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艺旺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腔镜下早期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83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5.5岁。手术均通过3个胸腔镜操作孔完成,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操作方法和顺序与常规开胸手术大致类似。结果本组8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0~380min,术中出血80~900mL,术后胸管引流2~14d。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中转开胸3例。术后病理结果:腺癌53例,鳞癌28例,肉瘤样癌2例。术后随访平均6.7个月,3例腺癌病人术后3~9个月发生肝转移、脑转移,其余无复发。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可行的,在有效性、彻底性、安全性方面可达到传统开胸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 惠刚乌达刘继先谢远财叶艺旺
-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
- TCF2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意义及其通过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21(TCF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并探索TCF21通过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途径影响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TCF2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TCF2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上公布的包含患者预后随访信息的肺癌转录组数据,绘制生存曲线;通过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TCF21,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及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TCF2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明显降低(t=-6.746,P<0.01),与患者的临床分期(χ~2=12.61,P<0.01)及淋巴结转移(χ~2=6.32,P=0.01)有关,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F21高表达组患者在总生存期[HR=0.64(0.56~0.72),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0.62(0.51~0.75),P<0.01]方面均优于低表达组;TCF21的过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迁移能力(P<0.01),且波形蛋白、神经元型钙黏着蛋白的表达下降,而上皮性钙黏着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TCF2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下调,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且其表达越低,患者预后越差;TCF21可能通过抑制EMT过程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 陈保坤叶艺旺惠刚乌达
- 关键词:预后
- 3mm胸腔镜联合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手汗症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3 mm针式胸腔镜联合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2月对18例男性PH,3 mm胸腔镜经乳晕外侧缘做一3 mm切口,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内侧缘行T_3、T_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8 min,平均29. 4 min。出血量2~5 ml,平均2. 3 ml。术后住院1~3 d,平均1. 3 d。术后手汗症状均消失,12例轻度代偿性出汗,3例气胸,2例少量胸腔积液,13例切口感觉异常,5例切口轻度疼痛。18例术后随访1~19个月,平均11. 5月,均达到有效标准,未出现中重度代偿性出汗,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愈合后较隐蔽。结论 3 mm针式胸腔镜联合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PH效果良好,安全,手术切口隐蔽,符合微创及美学要求,具有可行性。
- 王俊彬刘继先李灼苏文杰叶艺旺
- 关键词:乳晕切口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汗症
- 微小RNA-204靶向抑制B淋巴细胞瘤-2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204(miR-20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对B淋巴细胞瘤-2(bcl-2)的靶向作用机制。方法以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A54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04在NSCLC中的表达;转染miR-204模拟物和抑制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划痕实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凋亡能力变化;构建含有bcl-23’-非编码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通过功能恢复实验,验证miR-204与bcl-2的靶向天系,结果miR-20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1.28±0.31)较对照正常组织(3.75±0.27)明显降低(P=0.000),bcl-2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3.46±0.40比0.78±0.48,P=0.000),与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04能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能力(P=0.000)。共转染miR-204和bcl-2野生型3’非编码区双荧比素酶表达载体的A549细胞荧光活性为0.12±0.02,较对照组(0.29±0.03)显著下降(P=0.000),miR-204对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可以被过表达bcl-2所恢复。结论miR-204存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靶向调控bel-2的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迁移、凋亡能力。
- 吴昊梅闪闪叶艺旺乌达牟志民陈保坤刘继先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调控
- 非气管插管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手汗症是指支配汗腺分泌的胸交感神经亢进而导致汗液分泌异常增多的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双侧手掌多汗,部分患者合并足部出汗,严重者汗液顺手指下滴,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可加重。目前行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双腔气管插管是此手术常用的麻醉管理,但双腔气管插管有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而非气管插管可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已经在气管肿瘤切除、肺组织切除等手术中有所探索。现主要探索非气管插管技术在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中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 叶艺旺刘继先彭旭兴吴昊付绍梓李小强乌达
- 关键词:手汗症非气管插管
- 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多原发肺癌(MPLC)的可行性。方法32例早期MP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同期组(19例)和分期组(13例)。同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分期组患者行分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日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数目、最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影像学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手术时间(189±49)min短于分期组的(315±27)min,术中出血量(95±31)ml少于分期组的(158±2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日疼痛评分(2.51±0.35)分高于分期组的(2.14±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2±0.76)d、术后拔除胸管时间(3.02±0.45)d及术后住院时间(7.20±1.75)d与分期组的(2.92±0.45)、(3.27±0.76)、(7.30±1.8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术后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心脏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密切随访,目前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迹象。随访中仅分期组中1例死亡,死因为心功能衰竭。结论采用同期双侧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早期MPLC对于肺功能良好患者安全有效,可作为患者手术选择方案之一。
- 叶艺旺岳巍谢远财牟志民惠刚陈保坤刘继先乌达
- 关键词:可行性
- FasL和Caspase-8蛋白表达及Caspase-8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Fas L和Caspase-8蛋白表达及Caspase-8基因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均分别切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肿瘤为中心6 cm为半径的肺组织),其中肺鳞癌55例,肺腺癌30例,肺腺鳞癌15例;低分化癌50例,中分化癌30例,高分化癌20例;伴有淋巴转移65例,无淋巴转移35例。另取正常肺内组织100例进行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Fas L和Caspase-8蛋白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的Caspase-8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Fas L蛋白主要散布在肿瘤细胞浆液中,少数排列在细胞膜上;Caspase-8蛋白散布于细胞浆液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as L蛋白及Caspase-8蛋白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Fas L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在肺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鳞癌及腺鳞癌(P<0.05),在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中分化癌及高分化癌,伴淋巴转移Fas L蛋白阳性率大于非淋巴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8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小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在肺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小于鳞癌及腺鳞癌,在高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中分化癌及低分化癌,伴淋巴转移Caspase-8蛋白阳性率低于非淋巴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Caspase-8基因甲基化率明显大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在肺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在鳞癌及腺鳞癌的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中分化癌及高分化癌,伴淋巴转移Caspase-8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非淋巴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出现Fas L蛋白高表达和Caspase-8基因高甲基化的变化,加快肺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联合的速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致使肿瘤内部形成无免疫区域而促进肿�
- 叶艺旺乌达刘继先吴昊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