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永昶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邹平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栽培
  • 2篇小麦
  • 1篇药害
  • 1篇叶螨
  • 1篇一代杂交
  • 1篇一代杂交种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玉米
  • 1篇杂交种
  • 1篇栽培草菇
  • 1篇症状
  • 1篇山区旱地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劳动力
  • 1篇农田化学除草
  • 1篇糯玉米
  • 1篇秋季
  • 1篇蛛形纲

机构

  • 7篇邹平县农业局

作者

  • 7篇吕永昶
  • 1篇王鹏
  • 1篇徐宗刚
  • 1篇韩本福

传媒

  • 2篇现代农业
  • 1篇食用菌
  • 1篇植物医生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新农村(黑龙...
  • 1篇乡村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山区旱地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2016年
山区旱地因浇水条件差而不能取得好的收益,下面两种种植模式在邹平县推广多年,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马铃薯、扁豆该模式一般亩产马铃薯800千克左右,扁豆亩产3000千克以上,亩纯总收入2400元以上,比纯作粮食增收1800元以上。1.田间配置方式每1.6米为一种植带,采用高低畦种植,高畦70厘米,种两行土豆,调角种植,间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
吕永昶
关键词:鲜食玉米缓苗糯玉米盖膜两行
秋季利用菌渣栽培草菇新技术被引量:4
2017年
草菇属典型的高温型、恒温结实型菌类,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的类型,长江以北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较适宜种植,反季节栽培难度大。邹平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年生产鲜菇9.05万t,主要为香菇、平菇、秀珍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拥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资源,但利用率较低。笔者成功利用木腐菌菌渣反季节栽培草菇,根据在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可连续种植两潮菇,第一潮菇(鲜料65 kg/m2)可出菇4 kg,
成广杰冯强义吕永昶徐宗刚
关键词:草菇秋季菌渣
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被引量:2
2007年
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麦田管理进入后期阶段,从生育特点上看,有效穗数已成定局。要想进一步提高产量,麦田管理要以"保根、保叶、促大穗、增粒重"为目标,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防御、适时收获等管理措施。
马建成吕永昶
关键词:小麦
嫩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2007年
嫩叶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华北、长江以南地区受害较重。
马建成韩本福吕永昶
关键词:叶螨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跗线螨科蛛形纲蜱螨目
小麦根部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
2016年
通过简述小麦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从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优化小麦种子和提高小麦抗病能力的方法,以期为做好小麦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吕永昶王鹏
关键词:小麦根部病害症状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鲁种99118的高产栽培
2007年
鲁种99118系山东省种子总公司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5]008号)。该杂交种株型半紧凑,生育期平均104天,株高平均241厘米,穗位平均112厘米,穗长17.7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平均14,8行,穗粒数583粒,出籽率86.9%,千粒重361,4克,容重744.7克/升。抗病性较好。该杂交种参加了2002—2003年全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2002年13处试点10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595.9千克.比同组对照鲁单50增产11.1%;2003年13处试点12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570.5千克.
潘逢举吕永昶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粮饲兼用型高产栽培一代杂交种杂交玉米鲁单50
浅析除草剂药害因素与防控措施
2016年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应用现在越来越普遍,除草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药害也日趋增多。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始于20世纪50年代。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从1967年的32.7万hm^2逐步上升到1998年的4000多万hm^2,现在每年约5300多万h确。邹平县农田化除面积也从1987年的0.02万hm^2。上升到2009年的12万hm^2。农田化除面积仍在不断扩大,除草剂品种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对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除草剂应用技术较高,药害情况也屡见不鲜。我们经过十余年的推广、探索及研究,掌握并了解了部分除草剂容易产生药害的原因和防控措施。
吕永昶
关键词:除草剂药害防控措施农田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技术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