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莹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短链氯化石蜡
  • 2篇胁迫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代谢能
  • 1篇底栖动物
  • 1篇毒性效应
  • 1篇需要量
  • 1篇雁鹅
  • 1篇幼蛇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态毒理学
  • 1篇食物
  • 1篇食物来源
  • 1篇同位素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液
  • 1篇种王
  • 1篇周龄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胁迫应答

机构

  • 7篇广西大学
  • 4篇广西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7篇农莹
  • 4篇杨明柳
  • 4篇邢永泽
  • 3篇阎冰
  • 2篇潘红平
  • 2篇高霆炜
  • 1篇蒙健宗
  • 1篇王晓丽
  • 1篇莫祺红
  • 1篇罗世乾
  • 1篇梁树华
  • 1篇杨素芳
  • 1篇刘文爱

传媒

  • 2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广西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树蚬体内氧化逆境标志物对SCCPs暴露的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不同剂量-时间短链氯化石蜡(SCCPs)暴露下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血液及鳃组织的4种氧化逆境标志物(SOD、CAT、GST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低浓度(0.5,1mg/L)和中浓度(5mg/L)胁迫组,血液和鳃组织SOD、GST酶基本表现为随胁迫时间延长,酶活性逐渐上升的趋势;高浓度(10,20mg/L)胁迫组SOD、GST酶在胁迫初期表现出很高的活性,之后逐渐下降.CAT酶在胁迫初期(1d)就表现出最高的酶活性,之后酶活性逐渐降低并最终受到抑制.低浓度胁迫组MDA含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中等浓度及以上胁迫组,MDA含量持续升高.抗氧化系统在低于5mg/L的SCCPs胁迫组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而高于此浓度的胁迫组,抗氧化系统经过初期的应急反应后,随胁迫时间延长逐渐被破坏.本文还探讨了利用红树蚬作为指示生物的可行性.
邢永泽农莹农莹杨明柳杨明柳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
一种王锦蛇的繁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王锦蛇的繁殖方法,属于蛇类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蛇卵的选择,采用最适合的孵化材料,控制孵化期间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通过定期翻卵与验卵保证蛇卵发育质量;幼蛇出壳10天后葡萄糖液加鸡蛋的混合液至幼蛇第一次...
潘红平黄春梅蒙健宗莫祺红农莹梁树华王晓丽杨素芳
文献传递
红树蚬对短链氯化石蜡(SCCPs)胁迫的响应研究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目前尚在大量生产和使用。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是一种海洋双壳贝类,双壳纲帘蛤目蚬科红树蚬属,具有作为监测近岸海洋污染指示物种的潜力。...
农莹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短链氯化石蜡毒性效应
文献传递
红树蚬与歪红树蚬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从形态上区分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和歪红树蚬(Polymesoda expansa)。【方法】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14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广西廉州湾草头村红树林的红树蚬与歪红树蚬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O.05),12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O.01)。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O.7O%,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7.76%,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O.11%,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7.80%,累计贡献率为66.37%。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为81.7%~89.0%,夕:为81.7%~87.5%,综合判别率为86.0%。【结论】壳高、壳宽、韧带长、韧带宽等性状决定红树蚬和歪红树蚬两个种问的形态差异,判别方程可以有效将上述种群区分开来。
农莹杨明柳邢永泽高霆炜阎冰
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可能性食物源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方法】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及可能性食物源的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 C值、δ^(15) N值)进行分析,并通过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估算不同食物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的δ^(13) C值为-23.37‰^-18.09‰,δ^(15) N值为6.59‰~17.00‰,δ^(13) C值、δ^(15) N值的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较为复杂多样。7种可能性食物源的δ^(13) C值为-29.09‰^-21.53‰,δ^(15) N值为6.85‰~15.67‰,其中红树植物的δ^(13) C值最为贫化。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别均小于3,表明它们基本属于初级消费者。SIAR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颗粒有机物(POM)对大型底栖动物有较高的贡献率,其次为表层沉积物(SOM),大型藻类、附生植物的贡献率较低,红树植物叶片、落叶、树皮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最低。【结论】POM、SOM是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重要的食物源,红树植物不是大型底栖动物碳的主要来源。
杨明柳高霆炜邢永泽陆宇哲农莹刘文爱
关键词: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稳定同位素
红树蚬与歪红树蚬对短链氯化石蜡胁迫应答的差别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与歪红树蚬Polymesoda expansa对短链氯化石蜡(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胁迫应答的差别。【方法】观察两种蚬血细胞的溶酶体中性红保持时间(Neutral Red Retention Time,NRRT)、总抗氧化活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剂量-时间SCCPs的响应。【结果】在低浓度SCCPs胁迫早期,两种蚬NRRT均表现出"毒物兴奋效应",其中红树蚬表现更为明显;T-AOC值、MDA含量表明歪红树蚬对于逆境的抵抗力更强。中、高浓度SCCPs胁迫下两种蚬对SCCPs响应结果相似。【结论】红树蚬与歪红树蚬对SCCPs胁迫应答随剂量-时间变化总体趋势相似。歪红树蚬对逆境的抵抗力略强。
邢永泽杨明柳杨明柳农莹阎冰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胁迫
1周龄~5周龄雁鹅对粗蛋白、粗纤维和代谢能需要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粗蛋白、粗纤维及代谢能水平对1周龄~5周龄雁鹅生长性能和体尺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设2个粗蛋白水平(21.5%、22.7%),2个粗纤维水平(4.2%、5.3%)和2个代谢能水平(10.80MJ/kg、11.53MJ/kg)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经5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水平为21.5%的组,料重比小于22.7%的组,体斜长、胸宽、胫长均显著大于22.7%的组(p﹤0.05);粗纤维水平为6.3%的组,胸宽、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4.2%的组;代谢能为11.53MJ/kg的组,料重比显著小于10.80MJ/kg的组(p﹤0.05),体斜长、胸深、胸骨长、胫长显著大于10.80MJ/kg的组(p﹤0.05)。本次试验表明,1周龄~5周龄雁鹅的适宜营养水平为:粗蛋白21.5%、粗纤维5.3%、代谢能11.53MJ/kg。
莫兆莉潘红平罗世乾农莹
关键词:雁鹅粗蛋白粗纤维代谢能需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