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荣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对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初步筛选出对运动应激具有重要意义的心室肌目标蛋白质。方法:将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n=5)。运动组大鼠采用三级递增运动负荷跑台训练建立一次性力竭运动实验动物模型。取心室肌,提取心室肌组织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通过图像分析软件PD Quest进行分析后,选择运动后消失和表达量上调5倍或下调4/5以上的蛋白质点作为备选质谱鉴定蛋白点。结果:在电泳图谱上对照组平均检测到蛋白质点332±17个,运动组平均检测到347±22个。运动后共有47个蛋白质点发生了变化:5个点在运动后消失;表达量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28个,下调2/3以上的点有14个,其中上调5倍以上的点14个,下调4/5以上的点4个。对6个备选蛋白质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共鉴定出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原肌球蛋白-1、甘露糖结合蛋白C前体、腈水解酶和一个未知的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质。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本研究为寻找新的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史绍蓉刘田龚丽刘建荣袁爱国王娟
- 关键词:蛋白质组心室肌一次性力竭运动双向凝胶电泳
- 运动与内皮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不同方式运动对血浆内皮素(ET)分泌的影响,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病患者ET的影响,以及运动心脏与ET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ET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推动ET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建荣史绍蓉王娟赵用强
- 关键词:内皮素
- 有氧运动延缓衰老线粒体DNA突变的机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线粒体DNA突变在衰老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总结有氧运动在延缓机体衰老过程中对线粒体DNA突变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延缓衰老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6-01/2006-01期间关于线粒体DNA突变与有氧运动延缓衰老的文章,检索词为"aerobics exercise,aging,mtDNA mut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6-12期间的有氧运动、衰老和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文章,检索词"衰老,线粒体DNA突变,有氧运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氧运动延缓衰老关系的理论研究。②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③有氧运动对线粒体DNA突变的影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6篇线粒体DNA突变与有氧运动延缓衰老相关的文献,均为全文,32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4篇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减少线粒体DNA突变,从而达到延缓机体的衰老。有氧运动可能通过影响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细胞凋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对衰老进程产生重要影响。②线粒体DNA突变随增龄而积累,达到一定阈值后,可导致细胞能量供应的严重障碍,从而造成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③长期有氧运动可通过刺激心肌、骨骼肌线粒体的生成及蛋白质的合成而延缓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有利于维持线粒体功能以满足机体对其能源的需求。结论: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有氧工作能力,增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功能,对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氧运动可以减少心肌、骨骼肌等线粒体DNA突变,提示有氧运动在延缓衰老机制中,减少线粒体DNA突变是可能机制之一。
- 赵用强汤长发沈红霞刘建荣
- 关键词:衰老突变
- 中等强度运动对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左、右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初步筛选出心脏在运动反应与适应过程中的目标蛋白质;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平行对照组(n=9)。实验组经4周中等负荷强度(70%V.O2max~80%V.O2max)跑台训练后,与对照组一起,提取左、右室肌组织的全蛋白样品。进行2-DE蛋白样品分离,采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采集。选择运动后差异表达量≥10倍的备选目标蛋白点,进行胶內原位酶解与一、二级质谱鉴定;结果:运动后左、右心室差异表达量≥10倍的蛋白质点共24个,取其中9个点,经一、二级质谱鉴定出ATP合酶偶合因子6、葡萄糖调节蛋白78、烯酰辅酶A水合酶、ATP合酶α亚基、丙酮酸脱氢酶E1α1、硒联蛋白1、类似信号增殖关联蛋白1和丝氨酸精氨酸前体-mRNA拼接因子SR-A1以及一个分子量为116kDa的未知蛋白;结论:1)实验大鼠在心脏重塑过程中,左、右室肌蛋白质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成功筛选出在运动医学领域中尚未涉足的8种目标蛋白,其表达量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表明,在中等强度运动下,会引起心肌能量代谢水平的提高、心肌应激反应与适应能力的增强、血压调节能力的改善等一系列有益变化。
- 史绍蓉袁爱国王娟刘建荣刘田李颂
- 关键词:运动心脏中等强度运动蛋白质组
- 力竭运动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表达特征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安静和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力竭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谱,初步筛选出心室肌对力竭运动产生反应的目标蛋白质。方法:实验于2007-03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5只。②实验方法:运动组经过7周的大强度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最后一次力竭),对两组心室肌组织的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结果:经图像分析,在运动组的电泳图谱上共展现蛋白质点(338±17)个,对照组展现蛋白质点(352±17)个。运动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共有99个。对其中差异表达的9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共鉴定出7个蛋白质,Stress-70protein,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Mr75000subnunit,Long-chain specific acyl-CoA dehydrogenase,Tropomyosin-1alphachain在运动后"缺失",Nitrilase family,member2在运动后表达上调在5倍以上,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0的未知蛋白在运动后表达下调在5倍以上,另外有两个点经鉴定均为Myosin-6,在运动后表达量相反。这些蛋白质属于收缩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伴侣等。结论: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力竭时,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明显地发生了反应。运动后"缺失"和下调的蛋白质点与心肌收缩的调控和能量代谢的方式转变以及细胞的应激反应有关,其中,成功筛选出6种在运动医学领域尚未涉足的、具有运动应激特点的目标蛋白质。
- 史绍蓉刘田龚丽袁爱国刘建荣王娟
- 关键词:蛋白质组心室肌双向凝胶电泳质谱
- 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筛选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蛋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经过7周的递增运动负荷训练(最后一次为力竭)后与对照组同时麻醉处死,取心室肌,提取心肌组织的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运用Bio-rad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在电泳图谱上运动组可见蛋白质点338±17个,对照组可见352±17个。运动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共有99个。运动后消失的点有5个,表达量上调4倍以上和下调幅度超过80%的点各12个,表达量上调1倍以上和下调幅度超过50%的点分别有52个和42个。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的质变和量变。运动后表达量差异比较大的蛋白质点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5~57kD,等电点主要集中在6.0~7.4和8.6~9.6,在这个范围的蛋白质多为能量代谢酶,提示心室肌能量代谢的改变可能是运动引起心肌疲劳的原因。
- 刘田史绍蓉龚丽刘建荣袁爱国王娟
- 关键词:蛋白质组运动性疲劳心室肌双向凝胶电泳
- 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的表达特征,初步筛选对力竭运动应激有意义的心房肌蛋白质。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采用三级递增运动负荷跑台训练建立动物力竭运动模型。提取心房肌组织全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结果:经图像分析,对照组平均检测到382±24个蛋白质点,运动组平均检测到352±17个点。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共有47个蛋白质点发生了变化。12个点在运动后消失,运动后表达量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25个,下调超过2/3的有10个,其中上调量在5倍以上的有14个,下调超过4/5以上的有6个。对运动后表达差异大的4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鉴定,鉴定出心肌型-α肌球蛋白重链、乌头酸水合酶、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和甘露糖结合蛋白C前体4种蛋白质。结果表明,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大鼠心房肌的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改变。
- 史绍蓉刘田龚丽刘建荣袁爱国王娟
- 关键词:蛋白质组心房肌一次性力竭运动双向凝胶电泳
- 运动心脏重塑中大鼠右心室肌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运动心脏的发生过程中,右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筛选对研究运动心脏重塑机制有重要意义的右心室蛋白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按运动能力和体重随机配伍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9只。运动组进行12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70~80%VO2max),后与对照组同时称取体重、麻醉处死,称取心脏重量,提取右心室肌的全蛋白,对样品蛋白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后固定染色。运用Bio-rad PD quest图像分析软件对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选取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经过12周运动后,运动组心脏出现明显形态学变化。此次实验获得了重复性和分辨率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与对照组相比,通过软件分析,上调到10倍以上或下调至1/10及以下的差异点31个,其中7个上调,24个下调。这些点最多位于分子量50~70kDa和10~20kDa、等电点7.0~9.0范围内。质谱分析并鉴定了其中2个蛋白点,包括丙酮酸脱氢酶E1α1(运动12周后下调)和一个未知蛋白。结论:12周运动后大鼠右室肌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能量代谢酶的变化提示中等强度运动对心脏产生的重塑作用可能主要引起右心室肌能量代谢水平的变化。
- 王娟史绍蓉袁爱国刘建荣刘田杨素文
- 关键词:运动心脏蛋白质组2-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