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杰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高校
  • 3篇创新创业
  • 3篇创新创业教育
  • 3篇创业
  • 3篇创业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新加坡高校
  • 1篇学位
  • 1篇学位研究生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杀虫剂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杀虫剂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刘永杰
  • 2篇于翔
  • 2篇郭文刚
  • 1篇尹金荣
  • 1篇吴维东

传媒

  • 2篇中国大学生就...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高校辅导员
  • 1篇高校学生工作...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德育共同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2024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仅是学术共同体、知识共同体,更是德育共同体。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正向的价值塑造,具有突出的实践属性,注重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代表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高阶进化形态,将构建价值共同体、关系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作为德育目标,通过整合愿景(Vision)、目标(Objective)、机制(Mechanism)、外驱(External drive)、能力(Capacity)等5个要素,形成创新创业教育“VOMEC”生态系统。
郭文刚刘永杰潘临灵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具胃毒杀虫活性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剂对甘蓝害虫的整季田间防效和安全性评价
基于活体细胞的真菌杀虫菌剂时效性较差,限制其商业开发和应用。生防真菌转基因工程菌剂在很大程度能克服杀虫时效性较差的缺点,但绕不开环境安全性的公众疑虑,而目前缺乏转基因真菌杀虫剂田间杀虫效果和安全性评价的实例。本研究以先前...
刘永杰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甘蓝害虫田间防效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纾解理路被引量:1
2023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协同视角,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运行机制难以适应主客体变化、实施过程未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显隐性教育结合不够影响教育效果,引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与育人目标不契合”“队伍建设与育人需求不匹配”“教育内容与学习主体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在新形势下,坚持系统开放、发挥“序参量”作用,从“机制协同、队伍协同、内容协同”等三个方面实现“同向着力、同向发力、同向加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于翔刘永杰刘永杰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面向SDGs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及对策——以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流域内有全国约30%的人口和26.5%的经济总量,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
刘永杰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特征及其经验启示
2024年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新加坡高校在政府“教育必须配合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沿革,并围绕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调研,总结凝练了三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点:突出高度整合的教育组织体系、聚焦能力指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强调主体协作的教育生态体系。启示我国高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建设分类分层全面贯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化以能力培养为指向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构建科学高效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吴维东刘永杰尹金荣
关键词: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助推机制研究
2023年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色呈现形式。当前,勤工助学能够盘活各方资源、突出激励属性、聚焦主体性发挥,驱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然而,丰富的资源导入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大量的物质激励消解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单调的育人模式放缓了劳动教育的成效。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进一步引入助推理论,弱化勤工助学的主要驱动地位,将勤工助学作为助推干预策略中的先导环节,引导学生先参与到劳动中,再通过在劳动教育内涵深化、意识培养、机制强化等方面重点构建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助推机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教育。
刘永杰
关键词:勤工助学劳动教育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创新研究
2024年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标一致、职责契合、方法互补。两支队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协同育人基础,也存在理论教育角色发挥不够、价值引领交互衔接不畅、第一、第二课堂协同动力不足等问题。高校要以深化协同育人理念、夯实协同育人体系、创新协同育人形式、丰富协同育人文化为实现路径,创新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体系、内容和方法,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双线协同,提升育人实效。
郭文刚刘永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
“双碳”时代高校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探析--以乙大学为例被引量:6
2022年
“双碳”战略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经济社会变革。随着环保产业持续升温,高校环境类专业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毕业生现实就业却频频遇冷,存在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专业不对口、创业意愿低等问题。环境类大学生培养应紧町“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实践,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创新创业帮扶平台,助推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国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输入高水平、高素质的新生力量。
于翔刘永杰
关键词: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