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 作品数:38 被引量:7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空间粒度变化对合肥市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被引量:44
- 2010年
- 基于合肥市2002年土地利用图,利用ArcView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程序Fragstats3.3,选择22个景观格局指数,探讨了合肥市景观格局指数随不同粒度的变化特征,并对部分景观指数的拟合函数和变异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0~100m粒度范围内,各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说明空间粒度变化对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明显的影响;所选用的22个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可划分为总体上升、总体下降、变化不大、无变化规律4种情况;部分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响应曲线可分别用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幂函数、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对于合肥市1∶50000土地利用图而言,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适宜粒度范围在15~35m.
- 徐丽卞晓庆秦小林张庆国刘琳
-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粒度
- 辽河滩海西部地区构造类型与油气聚集特征
- 辽河滩海西部地区是形成于中-新生代的陆相断陷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经历了裂陷和坳陷两大伸展阶段。实际勘探证明认识构造特征对分析滩海西部地区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通过对构造特征的...
- 刘琳
- 关键词:辽河滩海断块背斜构造变换带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农村医疗体制变迁的再考察被引量:1
- 2007年
- 我国上世纪60年代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变革,根本改变了农村居民的医疗健康状况。80年代,财政支持的削弱和医疗市场化改革对医疗资源的扭曲配置,农村医疗卫生状况逐步恶化。权威机构对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的论断,预示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当前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将重新建立公办性质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先期目标。
- 张磊刘琳
- 关键词:社会公平
- 合肥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介绍了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的一般方法,并对实验区合肥市进行具体的实践,得到了一些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同时发现,在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优势度指数和聚集度指数降低。对于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
- 刘琳
-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 一种检测土壤中铬离子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土壤中铬离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样品自然风干,除去样品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研细,过孔径为0.172mm的筛,备用。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聚四氟乙烯样...
- 郭义强刘琳谢苗苗张建军付梅臣王军张亚男
- 文献传递
- 测绘工程专业专题地图制图教学思考被引量:3
- 2017年
- 随着互联网+和GIS+的发展,对于专题地图制图的质量和速度的要求日益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开设专题地图制图课程十分必要,并且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方式上都要有专门的考虑。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阐述测绘工程专业开展专题地图制图课程的意义以及一些教学心得,旨在与从事相关教学的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并为今后的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 刘琳
- 关键词:专题地图制图测绘工程
- 基于分维值的林区小班类型计算机自动识别被引量:1
- 2005年
- 以长白山金仓林场的TM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将采用常规的计盒维数法计算得到的分维特征图像参与研究区的监督分类,和无分维信息的监督分类相比较,阔叶林的分类精度提高显著,非林地中的农田和建筑用地分类精度有一定提高,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分类精度提高不明显。结果表明,加入分维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监督分类的精度。
- 刘琳
- 关键词:分维值
-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应突出现代测绘仪器、测绘方法的学习以及各种图形的绘制与应用,形成以测图、绘图和用图为主线的测量学实践教学体系,教学从实验场地、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上改革课堂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董斌刘琳
- 关键词:非测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 3S技术在城市绿地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利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研究区的绿地信息系统,采用RS和GIS技术发现绿地变化区域,用GPS和全站仪精确测定变化区域的边界,并将变化的矢量和属性信息输入GIS,实现绿地信息的实时自动更新。结果表明:利用多学科的技术,可以丰富3S技术的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绿地管理的需要。
- 刘琳
- 关键词:绿地管理
- 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河北省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研究土地整理的碳排放效应,以河北省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域,基于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运用IPCC清单法,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四大工程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明确了土地整理的碳源/汇作用及其测算方法,并提出了降低土地整理碳排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和低碳化土地整理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为303.87t,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工程施工碳排放总量的64.53%,其次为道路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分别占30.24%,5.23%;土地平整工程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和单位投资比例的碳排放比率两项指标值最大,分别为677.87kg/万元和10.02,表明了该项工程投资少、碳排放量大的特点,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两项指标值最小,分别为6.38kg/万元和0.09,具有投资多、碳排放量小的特点;巨鹿县土地整理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减少4 160.3t,表现出碳源效应,其中园地碳储量变化量最大;根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巨鹿县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相当于排放了4 464.17t,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1 966.52kg/hm2,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为994.19kg/万元。
- 郭晓辉顿耀龙薄广涛刘琳张亚男
- 关键词:土地整理碳排放能源消费土地利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