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5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影像
  • 2篇动脉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多平面重组
  • 2篇血管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裂孔
  • 2篇网膜
  • 2篇裂孔
  • 2篇颈动脉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南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盐城市第三人...

作者

  • 10篇刘晓艳
  • 5篇刘婷婷
  • 4篇陆蓉
  • 4篇顾美芳
  • 3篇曹亮
  • 3篇曹和涛
  • 3篇包雪平
  • 2篇陈小华
  • 2篇金梅
  • 2篇黄华
  • 2篇周亚生
  • 2篇张勤慧
  • 2篇周建军
  • 2篇生晓惠
  • 2篇田浩
  • 2篇陆健
  • 1篇葛敏
  • 1篇王娟
  • 1篇吴娟
  • 1篇李敏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斑块3T MR高分辨成像和MRA诊断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应用3.0T MR高分辨管壁成像和MR血管造影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MR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超检查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所有病例行管腔MRA和管壁高分辨MR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3DTOF、DIR T1WI、T2WI、PDWI和MRA。其中,17例检查前1周内行CT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图像逐层对照,研究斑块脂质成分、纤维成分和纤维帽、斑块钙化、出血和脂质坏死池等MR表现,探讨斑块变性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37个病例共发现52条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其中,管腔轻度狭窄24条(46.1%),中度狭窄19条(36.5%),重度狭窄7条(13.5%),闭塞2条(3.9%)。斑块钙化21条(40.4%)、无钙化斑块31条(59.6%);31条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斑块8条(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条(44.2%);其中,伴斑块出血5条(10%)、脂质坏死核心3条(6%),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条(6%)。相对于胸锁乳突肌,脂质坏死池在TOF、T1WI、PDWI、T2WI均呈显著高信号,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新鲜出血各序列表现为点、结节或片状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或者陈旧出血的信号与出血时间长短有关。结论:颈动脉MRA和管壁高分辨成像是评估颈动脉斑块风险性的有效手段,无创性MRA可以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管壁高分辨成像可以直接显示斑块纤维帽、斑块内结构和成分,预测斑块脱落的风险性。
陆蓉周建军陆德明张勤惠刘晓艳吴娟顾美芳
关键词:颈动脉磁共振成像
单纯腹腔网膜脂肪突入食管裂孔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的表现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单纯腹腔网膜脂肪(PAOF)突入食管裂孔(EH)形态特征,探讨MSCT诊断EH单纯网膜脂肪疝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2年8月MSCT横断位发现EH膈上脂肪囊41例,获取亚毫米资料作MPR及MIP,观察脂肪囊、胃左动脉(LGA)形态特征及其与EH关系。结果:41例脂肪囊横断位呈类圆形15例,椭圆形17例和分叶形9例,23例囊内显示点条状血管影。MPRI-11例脂肪囊呈狭基底形(疝囊形),30例呈广基底形(膨隆形),其底部均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囊内血管主要为LGA及其分支,其中9例LGA主干僵直,食管支附近呈对称性“∩”形突入胸腔,脂肪囊均为疝囊形;32例走向自然未进胸腔,30例脂肪囊呈膨隆形(X^2=19.988,P=0.031)。结论:PAOF突入EH横断位表现为膈上类圆/椭圆份叶形脂肪囊;MPR上大致呈膨隆形和疝囊形两种形态,前者提示EH功能减退,后者结合LGA“∩”形突入胸腔征象有助于网膜脂肪疝诊断。
曹和涛陆健周亚生刘婷婷田浩生晓惠陈小华张勤慧葛涌钱刘晓艳
关键词:食管裂孔网膜多层螺旋CT
青年人MSCT健康体检肺尖帽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青年人MSCT胸部健康体检肺尖帽(PAC)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75例40岁以下胸部健康体检者MSCT资料,依据PAC形态分为Ⅰ~Ⅲ级,测量其最大胸膜厚度及气管分叉平面胸廓横径与前后径比值(R),依据冠状位胸膜顶形态分为凹陷型、中间型和膨隆型。分析PAC分级与性别、R值、胸膜顶类型及其厚度关系。结果:375例(750侧)中Ⅰ~Ⅲ级PAC占比分别为50.1%、35.3%和14.5%(P<0.05),其中女性Ⅲ级占比10.4%,显著高于男性4.1%(P<0.05)。Ⅰ~Ⅲ级PAC胸膜厚度分别为2.76±1.25 mm、3.46±1.74 mm和5.12±2.08 mm(P<0.05),Ⅲ级厚度显著大于Ⅰ级(P<0.05);R值分别为2.12±1.08、2.32±1.41、2.51±1.64(P<0.05),Ⅲ级显著大于Ⅰ级(P<0.05)。胸膜顶膨隆型主要见于Ⅱ级PAC,中间型主要见于Ⅰ级PAC,凹陷型主要见于Ⅲ级PAC(P<0.05)。PAC分级与其厚度呈正相关(r=0.651,P<0.01)。结论:PAC分级比较客观评估肺尖肺胸膜肥厚程度,部分Ⅲ级PAC伴胸廓扁平者可能为肺胸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前期状态或早期轻度PPFE。
刘婷婷侯冬梅刘晓艳花烨葛敏曹和涛
关键词:青年人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
不同级别肾透明细胞癌3.0T MR功能成像与E-cad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肾透明细胞癌3.0T磁共振DWI和E-cad的相关性,探讨磁共振对肾癌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肾脏磁共振检查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39例肾透明细胞癌。所有患者采用3.0T MR进行横断面DWI成像并行ADC值测量,采用Envasion法对肾透明细胞癌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9例肾透明细胞癌平均ADC值=(1.6815±0.1769)×10^(-3)mm^2/s。10例高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平均ADC值=(1.4990±0.0958)×10^(-3)mm^2/s,29例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平均ADC值=(1.7445±0.1533)×10^(-3)mm^2/s,行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8,P=0.035)。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725,P=0.000),肾透明细胞癌ADC值与E-cad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32,P=0.000)。结论透明细胞癌ADC值与E-cad表达呈正相关,ADC值有助于不同病理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并指导穿刺活检、手术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陆蓉胥常云周建军金梅刘晓艳林璐黄华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磁共振成像病理分级E-钙粘蛋白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brain lymphoma)是颅内少见肿瘤,约占全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左右。既往认为原发性脑淋巴瘤是少见病,但是随着免疫抑制剂使用过多及AIDS病患者的增多,近年来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发...
刘婷婷顾美芳刘晓艳
关键词: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MRI特征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食管裂孔网膜疝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组(MPR)诊断食管裂孔网膜疝(EHOH)的价值。方法 5例经手术证实的EHOH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获取亚毫米数据作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贲门部测量食管裂孔(EH)大小。以EH膈上脂肪囊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胃左动脉(GLA)穿EH及贲门位置正常作为EHOH诊断标准,由3位不知手术结果的高年资医生分别回顾性分析横断位和MPR图像进行判断。结果 5例横断位均显示EH膈上大小不等囊状脂肪密度影,其中椭圆形2例、类圆形2例及分叶形1例,内见点条状高密度影,增强有强化;1例伴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例伴小网膜转移,3例伴腹腔积液;2例判断准确。5例MPR直观显示脂肪囊与腹腔脂肪相连,4例GLA穿EH,主干僵直和食管支附近呈"∩"形特征形态;5例均作出准确诊断。结论 MSCT MPR清晰显示EH膈上脂肪囊与腹腔网膜脂肪相连及GLA穿EH的形态特征,对EHOH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曹和涛陆健周亚生刘婷婷田浩生晓惠陈小华张勤慧包雪平刘晓艳
关键词:多平面重组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9例,术前分别经X线平片、CT平扫、MR SE T_1WI、T_2WI和T_1WI增强扫描,仔细复习影像征象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9例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中,位于股骨5例,胫骨3例和髂骨1例。位于长管状骨者,5例位于干骺端,2例位于骨干,1例接近骨端。肿瘤直径6.3~11.8 cm。所有肿瘤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呈椭圆形5例,不规则地图形4例。病灶呈囊状9例,7例病灶境界不清,7例病变见骨膜增生,伴软组织肿块8例,所有病例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5例行CT检查,病灶密度低于肌肉或与肌肉相仿,CT显示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较平片清楚,增强扫描软组织明显强化。4例行MR检查,T_1WI为混杂信号3例,低信号1例;T_2WI为低、等和高信号混杂4例。T_2WI 4例均可见明显囊状改变和液-液平面,均可见软组织成分,软组织构成囊壁和分隔,部分呈不规则肿块结节,T_2WI软组织信号高于肌肉。结论: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呈卵圆形或地图样溶骨性破坏,容易呈多囊状坏死,但肿瘤内常见软组织成分,常伴骨膜增生和骨外软组织肿块,CT增强扫描和MR有助于显示病灶的软组织成分。
陆蓉周建军刘婷婷刘晓艳顾美芳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血管成像(CTA)的有关技术和影响因素。方法: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144例,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照检查。结果:144例CTA均能清楚显示4级或4级以上脑动脉血管分支,其中阴性33例、动脉闭塞11例、动脉变细或狭窄72例、动静脉畸形4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16例、其它20例。23例行DSA检查的病例中:CTA检查5例动脉狭窄病例仅1例DSA证实有狭窄,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CTA检查9例动脉瘤DSA均证实有动脉瘤存在;CTA检查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另6例包括动静脉瘘、动脉闭塞、动脉瘤栓塞术后,两种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最高;对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证实;脑肿瘤患者加行静脉相成像对手术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包雪平顾美芳曹亮刘晓艳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头颈部动脉
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技术观察帕金森病灰质改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从结构上初步探讨其与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联系。方法采集3.0T高场强MR高分辨T1WI,运用VBM方法对16例PD患者(PD组)及16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大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并用VBM对两组数据的灰质密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参数图表示。结果 PD患者的脑灰质密度较对照组广泛降低,这些区域包括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左侧顶叶、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右侧额叶、右侧岛叶及两侧小脑等区域。结论 VBM方法能较全面、准确、定量地表现PD患者广泛存在的脑灰质密度降低区域,为PD患者的NMS提供了脑结构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夏建国曹亮刘晓艳王娟杨韬李敏汤乐民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量化指标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肾脏MRI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肾脏实质肿瘤89例。其中,肾细胞癌60例,包括39例肾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肾嫌色细胞癌、4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良性病变29例,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嗜酸细胞瘤4例。所有患者采用GE Signa HD 3.0T MR进行横断面DWI成像并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测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ADC平均值分别为(1.681 5±0.176 9)×10^(-3)、(1.165 0±0.217 0)×10^(-3)、(1.121 0±0.231 6)×10^(-3)、(2.030 0±0.235 1)×10^(-3) mm^2/s,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嗜酸细胞瘤ADC平均值分别为(1.155 2±0.132 0)×10^(-3)、(1.580 0±0.212 3)×10^(-3) mm^2/s。肾透明细胞癌ADC值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与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3.0T MR-DWI成像ADC值对肾脏肿瘤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有利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陆蓉胥常云林璐金梅包雪平曹亮刘晓艳黄华
关键词:肾脏肿瘤磁共振成像弥散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