工程信息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搭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信息发布、...
- 关键词: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数据库软件开发B/S结构
- 水利技术标准数字化工程
- 朱星明白婧怡刘勇波吴华赟陈煜王冠华叶茂李江华
- 水利技术标准数字化工程作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水利技术标准的数学化加工、数字化发布和数字化管理。以水利信息化...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利技术标准数字化水利信息化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
- 一种基于XML解析Word文件实现HTML5格式轻量级转换的设计方法
- 本发明属于解析文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XML解析Word文件实现HTML5格式轻量级转换的设计方法,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解析XML文件;步骤2.创建HTML5文档;步骤3.处理节点和属性;步骤4.处理...
- 何耘林林吴华赟 王耀鲁王树伟 鱼丽源 雷之宇 周莹莹
- 《新唐书·地理志》所见农田水利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以《新唐书·地理志》所记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为依据,利用GIS技术,研究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探讨了唐帝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变化。从空间分布来看,唐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集中分布在黄河干流中下游和渭河流域、汾河流域以及长江干流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岷江流域,工程数量约占总数的48%。从时间变化来看,大致经历了由盛到衰,并且空间上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演变过程,唐代前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唐代中期以后长江流域进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潮期,表明唐中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开始向南方转移,南方逐渐取代北方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唐代农田水利工程时空分布变化,既与唐代区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河流水系开发利用的便利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探索将现代信息技术和GIS技术与水利史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分析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为今后信息技术在水利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 耿庆斋张伟兵邓俊吴华赟
- 关键词:地理志农田水利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经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