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觉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 目的:应用锥束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与主根管口距离和髓室底根管口至分叉处距离,分析这两项数据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数据支持,指导临床操作,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收集到的153名患者的锥束...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上颌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
- 文献传递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 目的:应用锥束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与主根管口距离和髓室底根管口至分叉处距离,分析这两项数据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数据支持,指导临床操作,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收集到的129名患者的锥束...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上颌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增龄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分析其根管形态,探讨其近颊根增龄性变化,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进行CBCT扫描,分别进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的观察分析。结果:①A组MB2发现率为80.4%,B组为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近颊根近远中向弯曲度:28.5±8.2°,B组:26.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颊舌向弯曲度:16.2±9.1°,B组:17.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弯曲部位均绝大多数位于根中1/3。③MB-MB2间距A组:1.3±0.5mm,B组:1.5±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颊根长度,A组:17.9±1.4mm,B组:17.7±1.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MB2发现率会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特别在40岁之后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根管复杂多变,且多数会出现明显向远中的弯曲;CBCT能辅助临床复杂根管的治疗。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近颊根第二根管上颌第一磨牙增龄性
- CB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并分析其根管解剖形态,为将CBCT的成像优势用于临床病例的根管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3名患者262个上颌第一磨牙,以40岁为界分为A(≤40岁)、B(>40岁)两组进行CBCT扫描,分别对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被检牙的3根率为99.2%(260/262)。A组MB2发现率为80.4%,B组为67.2%(P<0.05)。A、B组最常见的根管类型均为VertucciⅣ型(2-2),分别为46.1%和37.5%,其次为Ⅱ型(2-1),分别为34.8%和32.5%。近颊根髓室底根管开口至分支处距离,A组为(2.2±1.2)mm,B组为(2.0±0.6)mm(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大多具有3根和VertucciⅣ型根管,MB2根管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较高。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近颊根第二根管上颌第一磨牙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及临床意义
- 目的:应用锥束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与主根管口距离和髓室底根管口至分叉处距离,分析这两项数据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数据支持,指导临床操作,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收集到的153名患者的锥束...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上颌磨牙近颊根第二根管
- 锥束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弯曲度的研究
- 目的:应用锥束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弯曲度及弯曲部位,尝试分析其弯曲度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数据支持,指导临床操作,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将72名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所得的锥束CT图像进行以下数据的测量:(1)...
- 陈明吴补领赵望泓凌觉明张嘉
- 关键词:锥束CT上颌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