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岩峰

作品数:58 被引量:39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沙地
  • 6篇油松
  • 6篇沙区
  • 6篇护林
  • 6篇灌木
  • 6篇防护林
  • 5篇油松林
  • 5篇松林
  • 5篇土壤
  • 5篇风速
  • 5篇高寒沙区
  • 4篇植被
  • 4篇土壤改良
  • 4篇群落
  • 4篇林带
  • 4篇间伐
  • 4篇固沙
  • 4篇防风效能
  • 4篇风洞
  • 3篇油松人工林

机构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通辽职业学院

作者

  • 57篇包岩峰
  • 35篇丁国栋
  • 30篇高广磊
  • 19篇赵媛媛
  • 9篇梁文俊
  • 8篇安云
  • 8篇贺宇
  • 8篇辛智鸣
  • 8篇石星
  • 7篇李永华
  • 7篇于明含
  • 7篇万丽
  • 6篇姚斌
  • 6篇王学全
  • 6篇董雪
  • 6篇冯颖
  • 5篇魏宝
  • 5篇张帅
  • 5篇臧荫桐
  • 5篇李少华

传媒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沙漠
  • 3篇世界林业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学期望的风向和风速对农田防护林网防风效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研究农田防护林网在全年的时间尺度上对不同方向有害风的综合防护效能,在野外实地观测不同风向(与主林带夹角分别为90.0°,67.5°,45.0°,22.5°和0°)和风速(5.2和7.3m/s)条件下的林网内防风效能,根据各风向有害风发生频率计算数学期望值,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进行模拟,并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防护林网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防护林对不同风向的风均有较强的防护作用,随着风向与主林带夹角的减小,平均风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防风效能分别达到69.5%,66.2%,60.4%,59.8%和50.1%;不同风速条件下防风效能均达到50%以上,低风速和高风速时平均有效防护面积分别为90.1%和44.0%;不同风速条件下林网内空间变异系数分别与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相拟合,林带内风速块金值较低,变程较大,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样本区间的合理性.
张帅丁国栋丁国栋高广磊赵媛媛包岩峰
关键词:防护林防风效能数学期望
森林和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16年
通过参加国际林联第24届世界林业大会,结合会议论文和现场报告等资料可以看出,森林和水不仅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存在相互作用。研究森林和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了解全球森林和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森林与水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重点阐述在生态水文认知、干旱适应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水文过程、森林和水管理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借鉴国际森林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研究和管理理念,拓宽我国生态水文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
王学全李少华包岩峰
关键词:生态水文气候变化
沙地扦插造林打孔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沙地扦插造林打孔装置,包括钻头、排水部件、注水管、水控部件、压控部件和手柄;钻头包括两种类型,其一为末端尖锐的直插式钻头,其二为末端螺旋状旋转式钻头,钻头另一端与排水部件下缘螺纹铰合;排水部件为中空的圆柱体...
丁国栋高广磊赵媛媛包岩峰张琳琳乌日娜石星万丽
文献传递
梭梭(Haloxylon anmodendron)林带防风效果的风洞试验被引量:7
2020年
梭梭(Haloxylon anmodendron)是荒漠地区重要的固沙灌木,株高、构型与防风固沙乔木具有明显差异。通过风洞模拟实验,在12 m·s-1风速条件下,对3种高度和密度的梭梭林带模型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的梭梭林带模型后风速流场差异显著。1~2 cm高的梭梭林带后风速频数集中在8~8.7 m·s-1;4 cm高的梭梭林带后风速频数集中在7~8 m·s-1,平均防风效能分别为38.49%、32.29%、26.88%,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0H、7.5H、5H,优于1~2 cm高的配置类型。其中4 cm高、株行距2 cm×2 cm的林带后风速恢复迅速,最大风速大于等高度其他两种株行距的林带;高度1 cm、株行距2 cm×2 cm林带防风效果优于同高度密度稀疏的林带;2 cm高、株行距4 cm×4 cm的林带与1 cm高、株行距2 cm×2 cm的林带后的最小风速接近,表明随着梭梭林带高度的增加,林带密度优势开始减弱。因此合理的株行距有助于梭梭林带长期发挥最大防风效益。
厉静文包岩峰郭浩刘明虎辛智鸣刘朋飞
关键词:梭梭林风洞试验防风效果
便携式积雪密度深度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积雪密度深度观测装置,包括:筒状量雪器(1)、量雪器底盖(2)和清雪活塞(3);筒状量雪器(1)为有机玻璃圆筒;其底端设有环状刀口,并且其筒壁由下至上设有标准长度尺寸的刻度值;量雪器底盖(2)与...
赵媛媛包岩峰丁国栋高广磊苗兵杰张帅刘昀东
文献传递
林分结构可视化模型的原理及应用与展望被引量:3
2011年
林分结构可视化是了解林分结构特征,模拟现实林分自然演替与人工经营的重要手段。文中以林分结构可视化模型分类和特点为切入点,介绍了林分可视化系统(LMS-SVS)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与传统模型相比,LMS-SVS模型操作简便,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实现林分结构与经营管理措施的实时可视化,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广磊丁国栋张佳音任丽娜安云包岩峰贺宇魏宝
关键词:林分结构
一种沙漠生态陵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漠生态陵园,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戈壁、沙漠或沙地上建设沙漠生态陵园,包括由外至内依次环状布置的灌草防护区、经济林区和绿洲景观区三个部分;灌草防护区及外围以布设机械沙障和种植沙生灌木为主,并在灌草防护区内...
包岩峰卢琦贾晓霞乌日娜杨柳高莹庞营军冯金超王黎黎
文献传递
杏鲍菇不同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被引量:6
2013年
以玉米芯、玉米面、麦麸子、麦壳、高粱壳等为原料,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杏鲍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合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适合内蒙古通辽地区杏鲍菇生产的最佳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玉米面、麦麸子、麦壳、高粱壳等按不同比例配比进行杏鲍菇的栽培,综合考虑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配方Ⅵ最适于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杏鲍菇栽培中推广。
白胡木吉力图包岩峰刁亚娟钱丹珠白福林
关键词:杏鲍菇培养料
基于流场分析的绿洲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天然荒漠植被退化、湿地萎缩、土壤盐渍化加剧、土地风蚀等问题十分严重,是沙漠中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绿洲及外围营建防护林体系对保护绿洲生态安全,维护绿洲生产建设稳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具有多...
包岩峰
关键词:防护林流场分析防风效果
植被恢复对高寒沙区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明确高寒沙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性质改良效果的差异,探讨各植被区沙地土壤恢复过程的异质性和人工林木的可开发利用潜力。[方法]以沙珠玉治沙试验林场内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寒沙区6种植被类型区(乌柳、青杨、赖草、柠条、沙棘、柽柳)以及3个对照区(农田、流动沙丘、丘间沙地)土壤的机械组成、p H值、有机质及全N、全P、全K等理化性质指标。[结果](1)植被恢复生长51年后,从黏粒和粉砂粒增加的比例角度分析,土壤质地改良顺序为沙棘(206.3%)>柠条(108.5%)>青杨(70.5%)>乌柳(56.8%)>赖草(54.1%)>柽柳(42.3%);从全N、全P和全K增加的比例角度分析,土壤养分改良顺序为青杨(198.2%)>柠条(166.7%)>沙棘(155.3%)>乌柳(82.6%)>赖草(75.4%)>柽柳(53.9%),土壤全P含量偏低,平均0.42 g·kg-1;(2)植被恢复生长51年后,柠条、沙棘、青杨、赖草、乌柳和柽柳林下0 3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20.19、18.25、30.81、23.57、22.13和10.62 g·kg-1,比流动沙丘或丘间沙地相应的提高了766.7%、702.4%、689.8%、517.4%、491.5%和343.9%。[结论]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质地和养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土壤p H值的变异系数较小;各样地土层间有机质含量差距不断扩大,表聚性越来越明显,并且随深度增加各土层恢复效果存在滞后性。柠条和沙棘适宜在共和盆地推广种植,建议实施适当地抚育管理措施,以促进高寒沙区林场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
李少华王学全高琪包岩峰尹书乐
关键词:高寒沙区植被恢复土壤改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