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军

作品数:36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小说
  • 16篇文体
  • 10篇章回小说
  • 8篇小说文体
  • 7篇叙事
  • 5篇文体形态
  • 4篇文体研究
  • 4篇文学
  • 4篇民初
  • 4篇古代小说
  • 3篇代文
  • 3篇评点
  • 3篇小说观
  • 3篇小说观念
  • 3篇明代
  • 3篇近代小说
  • 2篇叙事功能
  • 2篇叙事模式
  • 2篇叙事体
  • 2篇演义

机构

  • 2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6篇刘晓军
  • 2篇谭帆
  • 1篇区景松
  • 1篇欧志君

传媒

  • 5篇中国文学研究
  • 4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文学遗产
  • 3篇明清小说研究
  • 3篇学术研究
  • 3篇学术月刊
  • 2篇求是学刊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敦煌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新疆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竹坡论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被引量:4
2008年
清代小说评点家张竹坡(1670-1698)的《金瓶梅》评点蕴涵着丰富的叙事理论,他对小说中各种角色的叙事功能有着独特的见解。张竹坡发现,在《金瓶梅》一书中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角色,每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是叙述者着力表述的对象,同时也承担了不同的叙事功能,成为故事构成的基本因素。结合小说文本,他对小说中各种人物角色的叙事功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刘晓军
关键词:张竹坡小说评点金瓶梅叙事功能
章回体例与连载方式:论清末民初章回小说文体的变革被引量:1
2011年
清末民初报刊业的发达推动了章回小说文体的变革。随撰随刊的连载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创作与传播模式,在写作时间与版面篇幅的双重桎梏下,小说在文本结构与文体形态上做出了较大调整;在新闻意识与商业行为的双重刺激下,小说出现了明显的叙述分层,而叙述主体的作者意识也得到了空前强化。
刘晓军
关键词:章回小说文本结构文体形态文体变革
在小说与史传之间——论明代历史演义的叙事模式被引量:5
2008年
明代历史演义有着独特的叙事模式:叙事时间总体上的大历史观与具体叙述中的编年体操作以及叙述声音的史官化。"按鉴演义"的编创方式决定了历史演义"本诸《左》、《史》,旁及诸书"的题材来源与"补经史之所未赅"的创作目的,各种因素综合形成了明代历史演义的叙事模式。
刘晓军
关键词: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叙事模式
“稗史”考被引量:6
2008年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以小说为正史之余"的小说观念。
刘晓军
关键词:稗史稗官小说小说观念
“四大奇书”与章回小说文体的形成被引量:2
2010年
"四大奇书"的出现反映了章回小说文体从发生走向定型的全部过程。首先,"四大奇书"在文本上经历了从词话本到文人改定本的渐变,在创作上经历了从"世代累积"到"文人独创"的转型,这个过程可视为章回小说文体产生过程的缩影;其次,"四大奇书"分属不同题材,以不同的叙说方式开创了章回小说四大类型的叙事模式,体现在题材内容的类型化与文体形态的定型化两个方面;复次,"四大奇书"确立了章回小说的评价体系,成为检验后世章回小说艺术水准的标杆,并造成续书与仿作层出不穷。此外,"四大奇书"提升了古代小说的文体地位,改变了人们的小说观念,在从"君子弗为"的"小道"上升到"文学之最上乘"的"说部"的过程中,"四大奇书"起了关键作用。
刘晓军
关键词:四大奇书章回小说文体演变文体形态
小说文体之争的一段公案——“才子之笔”与“著书者之笔”综论被引量:4
2018年
"才子之笔"与"著书者之笔"既是指《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两部具体作品的叙述风格,前者以"作文之法"作小说而后者以"著书之理"作小说;又代表了中国文言小说的两种叙事方式,传奇体追求随意妆点、增饰虚构,笔记体讲究言出有据、据事实录。纪昀因袭了传统的叙事观念,以笔记体小说为正统;今人受西方小说观念影响,视传奇体小说为典范。纪昀对《聊斋志异》的质疑与后人对纪昀小说观念的批判,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小说文体的发展态势以及小说观念的演变状况。
刘晓军
关键词:笔记体传奇体
论古代小说图像研究的三个层面
2017年
小说图像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小说艺术、小说版本、小说文体等研究共同构成古代小说研究的价值内涵。展望未来的研究图景,我们应该厘清三个层面的关系:在本体层面,取"旧传统小说"与"新概念图像"之交集,重新界定研究对象,回归历史语境与本土立场理解"小说","图像"则涵盖纸质图像、器物图像与影视图像;在内涵层面,分"小说图像"与"图像小说"之体系,贯通文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既研究小说中的图像,也研究图像化的小说;在学理层面,辨"书画同源"与"图说互著"之义理,理性认识小说与图像之关系,一方面承认文字与图画的符号性使小说图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坚持小说对图像的主导作用与决定性地位。
刘晓军
关键词:书画同源
《儒林外史》的结构方式:“递入”与“互见”被引量:1
2011年
"递入"与"互见"是构成《儒林外史》独特结构形态的主要方式,前者以时间的相连形成文本结构的统一,后者藉空间的呼应促成人物故事的完整,两者的巧妙运用使《儒林外史》中人物各传联接成一个血脉贯通的有机整体。《儒林外史》的结构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形态对近代章回小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导致近代章回小说叙事结构发生嬗变的重要因素。
刘晓军
关键词:儒林外史互见近代小说
论近代小说评点的三个转变
2023年
相对于古代小说评点而言,近代小说评点发生了三个重要转变:评点主体层面,由书商型、文人型评点者转变为政治家、小说家评点者;评点旨意层面,由劝善惩恶的道德教化转变为启迪民智的思想启蒙;评点理论层面,由讲究技法的文章学理论转变为偏重叙事的小说学理论。近代的小说评点者利用小说评点传播新知、启迪民智,在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首开风气之先;其使用叙事学的概念、方法与视角评点小说,在现代小说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职业报人和专业作家的身份有助于小说创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刘晓军李鑫
关键词:近代小说小说评点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3年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在文献整理、基本理论、文体起源与文体形态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中西关系、古今关系、点面关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的研究,应当坚持以回归、还原中国小说文体和文体观念之本体存在为出发点,用中国古代的小说思想与小说观念来审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以宏观、综合、融通研究为主,对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整体形态及各种文体类型的起源、发展演变进行全面与系统的梳理,并探索古代小说文体的延续与现代小说文体的形成,梳理中国小说文体的古今演变。
刘晓军
关键词:小说文体文体观念文体形态文体演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