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颖

作品数:24 被引量:621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麻醉
  • 5篇术后
  • 4篇心脏
  • 3篇腰麻
  • 3篇镇痛
  • 3篇围术期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移植术
  • 2篇术后镇痛
  • 2篇术中管理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注射液
  • 2篇外科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刘小颖
  • 13篇吴新民
  • 3篇吴新民
  • 3篇王薇
  • 2篇关婷婷
  • 2篇赵国立
  • 1篇任洪智
  • 1篇张运
  • 1篇张运
  • 1篇杨雪媛
  • 1篇王春霞
  • 1篇薛张纲
  • 1篇严晓伟
  • 1篇杨婷
  • 1篇钱朝霞
  • 1篇黄洁
  • 1篇李莉
  • 1篇李莉
  • 1篇李莉
  • 1篇李莉

传媒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纠正心脏直视手术后贫血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了解手术失血对病人自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生理条件下应用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作用及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早期纠正贫血,促进病人迅速恢复。方法:术前无贫血、术中中等量失血、术后未输血择期外科手术病人10例(EPO组),测定其术前、术后1、2、4、6、8天EPO及Hct变化。健康家兔6只,用rhEPO 300IU·kg-1·w-1共2周,监测给药前、给药后3、6、12、13、21天Hb、Hct、RBC变化及监测血清ALT、血清K+、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变化。心脏手术后贫血(Hb<100g/L)病人6例(给药组),应用rhEPO 300IU·kg-1·w-1连续两周,观察给药前后Hb、Hct变化。结果:EPO组术后血清EPO立即上升,术后第1~2天达到高峰后下降,但与术前比较仍呈显著性升高。Hct术后下降,至术后8天无明显上升。家兔用药后第12天Hb、Hct、RBC明显升高,血清ALT、血清K+无显著改变,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无明显升高。术后给药组患者Hb、Hct升高,给药后第14天Hb升高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Hct增加与给药前比较有?
刘小颖张文颖吴新民
关键词: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贫血心内直视术
Spinocath导管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和术后镇痛的探讨
2004年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罗哌卡因连续腰麻施行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经L2-3或L3-4棘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并置入Spinocath导管,注入重比重罗哌卡因20mg以施行持续腰麻,监测血压、心率、阻滞平面、运动阻滞情况、持续时间及副作用。术后应用0.2%罗哌卡因持续输注泵镇痛,0.5-1ml/h,PCA1ml/次,镇定间隔时间30min,观察切口镇痛效果与副作用。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min出现阻滞平面,20-30min阻滞平面固定,90min阻滞平面开始下降,维持时间120-150min,血压心率平稳,感觉与运动分离阻滞明显,术后镇痛各时间点VRS完全镇痛和较好镇痛率达68%-94%,VAS0-30比率为81%-88%。结论:Spinocath连续腰麻期间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可控性强,镇痛质量好,与硬膜外麻醉或单次腰麻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似更适用于年老体弱病人。
刘小颖吴新民
关键词:罗哌卡因关节置换连续腰麻术后镇痛导管手术
静脉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309例多中心研究)被引量:40
1996年
多中心观察室上性心律失常309例。国产艾司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共225例,总有效率为74.6%,其中49例随机分组与进口艾司洛尔比较;另35例随机分层与美托洛尔比较,总有效率相接近。国产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窦性心动过速时,艾司洛尔的治疗反应最佳,异位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中,约1/3病例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一般可使心室率减慢。大多数患者对国产艾司洛尔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个别患者出现恶心、胸闷、出汗、心悸。低血压发生率为4.0%。
游凯严晓伟任洪智蒋豪任洪智郭静萱蒋豪李志善沈潞华郭静萱黄洁陈珏张京范徐建青李志善邵建华张福春邵建华邵建华李莉张运
关键词:艾司洛尔心律失常安全性
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在过去的50年来,随着新的麻醉药物与技术的发展,麻醉深度一直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话题。随着20世纪初各种镇静催眠药、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临床麻醉,麻醉及麻醉深度的概念被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镇痛药物与催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和定义麻醉深度的基础。我们总结定义麻醉深度必须的组成部分:传人刺激,传出反应,镇痛成分的平衡浓度,催眠成分的平衡浓度,其他相关药物的平衡浓度(如阻滞剂、肌松药、局麻药等),
贾茜茜刘小颖
关键词:麻醉深度监测镇静催眠药镇痛成分阿片类药物麻醉药物临床麻醉
气管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8年
应用气管支气管导管(Univent T)在开胸手术中行单肺通气,为术中的呼吸管理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其具有插管容易,较双腔气管插管损伤小,分隔双肺完全,且可选择性阻塞一侧肺或一侧肺的某一叶的优点。同时可对单肺通气所致低氧血症提供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对术后需继续进行机械通气者不需换管。但在应用Univent T时,一般需用在纤维支气管镜(FOB)直视下置入支气管阻塞套管(BB),基于我们与国外条件的区别,我们对21例开胸手术应用Univent T,置入BB时均实行盲插。
刘小颖吴新民
关键词:单肺通气胸腔手术呼吸管理
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容量治疗效果的比较:随机、盲法、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羟乙基淀粉(HES)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用于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25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指数18~32 kg/m^2,采用区组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组(A-HES组)和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NS-HES组):麻醉诱导后经1 h静脉输注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或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15 ml/kg。输注前后记录MAP、HR和CVP,计算MAP、HR最大变化率和CVP最大变化量;于输注前和输注结束后15 min时记录pH值、BE、HCO3-,测定Hb、Hct、电解质、血糖、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记录血液生化指标、血糖、凝血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情况、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HES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术中液体出入量。结果实际共入组251例,A-HES组125例,NS-HES组126例。与NS-HES组比较,A-HES组MAP和HR最大变化率、CVP最大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分析显示,A-HES组非劣于NS-HES组。与NS-HES组比较,A-HES组输注结束后15 min时BE和HCO3^-、K^+、Ca^2+和Mg^2+浓度升高,Na^+和Cl^-浓度降低,PT缩短,PT异常发生率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S 130/0.4醋酸钠林格注射液容量治疗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与HES 130/0.4氯化钠注射液无明显差异,然而在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稳定和凝血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杨雪媛刘小颖吴新民薛张纲王祥瑞邓小明王俊科
关键词:氯化钠补液疗法
应用0.1%布比卡因腰麻于剖宫产手术的体会被引量:5
1993年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要求具有诱导期短、麻醉效果确切、肌松良好、无术后麻醉残留作用等特点。为此,我们试以0.1%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178例剖宫产手术,探讨与常规方法相比有否可取之处。
刘小颖徐成娣谢大建孟燕施伟中杨振民谢荣
关键词:布比卡因剖腹产麻醉腰部
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关节置换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可行性被引量:22
2004年
随着新的穿刺针与导管的问世,连续腰麻(CSA)的应用逐渐增多.本组应用Spinocath导管(B.Braun公司,德国)行CSA,选择罗哌卡因作为腰麻用药,进行关节置换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刘小颖吴新民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麻麻醉术后镇痛可行性CSA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国产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体重40~80kg,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明视经口气管插管。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拔管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变化,应用降压药情况,有无呛咳与屏气反应及气管插管后合并的咽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带管时间无显著差异。L组拔管时的血压、心率及应用降压药的比例均低于C组,呛咳、屏气反应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但拔管后咽部异物感的发生率高于C组。两组咽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且术后1d咽部异物感及咽痛均明显好转。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可减轻气管导管拔除时的呛咳与屏气,抑制应激反应。
刘小颖王薇杨秀凤关婷婷吴新民
关键词:利多卡因
EMLA贴膜局麻作用和副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1999年
刘小颖吴新民刘勇黄珊君
关键词:局麻作用副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