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强塑积
  • 3篇奥氏体
  • 2篇点焊
  • 2篇电阻点焊
  • 2篇有限元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残余奥氏体
  • 2篇Q
  • 2篇值模拟
  • 1篇灯罩
  • 1篇低碳钢
  • 1篇低碳马氏体
  • 1篇低碳马氏体钢
  • 1篇点焊接头
  • 1篇锻造
  • 1篇有限元法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韧性

机构

  • 10篇东北大学
  • 4篇营口理工学院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大连大锻锻造...

作者

  • 10篇刘伟杰
  • 4篇齐鹏远
  • 3篇刘相华
  • 2篇彭良贵
  • 2篇贺优优
  • 1篇吴红艳
  • 1篇林涛
  • 1篇蓝慧芳
  • 1篇支颖
  • 1篇闫述
  • 1篇程明
  • 1篇张士宏
  • 1篇宋鸿武
  • 1篇吴淑通
  • 1篇李琦

传媒

  • 1篇焊接学报
  • 1篇焊接
  • 1篇锻压技术
  • 1篇金属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机械制造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重卡锻造转向节裂纹的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转向节是重型卡车前桥上的关键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锻造调质热处理后转向节产生的裂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对试样及裂纹的金相组织分析,发现试样表面和芯部组织分布非常均匀,而在裂纹两侧存在脱碳和氧化等现象。结合金属学理论,并综合考虑加热温度、模具质量等其他工艺因素,最终判定裂纹产生于锻造过程中,并且与坯料表面质量有关。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采用满足热顶锻要求坯料并增加了探伤检测环节。通过后续实际生产检验,证实了对转向节裂纹原因的分析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齐鹏远徐悦波刘伟杰
关键词:锻造转向节金相分析
汽车前大灯灯罩拉深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被引量:3
2016年
结合某车型设计任务,对汽车前大灯灯罩件的成形工艺性进行了分析,详述了工件成形工艺特点及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基本工序的分析,确定了多次拉深的工艺方案,同时,根据零件工艺特点对模具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选择,最后对各工序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进行了设计。
齐鹏远刘伟杰
关键词:拉深模
基于ABAQUS软件的热传导问题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ABAQU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尤其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利用热传导问题的算例,介绍了ABAQUS软件热传导分析各步骤模块。通过算例中钢板和施热介质接触传热时的温度分布云图以及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了解了ABAQUS软件强大的分析及处理的功能。同时,为进一步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非线性问题分析做好了理论上的铺垫工作。
齐鹏远刘伟杰
关键词:ABAQUS热传导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
热处理工艺对低碳马氏体钢冲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对一种低碳试验钢分别采用淬火、回火、Q&P、深冷等不同工艺进行热处理,并借助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冲击性能、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能使钢中残留奥氏体明显减少,但冲击吸收能量的变化不明显。经过Q-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同时改善试验钢冲击性能。经过280℃×5 min回火处理后,残留奥氏体量虽有所降低,但冲击性能却有较大的提高。对低碳马氏体钢而言,可以通过Q-P处理提高残留奥氏体的热稳定性来改善其冲击性能,也可以通过低温回火处理促使ε过渡型碳化物的析出或者形成退火孪晶来提高其冲击性能。
彭良贵刘伟杰吴淑通刘相华
关键词:残留奥氏体回火深冷处理
含Cu低碳钢Q&P工艺处理的组织性能与强化机理被引量:23
2013年
在带钢连续退火实验机上,对一种含Cu低碳实验钢进行了Q&P处理,并使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室温拉伸实验等手段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富Cu粒子可以在Q&P处理过程中析出,呈圆球形,直径多为9—20 nm,弥散分布于马氏体板条内部.根据Orowan机制,该析出相对强度的贡献量约为134 MPa.同时观察到,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形貌分布各异,主要有薄膜状、小颗粒状和大块状.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塑积可达21.2 GPa·%,抗拉强度达到1326 MPa,延伸率16.0%,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得益于残余奥氏体的形变诱发相变,即TRIP效应.
闫述刘相华刘伟杰蓝慧芳吴红艳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强塑积
TU1铜连续等径角挤压的数值模拟
2016年
针对TU1铜材料,通过采用Auto CAD建立加工系统的几何模型,利用DEFORM将几何模型有机结合,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整个连续等径角挤压工艺过程。针对TU1铜在连续等径角挤压过程中的摩擦、温度等的因素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以分析连续挤压与等径角挤压结合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为尝试将金属线材的晶粒超细加工连续化做好理论上的铺垫工作。
齐鹏远李国胤刘伟杰
关键词:数值模拟有限元法
基于动态碳配分机制的高强塑积热成形钢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直接淬火、Q&P、回火等工艺对一种低碳含铜钢进行热处理,并使用拉伸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进行表征.在连续冷却淬火过程中观察到碳在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间的动态配分现象,Q&P处理和低温回火可改善实验钢的冲击韧性;实验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塑积大于20 GPa%,抗拉强度超过1 400 MPa,延伸率约14%,室温冲击功高于40 J.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实验钢可以满足热冲压工艺对成形淬火一体化的要求,可作为具有高强塑积的热成形用钢.
彭良贵刘伟杰刘相华支颖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热成形强塑积冲击韧性
一种先进热冲压钢的电阻点焊工艺多元非线性回归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了试验方案,研究了点焊工艺参数对一种先进热冲压钢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将点焊接头最大剪切力与点焊熔核直径作为影响接头质量的主要考察指标.以电极力、焊接电流及焊接时间作为工艺参数,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正交理论设计了9组试验,根据回归设计理论,建立三元二次非线性回归方程并进行了剩余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够实现对点焊接头最大剪切力与点焊熔核直径的有效预测.绘制了其三维视图,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点焊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
贺优优刘伟杰李琦
关键词:电阻点焊正交试验
新型双相高强钢点焊接头拉剪力学性能与组织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以新型双相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对点焊接头进行拉伸测试,分析各因素对电阻点焊质量的影响;然后对点焊接头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分析新型双相高强钢点焊接头的失效模式和接头金相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点焊接头抗剪载荷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8 k A,焊接时间15 cyc,电极力2k N,此时点焊接头的最大剪切力达到最大值。优质焊点在拉剪试验中最先从熔核边界附近开裂,随后延伸至母材部分,直至点焊接头全部断开。
贺优优刘伟杰
关键词:高强钢电阻点焊正交试验力学性能
热冲压过程中冷速对高强塑积硼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对比通有保护气、无保护气、仿工业化热冲压的热冲压件的性能,研究了热冲压过程中冷速对硼钢22MnB5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三种工艺条件下实验件的冷却速度均大于马氏转变的临界冷却速度,组织均为板条状马氏体,抗拉强度在1500 MPa以上。冲压模具的温度升高,板料表面存在氧化皮,都会使板料的冷却速度减小,马氏体片层变粗,性能下降。通过降低模具温度,增加板料加热时的起保护,可使得板料冷速增加,马氏体组织细小,获得强度为1600 MPa以上,强塑积接近20,000 MPa·%的热冲压硼钢件。
林涛宋鸿武张士宏程明刘伟杰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冲压气体保护强塑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