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菊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宫颈
  • 6篇淋巴
  • 5篇宫颈癌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移植瘤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裸鼠
  • 4篇裸鼠移植
  • 4篇裸鼠移植瘤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姜黄素
  • 4篇宫颈肿瘤
  • 3篇预后
  • 3篇淋巴转移
  • 3篇巨噬细胞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篇刘冬菊
  • 4篇姚宇
  • 4篇娄阁
  • 2篇赵秋生
  • 1篇黄文革

传媒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VEGF-C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宫颈癌手术标本中VEGF-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中VEGF-C蛋白表达率为66.1%(39/59),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5)。但与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肿瘤直径无关。VEGF-C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6)。结论宫颈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检测VEGF-C对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冬菊娄阁
关键词:宫颈肿瘤VEGF-C淋巴转移预后
姜黄素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 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姜黄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低剂量(50mg/kg)组、溶剂对照组和顺铂组(3 mg/kg),每组7只,姜黄素连续灌胃给药15 d,顺铂组每3 d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
刘冬菊姚宇黄文革
关键词:宫颈癌姜黄素移植瘤
宫颈癌巨噬细胞浸润和VEGFR-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与VEGFR-3阳性脉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CD68及VEGFR-3的蛋白表达,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对脉管的密度行定量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巨噬细胞数和VEGFR-3阳性脉管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0.01)。随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增高,巨噬细胞数和VEGFR-3阳性脉管密度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巨噬细胞数和VEGFR-3阳性脉管密度成正相关(r=0.318,P=0.014)。结论:宫颈癌中浸润的巨噬细胞通过促进淋巴管生成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刘冬菊娄阁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结转移巨噬细胞VEGFR-3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MIF和VEGF-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C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阴性对照组、顺铂组(3 mg·kg-1·d-1)和3个姜黄素组(50 mg·kg-1·d-1、100 mg·kg-1·d-1、200 mg·kg-1·d-1)。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裸鼠,剥取瘤体并称重,同时寻找淋巴转移灶。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MIF、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RT-PCR结果显示3个姜黄素组(50 mg·kg-1·d-1、100 mg·kg-1·d-1、200 mg·kg-1·d-1)及顺铂组瘤组织中MIF、VEGF-C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MIF mRNA在姜黄素50 mg·kg-1·d-1组的表达与姜黄素100 mg·kg-1·d-1组、姜黄素200 mg·kg-1·d-1组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 mRNA在姜黄素50mg·kg-1·d-1组的表达与姜黄素100 mg·kg-1·d-1组、姜黄素200 mg·kg-1·d-1组及顺铂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统计结果显示:3个姜黄素组(50 mg·kg-1·d-1、100mg·kg-1·d-1、200 mg·kg-1·d-1)及顺铂组瘤组织中VEGF-C、MI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降低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中MIF、VEGF-C的表达发挥抗宫颈癌淋巴转移作用。
刘冬菊姚宇
关键词:宫颈癌姜黄素移植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环氧合酶-2对宫颈癌淋巴转移、预后及生存曲线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996-01/1998-12在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存档蜡块标本59个。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VEGF-C及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中VEGF-C及环氧合酶-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9/59)和86%(51/59),VEGF-C与环氧合酶-2表达呈正相关(r=0.424,P<0.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环氧合酶-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0.012),VEGF-C和环氧合酶-2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VEGF-C和环氧合酶-2阴性组(P=0.006,0.005)。结论:宫颈癌中VEGF-C和环氧合酶-2表达呈正相关,并且两者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刘冬菊娄阁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在裸鼠体内的抗宫颈癌作用及其对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kg)、姜黄素组(100mg/kg)、顺铂组(3mg/kg)、联合用药组(姜黄素100mg/kg+顺铂3mg/kg),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的表达。结果姜黄素组、顺铂组以及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0.8%、53.3%和60.O%。治疗15d后,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23.44±35.62)、(71.72±28.36)、(65.47±18.32)、(53.44±10.79)mm3,姜黄素组、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联合用药组能更有效地抑制裸鼠肿瘤体积增长,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90,P=0.00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相对于对照组(1.000),姜黄素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MIF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322±0.094、0.154±0.006、0.136±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0.279,P=0.000),VEGF-C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312±0.068、0.263±0.072、0.221±0.0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50,P=0.000);并且MIFmRNA与VEGF—CmRNA之间存在正相关(r=0.815,P=0.001)。结论姜黄素联合顺铂能够明显抑制人宫颈癌Car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通过下调MIFmRNA和VEGF—C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刘冬菊赵秋生姚宇
关键词:姜黄素顺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环氧合酶-2对宫颈癌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59例宫颈癌石蜡标本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蛋白表达,并对微淋巴管密度行定量分析。结果:Cox-2蛋白在86.4%(51/59)的病例中呈阳性表达,与VEGF-C表达[66.1%(39/59)]呈显著正相关(r=0.424,P<0.001),且与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缩短有关;在Cox-2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3)。结论:在宫颈癌中Cox-2可能上调VEGF-C表达,通过促进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Cox-2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刘冬菊娄阁
关键词:环氧合酶-2宫颈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管密度预后
姜黄素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Ca Ski细胞接种于裸鼠右腋窝皮下,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姜黄素处理组的肿瘤组织VEGF-C、VEGFR-3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0.05)。可见姜黄素能下调肿瘤细胞中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具有抗宫颈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对宫颈癌淋巴道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主要机制与抑制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有关。
刘冬菊赵秋生姚宇
关键词:姜黄素CASKI裸鼠移植瘤VEGF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