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
- 作品数:88 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
- 王阶姚魁武邢雁伟何庆勇刘震朱明军
- 该成果属于中医临床领域。主要创新点包括:首次通过运用生存分析和连续重复测量的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前后多个时点信息,揭示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不同时点的证候演变规律;明确了中药对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术后证候演变规律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证候演变规律
-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型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医药基于其综合治疗的特色,在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掌握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证候特点是提高该病诊疗水平的关键。文章检索了近10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章,通过整理、总结,试图对其证型现状作一分析概括,以冀发现能较科学地反映该病病机特点的临床证候分型;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分型的方法。
- 郑保平林唐唐陶夏平龙一梅姚乃礼刘绍能陈兰羽刘震白宇宁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证候分型
- 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胃食管反流心得被引量:6
- 2020年
- 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认为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兼夹瘀滞为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病机,治疗应标本兼治,既应重视脏腑,理气健脾,又需重视清除局部痰瘀,以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临床以半夏厚朴汤合二术郁灵丹治疗可获佳效,并附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 蓝海涛刘震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反酸嘈杂噎膈
- 姚乃礼从心脾论治味觉缺失验案一则被引量:2
- 2020年
- 味觉缺失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正规的预后和控制措施,多以营养神经类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味觉缺失常见的原因有年老、口腔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锌元素缺乏等,但抗生素不良反应导致味觉缺失病例临床报道较为少见,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舌不知味"范畴。本验案基于舌为心之苗,心气和则能知五味,脾开窍于口,舌为脾之外候,脾和则口能知五谷,且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从心脾论治取得疗效。
- 王少丽白宇宁倪媛元刘震姚乃礼
- 关键词:味觉缺失从心脾论治
- 基于疫毒致病理论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的优势。疫毒致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实践,可以证明"毒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对以疫毒致病病因病机理论为指导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研究的疗效进行Cochrane系统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而探索"毒邪侵袭,肝络受损"的病机,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刘震姚乃礼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疫毒
- 传统中(藏)药物防治急性高原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3年
- 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缺氧、低气压、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等特殊环境因素的应激反应,乃急进高原地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它的预防至今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传统中(藏)药物已被公认为防治急性高原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些单味中(藏)药或复方已被证实具有确切疗效,该文就防治高原病的中(藏)药物进行分类综述。
- 冯博刘震邢雁伟高傲朱火明王阶
-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单剂
- 姚乃礼肝脾同调治疗胃痛的经验被引量:17
- 2011年
- 对姚乃礼教授以肝脾同调治疗胃痛的思路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姚教授认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胃三脏密切相关,而肝郁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治疗胃痛应肝脾同调,以疏肝和胃为法,即"治肝可以安胃"也。疏肝和胃、清肝和胃、养肝和胃为临床常用三法,而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忌刚用柔",理气要慎用峻猛之剂。
- 刘绍能刘震
- 关键词:胃痛老中医经验
-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病机认识概况被引量:7
- 2010年
-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现代医学仍没有疗效较肯定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基于其综合治疗的优势,无论是在控制病情进展,还是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掌握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是提高该病诊疗水平的关键。检索了近20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章,通过整理、总结,试图对其病机认识现状作一分析概括,以冀发现能较准确地反映本病的病机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的科学方法。
- 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刘邵能刘震白宇宁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因病机
- 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临床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寻求相关类证的现代医学支持。方法对多中心搜集到的650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在通过前期聚类分析得出四类相关类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对各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第2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及第四类证候的血浆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1类证候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第3类证候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与第2类证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2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PT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3类证候类别比较,ALP、TBIL、DBIL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类证候类别与第4类证候类别比较,TBIL、DBIL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类证与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关联性,多数实验室指标均能在不同的侧面反映其证候特征。
- 郑保平姚乃礼陶夏平刘震陈兰羽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类证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干部人才培养策略实践与思考
- 2024年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立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的有效手段。区域医疗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与人才资源的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提升区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人才“选、育、管、用”难题,本研究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获批的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例,梳理了现阶段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干部人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轮岗等不同层面的应对策略,凝练人才管理体制的具体举措,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以期促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中医药新发展阶段中获得传承创新、融合提升、引领未来的新契机。
- 庞博李奕胡东鹏严华国李杰梁军刘震王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