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环照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孝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双带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被引量:6
- 2002年
- 研究了双带夜蛾NarangaaenescensMoore在实验室条件和稻田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 18~ 34℃范围内设置 6个温度处理对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 18~ 32℃之间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用直线回归法测得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5 0 ,9.2 3,12 .0 2 ,12 .2 6℃ ,有效积温分别为 6 0 .0 7,348.5 4 ,91.92 ,2 9.2 9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0 .0 7℃ ,有效积温为 5 5 8.
- 吕环照陈金安徐运清盛继群
- 关键词: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水稻害虫生长发育
- 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被引量:8
- 2006年
- 在系统调查莲藕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重点,协调使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使用化学防治”的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并将研究获得的各项防治技术运用于莲藕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防治之中,然后选用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最佳防治组合进行综合组装,形成通用于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术规程。
- 陈金安吕环照王启军
- 关键词:莲藕病虫害技术规程
- 红栀子芽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测定被引量:2
- 2009年
- 对红栀子芽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及其毒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红栀子芽枯病病原菌生长较好;经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其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2.55%和91.62%,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在800倍液、1200倍液浓度下对红栀子芽枯病菌的相对抑制率均达90%以上。
- 邓青云姜益泉吕环照李国元
- 关键词:红栀子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 红栀子果实的采收加工与贮藏技术被引量:3
- 2008年
- 红栀子果实的采收加工与贮藏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的采收要选择果实成熟的适宜时期,采用蒸汽杀青和沸水浸煮方法使栀子果实迅速脱水,用烘干或晒干方法对果实干制并进行干燥贮藏,以提高产品质量。
- 邓青云姜益泉吕环照李国元
- 关键词:红栀子采收贮藏
- 水生花卉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 杨文成高和平吕环照李建华王启军
- 该课题研究了莲、芋、红萍、唐菖蒲四种水生花卉上的主要病虫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影响病虫发生因素(气候、耕作制度、密度、栽培管理和天敌及其关系);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原则,制定出注意选留种苗、合理密植、...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生花卉病虫害
- 红栀子苗期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被引量:2
- 2008年
- 邓青云姜益泉吕环照李国元
- 关键词:苗期病害红栀子天然食用色素药用植物常绿小乔木
- 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原因及防治
- 2009年
- 通过对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栀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其果子的含水量达到12%以下,控制好贮藏库的温湿度,消灭贮藏库害虫的发生,做好贮藏场所的通风换气,可有效地防治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
- 邓青云姜益泉吕环照李国元
- 关键词:红栀子果实贮藏变质原因
- 双带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 双带夜蛾是水稻常见的害虫之一。在湖北省一年发生5代,以第五代幼虫化蛹越冬,每年5至9月为发生为害期,有世代重叠现象。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稻田种群数量消长、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天敌情况, 提出了防治...
- 吕环照陈金安徐运清盛继群李建华
- 文献传递
- 《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对环境类公选课——《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选课学生的专业、年级分布及成绩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选课学生以文科专业为主,占总选课人数的84.8%;理工科学生人数占总选课人数的15.2%。文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5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3分。选课学生以三年级和二年级为主,三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44.0%,二年级学生占34.4%,一年级选课学生比例为20.0%。各年级学生平均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
- 汪殿蓓李建华吕环照崔雪梅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双带夜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001年
- 双带夜蛾是水稻常见的害虫之一 ,在湖北省一年发生 5代 ,以第五代幼虫化蛹越冬 ,翌年 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 ,每年 5 9月为发生为害期 ,有世代重叠现象 ;幼虫有 6个龄期 ,第 15代各代历期依次为 4 7.95 ,2 8.15 ,2 3 .10 ,2 4 .4 7和 4 1.92天 ;该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2 3 0℃ ,相对湿度为 85 % 95 %。本文还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 ,稻田种群数量消长及天敌等情况 。
- 吕环照徐运清李建华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水稻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