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贤钊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延髓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元
  • 1篇体壁
  • 1篇牵涉痛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畸变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化学
  • 1篇疗法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细胞
  • 1篇免疫细胞化学
  • 1篇化学疗法
  • 1篇脊神经
  • 1篇脊神经节
  • 1篇脊神经节神经...
  • 1篇脊髓背角
  • 1篇光化学疗法

机构

  • 3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贤钊
  • 1篇卢金活
  • 1篇张喜京
  • 1篇朱家祥
  • 1篇朱长庚
  • 1篇田小明
  • 1篇罗朝东
  • 1篇贺新红
  • 1篇刘庆莹

传媒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光化学疗法中花椒毒内酯、结香甲素的初步实验研究
1995年
以正常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单纯外用花椒毒内酯,结香甲素,连续给药7d,致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相应各达2%及0.2%。两者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合UV-N辐照,给药1周,花椒毒内酯组致染色体畸变率为6.0%,结香甲素组为1.0%(P<0.001);治疗2周则分别为4.0%、2.0%(P<0.05)均呈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在光化学疗法中,花椒毒内酯外搽有明显的致诱变毒性,而结香甲素具有明显的抗诱变作用。
李嘉蓉程难秋罗朝东刘贤钊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染色体畸变
延髓缝核SP神经元至脊髓背角的下行投射—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被引量:3
1988年
将HRP分别注入18只大鼠的颈、胸、腰段脊髓背角内,应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对大鼠延髓缝核至脊髓背角的SP能下行投射进行了观察。至脊髓背角的SP能下行纤维主要来自大缝核(无明显定位关系),其次是隐缝核及苍白缝核。各缝核双标细胞占整个延髓缝核HRP标记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大缝核7.5%,隐缝核2.9%,苍白缝核1.4%。本文还讨论了延髓缝核SP能神经元至脊髓背角下行投射的机能意义。
刘贤钊朱家祥张喜京卢金活刘庆莹朱长庚
关键词:P物质脊髓背角免疫细胞化学HRP
脊神经节神经元周围突至肾及体壁的分支投射被引量:5
1992年
实验将快蓝(FB)和核黄(NY)分别注入大鼠左肾纤维膜下及左体壁神经干内,结果在荧光镜下发现左T_(9-13),L1脊神经后根节(DRG)内存在双标记细胞,提示大鼠T_(9-13),L1段DRG内的部分神经元的周围突分支支配肾及体壁,为肾绞痛所致牵涉痛的解释,提供了神经解剖学基础。
刘贤钊贺新红田小明
关键词:牵涉痛脊神经节体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