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冰

作品数:40 被引量:4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气候
  • 10篇全新世
  • 10篇共和盆地
  • 9篇沙地
  • 9篇青藏
  • 8篇气候变化
  • 8篇青藏高原
  • 7篇东北部
  • 7篇青藏高原东北...
  • 7篇北部
  • 6篇荒漠
  • 5篇夏季
  • 4篇冬夏季
  • 4篇冬夏季风
  • 4篇盛冰期
  • 4篇晚全新世
  • 4篇夏季风
  • 4篇粒度
  • 4篇绿洲
  • 4篇毛乌素沙地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山西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公共交...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40篇刘冰
  • 15篇靳鹤龄
  • 11篇孙忠
  • 10篇赵文智
  • 7篇苏志珠
  • 6篇张彩霞
  • 5篇常学向
  • 4篇杨淇越
  • 2篇李守波
  • 2篇杨荣
  • 2篇施祖辉
  • 2篇苗运法
  • 2篇康建军
  • 2篇何志斌
  • 2篇王国华
  • 2篇赵爽
  • 2篇夏敦胜
  • 1篇张勇勇
  • 1篇李冠华
  • 1篇苏永中

传媒

  • 10篇中国沙漠
  • 3篇冰川冻土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3
  • 1篇198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夜间树干液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2
2015年
利用SF-300树干液流仪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2011年生长季树干液流进行监测,研究了在典型天气条件下青海云杉的夜间树干液流特征,以及气象因子和树形特征对其夜间液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晴天、阴天,夜间树干液流速率分别在(2.78±0.64)^(5.02±1.06)g·cm-2·h-1、(2.31±0.62)^(3.94±1.22)g·cm-2·h-1之间波动,其平均值分别为(3.55±0.28)g·cm-2·h-1、(3.06±0.24)g·cm-2·h-1;夜间树干液流量分别占当日总液流量的(34.51±6.20)%、(46.06±11.20)%.夜间树干液流速率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夜间树干液流与胸径、树高、边材面积、胸径平方与树高之积呈显著线性相关,与冠幅相关性不显著.青海云杉夜间树干液流的变化是其生理特征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夜间树干液流可能用于夜间蒸腾和植物体内部的水分补充.
魏潇常学向杨淇越刘冰王国华
关键词:树干液流气象因子青海云杉
地图计算机颜色模型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地图计算机颜色模型(MCCM)研究包括实用色谱印刷色标的制定、色标的屏幕再现与印刷复原、地图设色专家系统等。通过科学实验和系统分析,本文从色度学理论上阐明了屏幕再现印刷颜色出错的原因,从方法上解决了色标再现及复原研究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建立了地图颜色模型数据库,为地图设包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计算机手段。
刘书楼施祖辉韩培军刘冰陈宝雯王彻卢峰
关键词:地图计算机
青藏铁路沙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青藏铁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沙漠冻土的高原铁路。建成以来风沙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危及铁路安全运营的一大隐患,因此,沿线的风沙防治一直备受关注。由于青藏高原风力强劲,沙物质丰富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铁路沙害呈现出分布相对集中,冻融与风力、水力复合侵蚀,不断发展并持续累积,风沙活动稳定性差等特点。沙害分为路基风蚀、道床积沙、磨蚀等类型。累计有轻度、中度、严重沙害路段440km,主要分布在锡铁山、伏沙梁、红梁河、秀水河北麓河、沱沱河、通天河、扎加藏布、错那湖等8个路段。目前铁路沙害防治以机械措施为主,在设置初期有一定的防沙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被积沙埋没而失效。因此,青藏铁路防沙应以生物措施(恢复植被)为主,机械措施为辅。
谢胜波屈建军刘冰徐湘田
关键词:青藏铁路沙害
尧都区西南部褐土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为探讨褐土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以临汾市尧都区为研究区,应用地统计学、克里格插值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褐土耕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褐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平均含量分别为12.34g/kg,1.15g/kg,53.54mg/kg,23.45mg/kg和229.58mg/kg,变异系数在38.36%~85.40%之间,均呈中等变异强度.【结论】有机质与全氮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速效养分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速效钾表现为单一斑块,其他养分均呈从两边区域向中间区域逐渐增加的趋势.人为管理措施对速效养分格局起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和灌溉水源条件是影响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灌溉水源条件对各养分影响均较大,土壤质地的影响均较小.
孟阳阳张永清张永清周进财
关键词:褐土土壤养分克里格插值
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文献分析认为:末次盛冰期(14 C年龄14ka BP或16cal ka BP之前)地层沉积主要为风成砂和黄土,冰缘地貌发育,气候寒冷干燥,植被可能为干旱荒漠或荒漠草原;末次冰消期(14 C年龄14ka BP或16 cal ka BP-Younger Dryas,缩写YD事件)地层发育古土壤,湖泊水位明显上升,并显著的捕捉到冷暖事件(Blling-Allerd,缩写B/A、YD)的信息,气候趋于温暖湿润,对应植被为荒漠草原;全新世8.5ka BP(14 C年龄)之前区域温度和湿度不同程度增加,湖泊水位较高,地层发育古土壤,植被为荒漠草原或干草原;8.5~7.0ka BP(14 C年龄)风成砂出现,古土壤发育中断,气候寒冷干燥,为全新世新冰期第一期;7.0~3.0ka BP(14 C年龄)古土壤显著发育,高水位湖面出现,水热组合达到全新世最佳,植被向干草原方向演化,但期间也存在千–百年尺度的冷事件(全新世新冰期第二期);3.0ka BP(14 C年龄)以来气候向温凉(寒冷)干燥方向发展.太阳辐射等外部因素变化并触发地球系统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是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对研究现状进一步剖析,阐明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刘冰靳鹤龄孙忠
关键词:气候变化共和盆地驱动力
中晚全新世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气候变化过程被引量:22
2017年
位于中国北方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部锦界剖面磁化率、有机质含量、Ca CO3含量的分析,重建了7.5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中晚全新世毛乌素沙地东南部环境与气候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7.5~4.6 ka BP,夏季风占主导,气候暖湿,与全新世大暖期对应;4.6~3.3 ka BP,气候突变为干冷并波动频繁;3.3~2.5 ka BP气候以干冷为主。另外,存在5次千年尺度的干旱事件:7.0~6.8 ka BP、6.6~5.7 ka BP、4.6~4.1 ka BP、3.7~3.5 ka BP、3.3~2.5 ka BP。研究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杨帆靳鹤龄李孝泽耿建伟刘冰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磁化率CACO3全新世
荒漠绿洲过渡带柽柳灌丛沙堆特征及其空间异质性被引量:53
2008年
以甘肃金塔县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研究了戈壁和沙漠两种生境中柽柳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定量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柽柳灌丛沙堆形态参数间的关系、空间格局以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大部分沙堆为独立型,在沙漠生境通常沿风向形成沙堆链(额济纳NE 83°15′,金塔NE 53°13′)。沙堆高度、体积和植被冠幅的均值在戈壁生境均小于沙漠生境,植被高度和盖度的均值在戈壁生境均大于沙漠生境。此外,沙堆高度、体积和植被冠幅、高度、盖度的最大均值都出现在额济纳,依次为4.47 m、1133.5 m3、534.5 m2、2.27 m和0.47。(2)沙堆长短轴间、体积和冠幅间均为线性关系;沙堆高度和面积间的回归曲线为抛物线;植被冠幅和高度的回归曲线在戈壁生境是抛物线,沙漠生境中却是线性关系。(3)戈壁生境中沙堆相互分隔呈斑块状格局,沙漠生境中呈沙丘链状分布。(4)空间异质性由非随机的结构原因形成的变异为主,在额济纳的空间异质性高于金塔。空间相关性在额济纳戈壁生境中较强,沙漠生境和金塔戈壁生境中属于中等程度;在金塔空间异质性存在由随机的原因形成变异为主的可能性,其环境因素对空间异质性产生大的影响。此外,结论表明高强度的风积产生较深的沙埋对柽柳灌丛生长的促进作用及灌丛与沙堆间的反馈效应是柽柳灌丛沙堆的适应性机理。
刘冰赵文智杨荣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灌丛沙堆空间异质性柽柳
青藏高原共和盆地不同海拔地区古气候演变的时空差异
刘冰靳鹤龄孙忠苏志珠
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冬夏季风演化记录被引量:10
2013年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冬其剖面的化学元素与粒度分析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区域冬夏季风总体上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气候出现多次冷干-暖湿旋回。15.82ka BP之前冬季风最强,夏季风最弱,为末次盛冰期时的冷干气候,但21ka BP之前气候可能寒冷偏湿。15.82~9.5ka BP夏季风明显增强,冬季风衰弱,气候明显转暖,其中老仙女木时期(14.7~13.7aBP)和新仙女木时期(12.1~9.5ka BP)气候相对冷干,而B-A时期(13.7~12.1ka BP)气候相对暖湿。全新世以来冬夏季风出现多次波动,9.5~7.0ka BP夏季风相对较强,气候相对暖湿;7.0~5.1ka BP冬夏季风强弱交替频繁,气候出现冷干-暖湿旋回;5.1~2.7ka BP夏季风总体较强,气候温暖湿润;2.7ka BP之后冬季风明显增强,气候趋于冷干。此外,区域冬夏季风演变过程与极地冰芯记录的冷暖事件大体一致,可以认为共和盆地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刘冰靳鹤龄孙忠苏志珠张彩霞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共和盆地化学元素粒度
建行甘肃省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新型的银行服务渠道,是信息技术与现有金融业务结合的创新产物,突破银行原有的柜台服务模式,提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随心所欲银行业务办理方式。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促...
刘冰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竞争优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