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供给
  • 1篇营养午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毒
  • 1篇人力资源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卫生资源
  • 1篇午餐
  • 1篇现场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专家
  • 1篇流行期
  • 1篇发热
  • 1篇发热门诊
  • 1篇发生率
  • 1篇非典

机构

  • 5篇北京市海淀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海淀区...

作者

  • 5篇刘彦
  • 3篇曹广文
  • 2篇孙培源
  • 2篇敦哲
  • 2篇王诚
  • 2篇王炳才
  • 2篇詹思延
  • 2篇董淑兰
  • 1篇常文军
  • 1篇张玉侠
  • 1篇虞洁红
  • 1篇顾春英
  • 1篇张宏伟
  • 1篇蒲永兰
  • 1篇谭晓洁
  • 1篇秦安莉
  • 1篇刘世建
  • 1篇王虹
  • 1篇李劲涛
  • 1篇蔡伟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常住人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2 0 0 3年 3月 1 8日至 5月 31日 ,海淀区常住人口中共发生SARS病例 40 3例 ,发病率约为 1 8.0 1 0万 ,死亡 2 7例 ,病死率为 6 .7%。患者中青壮年占 70 .4% ,尤以 2 0~ 2 9岁组高发。全区除一个乡外均受累 ,多以散发为主 ,只有 3个街道呈现明显的家庭或学校内爆发。流行基本可以划分为初始增长期(2 7天 )、高峰期 (2 1天 )和快速下降期 (2 6天 )。患者中有密切接触史的比例随各期呈递减趋势 (趋势χ2 =8.80 0 ,P =0 .0 0 3) ;初期接触地点主要在医院 (72 .7% ) ,而迅速下降期则以家中接触为主(85 .7% ) ;各期的职业构成谱也明显不同 (χ2 =36 .41 ,P <0 .0 1 )。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中 2 6 .6 %有外出史 ,其中又有 47.6 %是去医院 ,并且 65 %在流行的高峰期光顾医院。结论 海淀区常住人口SARS流行强度与全市持平 。
王诚敦哲詹思延孙培源刘彦曹广文秦安莉董淑兰王炳才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
利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刘彦张尉湜
关键词:食物中毒发生率影响因素
海淀区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状况评估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解海淀区学生营养午餐的供给状况 ,采用查帐法和化学分析法对海淀区营养餐送餐企业和营养餐中心食堂所提供的营养午餐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 :送餐企业和中心食堂所提供的营养午餐 ,其热量及蛋白质、铁、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营养素均超过供给量标准 ,热量分别超过供给量标准的 5 8 7%和34 7% ,蛋白质质量较好 ,脂肪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 ,但钙、锌和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供给量相对不足 ;营养餐送餐企业维生素B2的损失值相对较高 ;从业人员中营养知识的培训率较低。故提示我们营养午餐的监督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完善法制化管理 ,加强从业人员营养知识的培训 。
刘彦虞洁红王虹黄磊
关键词:营养午餐
SARS流行期间北京市部分发热门诊的定性调查被引量:1
2003年
为了控制SARS在医院门诊和急诊内交叉感染,保证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北京市于4月初开始在医院内陆续开设发热门诊,以便集中收治和隔离SARS病例.随着发热门诊数量的增多,发热门诊本身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我们于2003年5月初进行了定性调查研究.
孙培源詹思延曹广文刘彦王诚敦哲王炳才董淑兰蒲永兰郭菁蔡伟
关键词:SARS发热门诊卫生资源
北京某区现场流行病学专业队伍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调查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现状 ,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调查表调查北京市某区辖区内的 1 9个乡镇卫生院、2 7所大专院校校医院和 1 1个基层地段医院的所有从事疾病预防保健工作的基层人员 ,共收回调查表 2 4 7份 ,剔除不合格调查表 3份 ,有效问卷 2 4 4份。结果 :调查对象 2 4 4人 ,年龄中位数 4 7岁 ,大专以下学历者 1 83人 ,占 75 .3% ;本科学历 5 5人 ,占 2 2 .6 % ;硕士学历 5人 ,占 2 .1 %。初级职称 1 1 0人 ,占 4 8% ;中级职称 82人 ,占 35 .8% ;高级职称 37人 ,占 1 6 .2 %。 34.4 %的人员参加过调查前的临时培训 ,7.8%的人员参加过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 ,0 .8%的人员参加过国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学习班。现场流行病学专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在参与调查的 2 4 4人中 ,89.3%被调查者认为应有丰富的现场流行病学经验 ,88.1 %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81 .1 %被调查者认为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6 3.2 %认为应具备现场指挥协调能力 ,5 7.3%被调查者认为应具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5 2 .1 %被调查者认为应有和领导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4 1 .5 %被调查者认为应有出色的社交能力。结论 :基层疾病预防保健专业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趋向合?
刘世建顾春英张宏伟敦哲谭晓洁常文军张玉侠王诚孙培源李劲涛刘彦曹广文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专家人力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